印度哲学思想的“知行合一”
印度古典哲学(宗教)大致被分为八个派别,其中的六派为正统派,包括弥曼差、吠檀多、数论、胜论、正理论、瑜伽,另外二派为非正统派,包括佛教与耆那教。
不可否认的是,全球范围内,古印度哲学思想的发展是最发达的,远超被我们津津乐道的古希腊哲学,这就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学习研究古印度哲学成了全世界范围内众多哲学家、思想家的一种风尚的原因,而作为古印度修行方法论的瑜伽也走出了国门,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并喜爱,各种瑜伽馆、心灵修习中心遍布全球各地,堪称古印度文化思想成功输出的盛景。之前我看佛学方面书比较多点,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如果不能深入了解古印度的哲学思想,那么,对于佛学的理解就不能通达透彻。实际上,佛学只是古印度哲学中的一个类别,佛学与其它的印度哲学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或者说,所有的古印度哲学都不是单独地存在着的,它们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理清楚其来龙去脉,才能真正领悟到佛学独特的精深奥妙之处。这就是我想写《瑜伽经》另说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发现,在古印度,不管信奉哪派的哲学思想(包括佛学),最终他们的修行方式基本上都出自瑜伽。比如佛陀,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修行者,大都就是打坐、调息、冥想,佛陀在觉悟前就跟好几个老师(苦行僧,其中的杰出者被称为“仙人”)学习入定的方法,在他觉悟后,他带领他的僧团修行,也是用的同一种方法,只是,独树一帜的理论部分与传统的印度哲学思想(宗教)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据佛经中《佛所行赞》( Buddhacarita )之类佛陀传记记载,佛陀早年出家拜师求道,第一位老师是阿罗蓝( Arada )仙人,向他传授的就是数论瑜伽。阿罗蓝向他宣说数论哲学后,教他修习四禅,直至达到"无所有处",也就是自我(即"原人")摆脱身体,获得解脱。而佛陀认为只要自我存在,仍会陷入生死轮回,并不能真正获得解脱。于是,他离开阿罗蓝,又拜郁陀蓝( Udraka )仙人为师。郁陀蓝也教他修禅,超越"无所有处",达到"非想非非想处"。佛陀仍然认为这并不能获得解脱。后来,佛陀自己在菩提树下修禅,沉思入定,证得十二因缘以及达到解脱的八正道。人人都知道佛陀说觉悟的过程是“闻思修”,“闻”(理论学习)的部分有太多,“思”指反思与悟性,唯独“修”的内容,却是很少的,显教的修行法无外乎还是打坐、调息、冥想,密教虽然有各种实修的方法,但并不对外传授,不过,其来源仍然是瑜伽,相关表述可参阅:《怛特罗瑜伽 | 瑜伽女 | 密宗及度母的由来》。我们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作类比,古印度哲学的“知”有很多种,“行”却只有一个大类,一个人“知”得再多,不“行”,仍然是不能觉悟的(或者是古印度的梵我合一),这里的“行”,仅指瑜伽。这就是瑜伽在古印度哲学(宗教)中的地位极其独特、绝对无法被替代的原因。数论哲学认为,世界是从二个最基本的实体“自性”及“神我”流出的。自性是世界的本源,它服从于神我的需要。在数论瑜伽里,这二个本原性的存在被称为“原人”与“原质”。当原人摆脱了原质的束缚,就是存在的最完美状态。对比西方古典主义哲学,我们发现了极其惊人的相似之处。数论哲学成型的2000年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17世纪提出了“心物二元论”,即世界存在着两个实体,一个是只有广延而不能思维的“物质实体”,另一个是只能思维而不具广延的“精神实体”,二者性质完全不同,各自独立存在和发展,谁也不影响和决定谁。
数论瑜伽与笛卡尔二元论的区别在于,笛卡尔的物质实体与精神实体独立存在但无法“分开”,但在数论瑜伽中,原人与原质是可以“分开”的,而且,这正是瑜伽修行的终极目标:原人处于其自身的圆满之态。帕坦伽利的瑜伽哲学实践就是要达至这一按住自然本性的状态。这种“分开”也可以表述为合二为一,即当原质与原人合二为一时,也就是当“无上我”的分体作为灵魂寄宿于肉身之中时,人就获得了生命。人的肉体只是人的灵魂寓居的媒介。灵魂驾驭肉体,正如人驾驭马车。灵魂通过肉体体验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肉体消亡后,灵魂不灭,投入新的肉身。但由于灵魂被原质环绕,如同珠宝被泥土包裹就会失去光泽,被原质环绕的灵魂会忘记自身就是无上我的分体,误把肉身当成自己。从这种状态中觉醒,领悟到自身是无上我的一部分,就是灵魂的职责和目的。倘若不能领悟到这点,人就会不断降生与死亡,在轮回中体会无穷无尽的痛苦。只有领悟到人的本质是灵魂,不再作恶,践行正法,才能解脱。这就是数论瑜伽的大致内容,因此,帕坦伽利的《瑜伽经》可以被视为数论哲学的应用。最早的瑜伽诞生于公元前约5世纪的北印度,从这个时间点上看,瑜伽思想与中国传统国学思想的产生几乎发生在同一个伟大的时代,那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轴心时代,印度出现了《奥义书》,中国出现了《道德经》。瑜伽一词最早就出现在《奥义书》中,而最早的奥义书出现在公元前约9世纪,由此可见,瑜伽实际上很早就在印度出现了。
