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自杀未遂,言情鼻祖琼瑶,童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血和泪

职场   2024-12-06 06:00   上海  

124日,多家台媒报道琼瑶在台北淡水区家中轻生,终年86岁。琼瑶奶奶在遗书中,面对死亡,有一种翩然、坦然的淡定和从容。

在琼瑶自传《我的故事》中,记载着她三次自杀的经历,让我们顺着这3次不成功的轻生,来窥见这位言情鼻祖,血与火、悲情与伤痛的童年。

一、在流亡途中自杀

1944年,湖南衡阳沦陷,正在教书的父母不想要待在沦陷区做二等公民,带着6岁的琼瑶、以及两个弟弟,经广西、云南、贵州,一路逃亡四川。

一家五口,在途中整整跑了一年,等1945年到成都之后,发现抗战已经宣告胜利,日军投降。

一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要过日军封锁线,遭遇土匪,在饥寒交迫中不断前进。

在广西东安城,琼瑶一家走散了,挑夫带着两个弟弟被难民冲散队伍,寻觅无果之后。

绝望的父母,带着6岁的琼瑶,在东安桥头,想要投河自尽。当时,妈妈声泪俱下地抱着女儿, 说“凤凰(琼瑶小名),你要不要跟爸爸妈妈一起死。”

想到走丢的弟弟,琼瑶也是眼泪汪汪点头。于是,一家三口,相互抱着,滚下河里。

当时,父母率先被水给呛晕,因为河水不深,琼瑶坐在水快要没过脖子的河底,大声哭喊。这哭喊声将爸妈“吵醒”,将一家人从鬼门关给救了回来。

这时,死过一次的父母又振作起来,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

幸运的事,后来时隔1个星期,在桂林,他们又找到险些被遗弃两个弟弟,一家五口终于又团聚了。

可以这样说,在抗战的时候,琼瑶一家却是受了太多的苦,血泪交织毫不夸张。

二、因学业而自杀

1949年,10岁琼瑶跟随父母一起,流亡到台湾。

因为战乱,此前,她只上过一年学,再加上她对数理化又特别不敏感,最终能够及格的只有国文。

学生时代的琼瑶,已经展现出日后的些许特点,国文好到可以投稿,还能够在报纸出版,拿到一些稿费。

而数理化,就没有及格过,看到数学公式,就像见到仇人一样,极为厌恶。

她的性格非常多愁善感,被同学戏称为“林黛玉”。

琼瑶喜欢看各种文学书籍,也喜欢看电影。将妈妈给的一毛毛的零花钱,攒到一元钱后,就去5公里之外的露天电影院看电影。

有一次,忽然下暴雨,露天电影看不成了,回来更是被雨淋成落汤鸡。不晓得日后《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在雨中要钱的经历,是不是来自这一段。

妈妈勒令她不准再去看电影,但琼瑶仍然“屡禁不止”。

如果只有琼瑶一个人的成绩差也就罢了,关键是她的小妹(父母去台湾后生的)成绩特别好。不怕猪一样的自己,就怕神一样的队友,这样衬托得自己一无是处。

有一次,数学只考到20分的琼瑶回到家中,看到小妹因为数学考了98分而嚎啕大哭,父母都在颇为自豪地安慰小妹。

半夜,琼瑶才敢拿着数学试卷,找妈妈盖章签字,可想而知当时母亲的愤怒和失望。

自卑感极强的琼瑶,也觉得自己愧对母亲,偷偷将妈妈的整瓶安眠药揣进兜里,写好遗书,吞下整瓶安眠药。

直到一个星期后,琼瑶才在医院病床前醒来。只能说,上帝为你打开一扇窗的时候,一定是把门焊的死死。

如果琼瑶把数学学得太好,恐怕也不会有日后,名震整个华语界的言情鼻祖琼瑶了。

若干年后,我们不记得数学98分的小妹,只知道20分的琼瑶,不得不说命运之轮有一点奇妙。

三、为爱情而“死”

整个青春期的琼瑶,因为学业上的压力,是痛苦的。父母的压迫,学业上的重压,让她整个青春期都是灰暗的。

这个时候,“早恋”几乎是必然的。只可惜,琼瑶爱上了不该爱上的人——国文老师。

彼时只有19岁的琼瑶,和已经年俞40的老师相恋,在那个时候的台湾,足以是惊天骇浪。

在经历过一次“挣扎分手”之后,初恋对琼瑶说,“你去考大学,如果大学4年后,你遇到那么多同龄的男孩,对我还是没有变心,我们再结婚。”

为了爱情,为了约定,要振作起来,去考大学,这很琼瑶。

只可惜,爱的力量也不是无限的,爱情点燃不了她对数学的热爱,琼瑶还是非常遗憾的落榜了。小说是小说,现实是现实。

屋漏偏逢连夜雨,还当琼瑶正沉溺于高考的痛苦之中,她和老师的恋情被曝光了。

妈妈实在无法容忍女儿和跟自己一样年纪的男人谈恋爱,而且对方还是老师。当时,琼瑶的父亲是大学副教授,母亲也是女中的老师,对于“道德败坏”的老师更是不能忍。

于是,愤怒的母亲,将女儿高考失利归结为那个“衣冠禽兽”的老师,一纸诉状告上教育部。结果很显然,国文老师被解职,处于身败名裂的他从此“销声匿迹”。

当时,琼瑶这样形容她妈妈,“母猫为了保护小猫,会把小猫咬碎,吞进肚子,她就是这个小猫”。

又一次,琼瑶想到了死亡,偷偷收集安眠药、等一系列的毒药,再次服毒“自杀”。

只不过,阎王爷还是不收她,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四、写在最后

而今,86岁的琼瑶,终于“得偿所愿”。

只不过,童年的三次“死亡”经历,都是一种胁迫,一种无可奈何,一种走投无路,悲伤无处释放。

日后,琼瑶将这些悲痛,幻化成力量,倾注在她的作品中。

如果,将小说看成是宋词,那侠之大者的金庸,一定是苏轼。而在言情小说造诣巅峰的琼瑶,就是柳永。

还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跟着姐姐、母亲一起看央视播放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几乎一集都没有落下。

什么《当》《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歌曲,现在也还能唱的上。

这一次死亡,再也没有人“拦着”,琼瑶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只不过,这一次是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思考后的样子。

区别是,这一次琼瑶是主动迎接死亡,想要以此获得生命的尊重。

86年岁月里,琼瑶可以说不负韶华,没有辜负她生命每一份礼物。

【以往传记文章】

04:李开复2009年写的自转,彼时刚从谷歌中国离职,《向死而生的李开复,世界因你而不同的精神导师》。

04:《李开复自传》第二作者,范海涛的三年留学生涯,《三十不设限,30岁“大龄”学生的留学之旅,怎样突破生活重围

03:格力创始人朱江洪,《如果董明珠是格力的武则天,那么朱江洪就是打下大唐江山的李世民——读《朱江洪自传》

02:传奇县委书记陈行甲,《神人陈行甲,从农民的儿子到县委书记,再到辞掉公职转身公益

01:韩国白手起家,宋明臻的创业故事,《韩国自青的10年成长之路,从游戏宅男,到千万年薪》。

另外,还有两篇关于传记阅读时候的随笔文章,分别是《12月清单:行走400公里,读20本传记文学,在迥异人生中探索自己边界》,以及《怎样读传记,破除个人崇拜是前提,不要给自己再造一个神明》。

传记阅读,是从别人的人生中,看到自己的方向,独立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橙君
写作,最怕的是长久稳定的输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