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剧本

财富   财经   2024-12-10 16:46   北京  
昨天盘后,政治局会议的新闻稿意外出来了,定调非常积极;富时中国A50期货直线拉升4cm以上。
但是可惜,今天A股高开低走,老剧本。
论原因,主要还是技术方面的,3500点、3600点、3700点附近,每一个位置都积累了大量的套牢盘;想突破压力非常大。所以今天刚摸上了3500点,就开始回撤。

1、政治局会议
捡几条重点讲讲。
1)时隔14年,再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自2010年以来,我们的货币基调一直是“稳健”;这次重提“适度宽松”,意味着,2025年降息降准的力度大概率会比较大。
很有可能,降息2次(20BP以上),降准100BP以上

当然,这么做是必然的。
一来,现在内需不足,放水能刺激国内消费;
二来,明年特朗普加关税,我们得放水、促使RMB贬值,以稳出口。
至于影响,放水对企业、对股市当然是利好,因为企业挣钱容易了(刺激了消费),融资也便宜了。
看历史经验,2008年12月5日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8个月上证指数大涨了70%。(据此预测,明年A股大概率有一定的机会。)

2)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把“提振消费”拿到最高级别的会上说,本就体现了对消费的重视;而且还说“大力、全方位”,意味着,上面对2025年的消费极度重视
不过,从执行层面看,提振消费有2条路径。
其一,一劳永逸法,扩大社会基础保障的范围、增加保障的力度,让老百姓看病、养老无后顾之忧,自然就敢消费了。但是,预测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小,因为这涉及到经济结构的大转型。
其二,权宜之计,加大“以旧换新”的力度,例如扩大补贴的范围,把手机也纳入以旧换新的补贴;或者发消费券,例如给老年人、低保人群发现金券。这种情况的概率大。
综上分析,虽说这次的定调高,但是,其实政策大体还是2024年的延续,只是力度加了些。
3)稳住楼市股市
最高级别的会议直接提了“股市”,也比较罕见。
不过重点是“稳”字。
其一,“稳”意味着只打算托底,不寻求强反弹。所以,上限存在不确定。
其二,“稳”的另一层含义是,防止大落。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保证,2025年主要城市的楼市、股市,大幅下探的概率小
意味着,如果2025年A股跌多了,可以放心抄底。


然而,具体怎么稳呢?
大概率可以期待的是:
2025年,房贷利率可能继续降、一线城市的限购可能进一步松绑;
平准基金有可能出台。
2、A股的盈利
影响A股的4大因素(货币环境、政策、企业盈利、情绪)中的2个,货币环境、政策,有利好;再看看影响最大的因素,企业盈利。
2025年A股的企业盈利,大概率依旧存在不确定性。所以近来A股才经常涨不动。
对企业盈利影响最大的是2个方面:
1)产能过剩,当某行业产能过剩,随着而来的便是持续的“价格战”,单价下降,不赚钱。
2)内需不足,当内需不足的时候,企业的商品卖不掉,销量减少,不赚钱。
这2个方面是当前困扰A股的主要问题,加起来就是“量价齐跌”,是A股很多行业面临的现状。


分别看看。
1)产能过剩的问题,中短期大概率无解。
近来一些行业正在积极处理“产能过剩”的问题,例如,
上周33家光伏企业达成“自律减产”计划;
今年11月工信部出台《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今年以来证监会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并购重组
……
这些都是比较积极的“供给侧改革”政策。仿佛很有希望。


但是注意,这些行动,中短期,对解决产能过剩的帮助并不大
光伏的减产只是行业自律。现在全行业亏损,大家自然愿意减产;然而一旦它们开始赚钱了,还会减产吗?大概率不会。
动力电池的标准升级,只是提高了动力电池的标准,希望行业技术升级,没有要求减产。
科技企业并购重组,同样,政策的目的是希望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而非应对产能过剩

所以说,其实上面不觉得“产能过剩”是大问题;反而有可能,认为产能过剩是好事,可以激励企业积极提升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免得赚钱那么容易,都躺平了。
从数据看也是如此,以新能源为例,虽然2022年以来新能源“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严重,但是2023年以来,依然有大量信贷涌入新能源领域,使得2024年1-10月新能源规上企业数目却仍在增加。

2)内需不足,大概率是长期的过程。
内需不足其实是“收入不足”的问题;没钱,才不敢消费。
但是收入不足,说来说去,本质上还是来源于“技术突破不到位”,生产力没提升。
所以内需何时真正复苏,取决于,新质生产力何时显著贡献生产力了……


至于刺激内需的政策,有用;但是不管什么政策,只能是“托底”
问题严重了,政策力度就大一些;问题轻,就小力度扶一下,以此来保住基本盘。
这么做,只是为了“时间换空间”,让我们有更长的时间来培育新质生产力。


综上,2025年,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问题会继续存在,企业盈利大概率不会迅速、强劲复苏,而是一个“缓慢改善”的过程
部分行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到位了,先复苏;有的行业创新不及预期,继续内卷。
3、怎么投资?
A股现在面临的有利条件(货币、财政)、不利条件(企业盈利、贸易传统)都有,怎么投资是个“难说”的问题。
从确定性的角度讲,建议重点关注这样的方向:需求有增量,同时产能不过剩
举个例子,工程机械。
需求方面,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大概率继续,内需方面有增量。而且明年随着美国加关税,“一带一路”国家大概率是我们出口的重点拓展方向,这些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高,这是外需增量。
供给方面,工程机械市场的集中度比较高,四大头部企业(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柳工)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不怎么卷。
这样的行业,明年的业绩确定性较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最后,2025年货币宽松、财政积极,预计A股会有机会。
但是因为贸易冲突、企业盈利等“隐患”存在,投资其实变难了;不仅难在择时,而且难在选标的。
如果大家想把握机会,赢在A股
欢迎加入钱耳朵VIP,我们将根据你的风险偏好和当下持仓,帮你制定个人专属的投资计划。

欢迎关注视频号。


钱耳朵
有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