瑜伽(Yoga)来源于梵文动词词根Yuj,意为“上轭”,也就是“控制”的意思。修行瑜伽的目的在于实现意识控制,达到认知领悟。这是瑜伽的第一重含义,简单说,就是“意识控制”,那么,究竟把意识控制到什么状态才算达到了认知领悟的境界呢?印度最伟大的哲学圣殿之一《卡塔优婆尼沙》这样形容,瑜伽是“人类身体的感官完全被控制及无知觉”。用现代的哲学语言表述就是,人类的感知系统被完全屏蔽,与外部世界的所有连接都不再存在,或许,这就是禅修中的“入定”状态,接近于大乘佛教的大空境。瑜伽的第二重含义是“天人合一”,即通过瑜伽修炼去掉我执(小我),与大我(宇宙、大自然)合二为一。这个含义对于国人来说太熟悉不过了,中国的道家追求的也是天人合一,相对应中国的“道”,印度文化的核心是“梵”,所以,准确地说,瑜伽探究的是“梵我合一”的道理及方法,实质上与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几乎完全一致。瑜伽的第三重含义是“连接”,古印度哲学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学习瑜伽,其实就是学习自己与整个世界万事万物“连接”的方式方法。相比较前二重,第三重含义的现实意义是最强的。举个例子,我们看到不断有瑜伽大师的“入世”行为,他们并没有选择独自苦修,而是积极参与到对整个世界的“改变”工作中去,其遵循的就是“连接”这样一个瑜伽理念,让自己跟这个世界连接,并教导人们学习“瑜伽”这门人生大课。就像中国的“道”其实并没有统一的解释,同样的,对于印度的“瑜伽”实际上也没有统一的认知,瑜伽的三重含义各自独立又互相融合,如何理解,全看个人修为。瑜伽就是“三摩地”
瑜伽本质上是一种"修道"方式,是通过身体去"探险",即通过身体去追问、去收获最高的真理。仙人毗耶娑( Vyasa )说,瑜伽就是三摩地。可以说,他是至高纲领主义的,开头就明确了瑜伽的最高目标和终极目的,而其他的一切要么不是"瑜伽",要么是为了真正的"瑜伽"所做的预备。
今日人们对瑜伽的理解和传统已经有了很大差异,或者说人们修习瑜伽有了非常不同的目的。比如很多人是为了能有个好睡眠,或者有个好的身材、或者逃避内心的痛苦而去修习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现代化”瑜伽,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但这些离传统的古印度瑜伽还是有相当大距离的,《瑜伽经》揭示的修道之法,要深刻得多。
深眠和三摩地很相似。在有的人那里,深眠被视为一种三摩地。在吠檀多经典作品如《潘查达西》中也把深眠视为三摩地。但有的人拒绝这一理解。斯瓦米·萨缇亚南达·莎拉斯瓦蒂( Swami Satyananda Saraswati )认为,在三摩地中还保留"我",而在深眠中没有任何对"我"的意识。在三摩地中,叠置性的名色终止了,但还有一种意识在。不过这种意识缺乏各种属于外在世界的特性。醒态中的觉知和三摩地中的觉知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在三摩地中没有对象,只有觉知本身。认为三摩地中是绝对无觉知,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我们从西哲的角度去分析,所谓的“感觉”或者上文中用的词汇“觉知”就是主体与客体感应属性发生耦合的结果,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没有了对象,觉知从何而来?最难理解的就是“在三摩地中没有对象,只有觉知本身”这句话,或者说,在目前所有的哲学系统中,这句话还无法被(逻辑)论证。由此可见,三摩地是何等的神秘!我们并不能用文字或者逻辑去证明,唯有《瑜伽指明了一条“通向光明”的路,那就是,我们只能用“实修”的方式去体验、去修行,才能真正达到“三摩地”的境界。这里也只能用境界这个词来表达了,顺便说一下,包括境界、世界、意境等大量的词汇都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的。三摩地也被翻译为三昧,加入了“真火”后就成为了道家的“三昧真火”,属于佛道融合的最高境界。《瑜伽经》中的citta,在数论哲学中代表“场所”,传统上翻译成“心质”,直接翻译就是“心”。这个"心"包含三种功能:末那(心意)、菩提(智性)和我慢(私我)。末那,主要涉及感官功能;菩提,涉及心的分辨功能;我慢,就是私我。人能够感受痛苦和欢乐,就发生在我慢(私我)这个心的层面。正是这个心的我慢(私我)阻碍着我们觉知我们的真正身份即原人。