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了

文摘   2024-12-06 16:00   北京  

热播结束的《繁花》,与王家卫的通常表现手法一如既往,传达一个主题思想:“回不去了”;连带王家卫九十年代名片《重庆森林》的红色(棕红色)、黑色、蓝色这些主色调,透着神秘、沉浸的感觉,有宗教般的引人追寻的力量。

(牟成作品《长城日晖》   北京冬奥组委《冰雪礼赞》展出)


历数现实生活,太多的“回不去了”,留下的不一定是遗憾,而是一种生命的构成和沉重;这样的例子诉说下去,何止一千零一夜能聊完。

鲁迅经典小说《狂人日记》里有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么?”

中西思维方式以两种原则,偶尔会出现观点一致的重合:西方讲究逻辑、推理、天人分立;中式思维用的是感悟、经验、归纳、天人合一。

但还是回到《繁花》里有一句台词:市场是对的。

(牟成作品《六鹿嬉雪》   北京冬奥组委《冰雪礼赞》展出)


但这个“对”也许只是说的是今天的市场,而明天就会被现实来一个响亮的否定。

明代董其昌《容台集》中有个故事,吴镇和盛懋两家是魏塘镇上的邻居,当时盛懋画名远播,重金求画者络绎不绝,可是吴镇家门口却门可罗雀,于是,吴镇的妻子就笑话他,他却说,二十年之后,势必就不再如此。果然,此后吴镇跻身“元四家”,成为后世文人画家争相学习效仿的楷模,而盛懋作为一介画工,名声一落千丈。

好一个“二十年之后,势必就不再如此”,但试问当今谁又有那个耐心去等待二十年,因为资本要讲究效率的,并且会引导市场不给你实践的机会。

二十年没人等,那黄宾虹所说的:“我的画要五十年之后才有人懂。”按现在的标准,世上几人真懂黄宾虹?

(牟成作品《练》   北京冬奥组委《冰雪礼赞》展出)


互信系统(机制)有多种,最直接、最有效、最全面的互信系统是金钱(《人间简史》),这个不分体制、也不论年代,自金钱产生之后,就得到人类的公认。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2000年前孟老夫子说的话,后世还没做到的时候,纸质书也快走到尽头了。经常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会买到各大小图书馆淘汰下来的书籍,也能感觉到一点点凄凉。再看新华书店的整体经营以及出版社出书的种类和数量,有山雨欲来之感。

(牟成作品《雪域松风》   北京冬奥组委《冰雪礼赞》展出)


时代到了今天,有些东西是回不去了。电脑、手机的普及,知识获取渠道的多样化,人们不必局限于纸质书获取营养,如果判断非纸质书不读,或否定其他获取知识的渠道,这样的作法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矫情”。

冯玉祥在行军打仗时,有时候专门用以汽车运输自己吃的小米,这种方式也许是个人爱好,但如果说全军标配为大米、白面,而为了完成“贫民将军”的设计,那倒真是大可不必。

从手机到汽车,各式产品外观设计都比前几年进步巨大。是设计者的进步,还是外来先进文明的影响;反向考虑的话,这有可能来自于消费者的进步,是因为消费者眼界提高了、审美水平上升了、选择的方向多样化了,是市场让设计者不得不改变自己原先的工作方式。

“存在即合理”,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演员;有什么样的收藏群体,也就有了什么样的画家。无论资本还是流量,做的事情也许就是当下,不会考虑二十年或五十年之后的事情。而无论中式思维还是西式思维,都不可否定艺术发展是有规律的、艺术创作是有规律的、艺术收藏也是有规律的。

(牟成作品《乌斯浑河畔》)


牟成画院
书画美学思想以及文化理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