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琼瑶喜欢写狗血爱情,只因为她自身的情感经历,比小说更加曲折

职场   2024-12-07 06:00   上海  

琼瑶,几乎可以称为言情的代名词。无论怎么吐槽,她都是将爱情艺术化的大师之一。

60多岁,作为一线的编剧,将《还珠格格》小燕子的古灵精怪和紫薇的知书达理,同时刻画入木三分。

还能够写下《你是风儿,我是沙》的主题曲,这是怎样一个浪漫的作家呢!

如果把琼瑶比喻成一个画家,那么所有的墨汁,都来自与自身的爱情经历。现实,比小说更加曲折,更加荡气回肠。

而这些现实的虐恋,经过琼瑶的妙笔,长成艺术之花,开满全世界。

一、高中生的禁忌之恋

19岁的琼瑶,恋爱了,初恋对象是,比自己大20岁的国文老师。

彼时,琼瑶一方面因为理科成绩不理想,在家庭和高考的双重压力之下,风雨飘摇。在这乌云惨淡、风起云涌的暴风雨的黑夜中,爱情如同一束阳光,照进她的内心。

只可惜,这束阳光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深渊。国文老师与琼瑶约定,让她考大学,如果大学毕业之后,还没有变心,两人就结婚。

现实就是现实,没有主角光环,爱情的力量没有击败高考的数理化,琼瑶落榜了。

更悲催的事,落榜之后,琼瑶小心翼翼保护的爱情,被曝光。

暴跳如雷的母亲,一纸诉状,以勾引未成年少女的罪名,让这位老师丢掉了工作,身败名裂。

悲愤的琼瑶,想要了自杀。

7年之后,已经结婚后的琼瑶,将这段爱情,写成第一篇畅销小说《窗外》,这是琼瑶的成名作,也是处女作。

对于琼瑶的小说事业来说,《窗外》不仅大卖,还被拍成电影,可以是事业上的里程碑。

然而,在现实世界,《窗外》的影响却是非常痛苦的。

一方面,是来自母亲的反对,她声泪俱下地斥责琼瑶,到底跟父母是什么怨,需要写一本书,拍成电影来骂父母。

身为教师的父母,对于这种清誉、名声看得特别的重,偏偏出了琼瑶这样的一个异类,在禁忌之外,疯狂生长。

另一方面,是引发了丈夫的醋意。看到这篇小说之后,丈夫醋意大发,酗酒之后对妻子说道,“能够原谅你的是神,我是人。”

为了两人的婚姻,埋下一颗地雷。

二、贫贱夫妻百事哀

20岁的琼瑶,人生跌至低谷,她的第二次高考再次落榜。

在灰暗之中,台北大学中文系庆筠走入她的内心,这也是一位奇葩。

庆筠来自浙江,他是一个孤儿,没有父母的经济支持,高中毕业孤身来台湾找舅舅。

他先是在台大热门的电机系,念着念着觉得文学更好,又重新读了4年的中文系,换句话大学读了7年。

原本,台大高材生也断不会有生计之忧。只可惜,这位文青有着对文学的热爱,对写作有一种不健康的激情。他认为,好的文学应该不食人间烟火。

大学毕业之后,庆筠在台北郊区一家中学教书,主业是写小说。

两人开始谈写作,越谈越投机,庆筠先向琼瑶求婚,琼瑶自己其实很摇摆,觉得这份爱情远不如第一份来得猛烈。

在犹豫的时候,母亲表示强烈的反对,两个“梦想家”在一起,除了“梦想”还能有什么,并扬言让琼瑶继续考大学。

被高考折磨体无完肤的琼瑶,一听要高考,吓得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庆筠,哪怕对方穷得叮当响,彼时她才21岁。

婚后的生活,用一句话形容,“贫贱夫妻百事哀”,两人住在学校分的小宿舍里头,凭借着微薄的薪水以及稿费生活。

精打细算的琼瑶,两人一天只能有7块的生活费,如果超过了7块月底就要断顿。

有一次,因为庆筠想要买两个3块钱的肉粽,两人爆发冲突,琼瑶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23岁的琼瑶,生下了儿子小庆,然而丈夫却在即将临盆的时候,出国(已经换工作,去了一家铝业公司,改善生活)一年之久。

期间,还需要琼瑶寄一些稿费过去救济。

三、因嫉妒结束的婚姻

如果,写作仅仅是琼瑶的爱好,按照她柔弱、多愁善感的性格,她是绝不可能成为大名鼎鼎的琼瑶。

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成绩的平平的越野自行车运动员,忽然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世界冠军。裁判组一度怀疑这个运动员吃了兴奋剂,可是怎么检测,尿液里都没有药物残留。