种种的渴望、期待、愤怒、嫉妒、恐惧,等等,出现在我慢(私我)这里。瑜伽修习的核心点就是针对这个我慢(私我),也就是我们生命管理的难点,就是如何约束这个我慢(私我)。人如果能征服我慢(私我)的消极面,如嫉妒、愤怒、恐惧等,而发挥出人的积极面,如欢乐、爱、慈悲、协作等,就可以把人从答磨和罗阁的生命状态转向萨捶的生命状态。帕坦伽利用来描述心的基本活动的词是 vrtti 。Vrtti 的字面意思是旋转、转动、持续。一般翻译成"波动"。这里,心的波动包含思想波动、情绪波动,等等。不同的波动是心"理解"所遇到的不同的经验而生出的现象。心的波动可以发生在意识层(醒态)、潜意识层(梦态)以及无意识层(深眠态)。 Nirodhah ,约束、控制,这个词在瑜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修习瑜伽,就是在从事"约束"或"控制"。为何要"约束"呢?因为心的波动有些会带来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痛苦或烦恼。《瑜伽经》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人摆脱生命的痛苦而提供种种实践之法。所以,瑜伽也可以被视为生命管理中的"约束"艺术。上面这三段文字中出现了大量的佛教用语,关于这一点,我们曾一再强调,佛学只是印度哲学(宗教)的一个分支,其理念包括大量的概念名词在佛学出现前就有了,并且,后来的印度各宗教出现了变革,其中也大量引用了佛教的很多理念。最典型的就是佛教与怛特罗瑜伽的互相融合,由此诞生了怛特罗佛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密宗”。而瑜伽对于“心的波动”的分层与西哲的心理学几乎完全一致,与意识层(醒态)对应的是显意识,其包括精密逻辑意识、上意识、下意识,潜意识层(梦态)、无意识层(深眠态)均同名。佛学经典“心经”与王阳明的“心学”本质上都是在如何“约束”心,从这个意义上讲,《瑜伽经》就是瑜伽的“心经”与“心学”了。见者,就是摆脱了原质的原人(真我)。一旦约束了心的波动,见者就安住在其自身本性中了。这段话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金刚经》中的名言,也是让六祖慧能开悟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仔细回味的话,“心不波动”与“应无所住”虽有区别,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让我们安住在自身的本性(自性)中。见者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圆满的状态,即约束了心的波动而安住在其自身本性中的状态;若非,则是另外一种状态,即见者(原人)和所见(原质)相混、相认同的不圆满状态。根据数论哲学,原质具有相应的"德"( gunas ,属性)。原质有三德,即萨捶( sattva ,善性或喜性)、罗阁( rajas ,动性或优性)和答磨( tamas ,惰性或暗性),王志成教授则把这三德翻译为善良、激情与愚昧。三德处于平衡状态时候的原质也叫"未显"。三德失去平衡时,原质就显示为具体的对象。由于三德不平衡,见者会认同心的波动,把自己认同于三德所呈现的种种表象。因为这种认同而陷入轮回性的生存之中。帕坦伽利的瑜伽之目的就是要摆脱这种认同。从生存论上说,瑜伽修习是一种"反演化"的过程,是一种“逆演化”,是一种“退转”。也可以说是一种去除差异的过程。我们惊喜地发现,这里出现了萨埵这个词,而金刚萨埵(Vajrasattva)正是密宗的第二祖,很明显,密宗中萨埵一词正是来源于瑜伽,sattva 作为原质的三德之首,可以翻译为“喜性”或者“善性”的意思。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对金刚萨埵进行解析、释义,金刚在印度哲学中的意思是“真理”,金刚萨埵的意思就很清晰了:善(喜)的真理。略作引申,《金刚经》中这个金刚也是同样的意思,所谓的《金刚经》,即“真(理)经”。而佛教中的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的意思是觉悟或者觉悟的智慧(即大智慧),因此,菩提萨埵翻译过来就是对善(喜)觉悟的大智慧,这就是“波若”的含义,我们经常拜的菩萨,其实就是指已经获得对善(喜)觉悟的大智慧(波若)的人。这里再略微讨论一下“德”,我们看到,在《瑜伽经》中"德"gunas的意思是属性,而在中文里,我们通常把“德”直接当作“道德”来使用,但如果我们用瑜伽经对“德”的描述来解析“道德”的话,道德的意思就变成了“道的属性”,而中国最古老的《道德经》就成了一部剖析“道”的属性的传世经典。个人更倾向于“德”是属性这样一个定义,不过由于并非本文要讨论的主题,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不一的奇谈怪论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