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专辑(5):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完了春晚

职场   2025-02-01 06:01   湖北  

春晚,年年都看,但认认真真看完的次数不多。

大多数时候,都只看了前一两个小时。相比于春晚,去看大家伙对春晚的吐槽,可能更加好玩。

真正对春晚有感觉,大概在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特别喜欢看小品,赵本山的小品让人尤为印象深刻。

后来,年岁再长一点,开始欣赏某些流行歌曲。比如,旭日阳刚的《春天里》,由此“认识”了汪峰。

直到今年,才慢慢地学会感受,舞蹈,戏剧,以及各种科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各个版本的白蛇传

24年,我们去了苏州,乌镇,每一次都去听了评弹。

最初,根本听不懂,吴语到底在哼唱什么内容。但是,后来,对着台词本,将对方的强调,融入到诗歌里,总算听懂了一部分。

自古以来,戏曲唱的脱不开四个字,爱恨情仇”,越是情绪浓烈的事情,流传越广。

这也是为什么《白蛇传》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演绎的原因。

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亦或者戏曲里的白蛇传,实际上都是槽点颇多?

为什么只有白蛇可以谈恋爱,青蛇不行,青蛇是电灯泡吗?

为什么法海一定要降妖,是人妖殊途,还是善恶分明?

为什么考取状元的许仕林,能够比修炼千年的白蛇、法力无边的法海,都要厉害?孝心重要,爱情就是狗屎吗?

《白蛇传》之所以流传,一共满足了人们三种最基本的情绪。

一是,对邂逅的期待。总想着,有一个前世的情缘,能够治愈这一世的纠结。其实,所有的情缘,都是自己种下的,只不过不知道什么怎么种的而已!

二是,对郎才女貌的向往。白素贞一定要貌若天仙,哪怕是白蛇也要灵气逼人,许仙一定要英俊潇洒、悬壶济世。

三是,对权力的匍匐,什么人妖之分,什么斩妖除魔,最后都敌不过状元郎所带来的权力压迫。

只不过,戏曲用一些花团锦簇,把真正内核的毒药,给掩盖住了。

二、被武汉会场圈粉

作为湖北人,最关注的自然是武汉分会场,在这场春晚中,武汉的表现还是非常吸睛的。

其底色,是武汉长江大桥,以及黄鹤楼。

关于黄鹤楼的千古名诗,进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有两篇。

在灯光秀的加持之下,千年黄鹤楼仙气飘飘,仿佛从历史的长河中苏醒过来。

一只雍容华贵的凤凰,从天际而来,绕黄鹤楼转一圈,随后飘然而去。

沉睡了千年的编钟,又被敲响,仿佛把观众带进了两千年楚国的王室当中。

屈原向楚王谏言,在楚平王的歌舞升平中愤然离场,带着他的“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疑问投江而死。

楚国从春秋到战国,都是战力的天花板,周人不带他玩,楚国就自封为王。楚文王对标周文王,楚武王对标周武王。

其疆域,一度从西边到东,横跨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全部一度属于楚国。

秦王扫六合,最大的障碍就是楚国,其它五国基本上都是打酱油的。即便楚国亡国了,最后也留下“楚虽三户能亡秦,亡秦必楚”。

最终,结束秦王朝的也的确是两个楚人,刘邦和项羽。

三、普通人的念想

除了大场面,上海分会场的种花爷爷也让我格外亲切。

我们生活一辈子,说大一点是为了传承历史的传承,国家的奉献,习俗的接纳;说小一点,就是个人的喜怒哀乐,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是自己的一点点嗜好。

所有的宏大叙事,其实都是外界给予的,当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会发现外界的事物,作用极其有限。

王阳明的心学所说,“我心即宇宙”。一切,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由里到外,由近及远。

任凭洪水滔天,山河颠覆,我依旧种我阳台上的这几株小花。把自己的身边的事情做好,尽可能把自己身边的小环境变好,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做到极致。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文曾说,“人,想要幸福,就要不断地缩小自己的关注圈,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说简单点,人的幸福之路,就是不断地追求,对小环境的掌控感。

橙君
写作,最怕的是长久稳定的输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