结果,比赛组看着比赛视频回放,才发现这名运动员遇到了黑熊,被黑熊追了一路。这个过于奇玄的事件,可以当做笑话,真假不论。

但的确揭示一个道理:只有生死之间,才能够迸发出人最大的潜能。

写作,之于琼瑶,也是如此。当时,琼瑶一边带孩子,一边还要写作,这个时候写作已经不是爱好了,而是唯一的生计。

因为白天只能在带孩子的间隙写,她将孩子送进托儿所,哭得撕心裂肺的儿子也撕碎了琼瑶的心。

于是,琼瑶只能告诫自己,今天必须写出来3000字,才能够对得起哭得那么伤心的儿子。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窗外》诞生了,正如前文提到的这部处女作成就琼瑶知名,也结束了她这段荒唐的婚姻。

其实,《窗外》只是一个诱因,更关键的内核还是嫉妒,庆筠一直看不起妻子,觉得自己是科班出身,琼瑶写的小说太浅、没深度、内涵。

可是实现总是在一次次的打脸,琼瑶的小说有多火,庆筠的内心自卑感就有多严重。

宋代李清照的丈夫李明诚应该是相同的想法,写了50首词和妻子写的“人比黄花瘦”混在一起,给友人评判。友人在那么多作品中,找出了妻子写的一首,觉得是当之无愧的魁首。

在小说界,想要能够比肩琼瑶,恐怕只能把同在台湾的古龙,以及香港的金庸给拉过来当丈夫了。

把写作看成一个缘分,因为写作的爱好两人走到一起,又因为写作一人的成功而走向破裂。

庆筠一直认为妻子和儿子当成自己写作的拖累,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最终停滞不前。

琼瑶面临着相同的困境,甚至是更加恶劣的环境,因为作为女人,还要生孩子、带孩子。但是,苦难的生活,成为了琼瑶的养分。

苦难的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有意义的是人们如何解释它,应对它。

在同一起点的夫妻,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两条不同的路。最终两人在文学上的差距,天差地别。

四、史上最强“小三”

在没有名气的时候,琼瑶的作品通常都是以豆腐块的方式出现,但是一本名为《皇冠》的杂志社却经常全文刊发。

而且,主编还经常写信过来催稿。彼时,琼瑶人在高雄,《皇冠》杂志社则在台北。

其实,这本《皇冠》杂志社只有一个人,鑫涛,创办几年经营惨淡。他一个人要做编辑,要跑印刷,是全才。

当鑫涛发现琼瑶这个明珠之后,就迫不及待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其实,《皇冠》也没有多少选择空间)。

随着《窗外》的大火,《皇冠》作为首个连载的杂志,自然凤凰涅槃。这个时候鑫涛开始充当经纪人的角色,帮助琼瑶联系电视访问,用现在的话说,经营“琼瑶”IP

与不谙俗务的琼瑶相比,鑫涛是一个非常务实、有经营头脑、业务能力强的人,他承担了琼瑶关于写作之外所有的事。

没有地方住,鑫涛就把杂志社对面的公寓租下来;没有人带孩子,就专门物色保姆,把琼瑶的时间空出来;在写作的间隙,带琼瑶去周游世界,排解苦闷,寻找新的灵感。

更关键的是,始终保持对琼瑶柔软内心的精心呵护,以及作品的高度赞赏。

鼓励琼瑶进军电影、电视剧,以及歌曲行业,最终成就了一代传奇。

自然而然,两人疯狂的迷恋上对方,然而鑫涛是一个有妇之夫,三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妻子也是温柔、善良。

在最初,琼瑶一直是在面子上拒绝的,内心其实很依赖鑫涛。

在面临鑫涛妻子的咒骂和指责中,琼瑶为了跟他离婚,甚至以和一位欧洲的追求者结婚。吓坏了的鑫涛,一半是对琼瑶的爱,一半是对事业的担忧。

下定决心,与自己的原配离婚,1979年,40岁的琼瑶和鑫涛再次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个时候的婚姻和爱情,已经脱离荷尔蒙的冲动,原生家庭的压迫,而成为一种成熟、稳重和恰到好处。

五、在爱情中获得救赎

琼瑶和鑫涛没有生孩子,此时的他们,也不需要孩子作为纽带。事业,是她们共同的孩子。

珠联璧合的鑫涛和琼瑶,将两人的事业共同推向一个高峰。

鑫涛在自传中说道,“《皇冠》没有琼瑶,就不成为《黄冠》;琼瑶没有《皇冠》,还是琼瑶。”

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没有鑫涛,琼瑶可能会成为一个不知名的作家,绝不会拥有那么强的创作能力。

或者,像张爱玲一样,晚年成为一个孤苦无依的人。

因为,只有在这段爱情中,琼瑶才真的被救赎,她的爱情才从苦涩变成香甜。

所以,琼瑶小说里,尽管有死去活来的纠葛虐恋,最终却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

自此,琼瑶的人生只有爱,没有怨;只有情,没有恨;只有圆满,再无残缺。

如果没有鑫涛,琼瑶很难以柔情面对世界,也不可能获得救赎。

橙君
写作,最怕的是长久稳定的输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