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在《一种生活方式》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对话”的表述:当人们像黑格尔及所有现代哲学一样,相信人为历史而生,而非历史为人而生,人们就不能相信对话。人们相信效率和强权意志,就是相信沉默和谎言。极端地说,就是相信谋杀。
对于大众而言,并无太高的人生目标,于是,“有没有福报”则成了他们最关心的事情,然后,类似上面这种心灵鸡汤就被一次又一次熬制出来,喝多了,内心就明朗了起来,如果自己命不好,也许最关键的原因就是自己“话太多了”,顿悟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说话,或者尽量少说话。
社会是一个强竞争系统,话少是优势,但家庭是一个非竞争系统,话少则是一场灾难,都说国人的幸福感是比较欠缺的,这就是很主要的因素之一。实际上,如果不带功利性说话、允许说错话,那么,真正的语言交流也就是说话可以是很随意的,或者说,也许大家聊的全都是废话,但又何妨呢?
所有的文化,都是从概念起步的,一旦概念“不清”,那么,就会产生一个严重的后果:对话无法进行、展开、深入。无休止的、随意的混淆概念、篡改概念、模糊概念,这就是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对话语境缺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对话”成了永远的人生大忌,从古至今,始终未变。非必要不对话、非对话尽量少,绝大多数人都认同沉默是金,任何话多的人,一定会被认定为不成熟,还没“长大”,也注定是会被这个“坏习惯”教训的。
于是,被篡改了真正含义的“知行合一”被敬奉为整个社会的最高的法则:你如果“知”,是不必“说”的,只要“行”就可以了。初看很有道理,但细想一下,这个“知”如果缺失了“对话”,会是“真知”吗?
事实上,很难。
因为所有的对话,都是从讨论“概念”开始的,一旦概念达成统一,结果自然一致,“真知”往往是通过这样的讨论得出的。但如果概念是混乱不堪的,那么,讨论就一定无从展开,“真知”就不会出现,最终,对话大概率会演变为争吵与谩骂。
肉眼可见的事实,这一现象现在非常普遍,打开任何的自媒体平台,我们都能看到许许多多的争吵,不会有结果的争吵,及一些非常狠毒的谩骂。
对话的目的,其实就是在探讨概念的确定,由于真相取决于概念的定义,因此,对话实际上非常重要。
我们把讨论概念定义的对话叫“争鸣”,如果不讨论概念定义,只对结果表明观点,这种对话叫“争吵”。显然,同样是观点不一致,对话的性质却呈现为二种完全不一样的状况。
遵循逻辑思维法则的人大都习惯于争鸣,不遵循的,则习惯于争吵。
可悲的是,前者只是极少数,而后者一定是大多数,因为:《作为谎言克星的逻辑学,在联合国确定的七门基础学科中排名第二,却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意外缺失》。
所以,还是要谨言慎行的,比如,我们的文章,能写得尽量简单,就一定不要写复杂了。
点到即止,就此收笔。
不一的奇谈怪论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