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道的故事》一书,作者贝克·哈吉斯写两类人,一是提桶者,既干一天活,就有一天的钱;二是,管道者,即便是在休息的时候,也有财富收入。
这个简单的概念,对每一个人都有启发意义。无论是工资多高的工作,都是提不同大小的桶;管道者,强调构建可持续收入来源渠道,实现财务稳定。
一、提桶者和管道者的故事
1801年,在意大利中部的小山谷中,有两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一个叫布鲁诺。
有一天,村子里决定雇佣这两个年轻人,将附近河里的水,用桶运到村里广场里的蓄水池里。
两人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都很开心。布鲁诺开始自己的购买新鞋、母牛和房子的计划,而柏波罗觉得提桶的工作腰酸背痛,想要寻找更好的提水方式。
于是,在提水之余,布鲁诺开始享受生活,穿上华丽的新衣,骑上毛驴,经常坐在酒馆里请大家喝酒。
柏菠萝则在白天提桶之后,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候,开始挖掘自己的管道。在头几个月,他的工作很辛苦,没有任何回报。
在打造管道的时候,柏波罗一直这样提醒自己:短期的辛苦,带来长期的回报,目光要盯在回报上,而不是付出上。
终于,一年之后,柏波罗的管道挖通了,即便是他不再提水,水流也可以通过管道,流进蓄水池里。
柏菠萝一下子超过布鲁诺,成为村里最大的富翁,而布鲁诺则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这个时候,柏菠萝告诉布鲁诺,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干,去其他村子,挖掘更多的管道。
在挖掘管道的过程中,他知道挖掘一条管道需要多少时间,在什么地方挖掘管道会更加合适。
这个时候,柏菠萝并没有停留在一条管道上,再不断地打造自己的管道系统。
二、管道者思维
热衷于打造管道的柏菠萝,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勇气、耐心和智慧。
而对于想要打造管道的人们来说,起码有这样三点启示。
第一,讲目标盯在回报上,关注长远的收益。
在打造第一条管道的时候,压力是最大的。不仅回报,只是想象出来的,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自己原有的工作也不能丢,不然很可能坚持不到管道开通的那一刻,就饿死了。也就是在开启第二曲线的时候,拥有现金奶牛的第一曲线,仍然非常重要。
第二,不要争论,试图用没有成功的东西,去说服另外一个人。
先把自己的管道打造出来,然后再去影响其他人,这个时候管道带来的说服力,是任何口水,都不可能替代不了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行动,才有说服力。
第三,永远不要停留,不停打造新的管道。
如果把管道,当成自己的成功的一个经历,那就不断将这个经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复制。
比如,在公司中,将自己成功的经验教给新人,这就是一次管道的复制。
在《30岁人生开挂7步法》中,宋明臻说,“互联网时代,存在大量新手,教授菜鸟的商机。”
三、写作是一种管道
就我自身而言,主要工作是开补习班,靠着晚上的托班和周末上课挣钱,如果哪一天想要陪孩子玩、或者生病,就没有收入。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提桶者的工作。
那么,我该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独有的管道呢?
一方面,是短期的管道,核心是对自己时间的应用。
将自己对于教育、学习、生活的理念,用文字的方式去思考,在时间的石头上,留下自己的篆刻。
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日更,做自己的反馈中心。每一天的阅读量,只要超过了100,都是一种缓慢的累计。
即意味着,其他人的关注,大于自己所花的时间。只要日积月累,其价值就一定会越来越大。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找到自己的内容兴奋点,稳定内容输出;第二步,确认读者对哪些内容感兴趣,逐步聚焦;第三步,做一些商业变现,比如广告。
另一方面,是更加长期的管道,那就是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理财的认识。从投资基金开始,积累自己的投资经历。
不断累加资金池,然后验证自己关于财务的观念,更新它。这是在修建十年后,二十年后的管道。
在书中,作者分享这样一句西方谚语,“想要爬上一棵橡树的树梢,有两种方法。短期的方法,是找到一棵橡树爬上去;长期的方法,等在一颗橡树种子旁边,让其长大。”
回到,最根本的因素,所有人的困境,其实都是一样,都在面对稀缺的问题。无论是金钱上的稀缺,还是时间或者精力上的稀缺,都是一样。
如何分配,管理这些共有的东西,是个人成长永恒的话题,也是管道者和提桶者最大的区别所在。
【往期文章】
本期主题,是金钱,重新审视自己的金钱观,提高对财富的认知,从而修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第6篇,理财从整理房间开始,从管理自己的物品,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倒推出理财的方式。详见《学习干家务的男人,从理财到收拾房间,神奇的人生整理术》一文。
第5篇文章,是理财师李小宁,对于理财的观点阐述,从如何整理自己的生活入手,从而关注自己的财物。详见《理财只有一件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第4篇文章,是韩国富豪金胜镐对普通人的告诫,在这篇文章里,我看到一个富人真正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详见《韩国“巴菲特”的投资建议,普通人该如何由弱胜强,积累财富》。
第3篇文章,是从我自己的一次理发失败的退款,所引起的思考。自己的经营,一定要坚持,当天退款,诚实守信,是根本。
第2篇文章,是对财商四种能力的消费能力,进行阐述。我们无时无刻不是消费者,消费金钱、时间和精力,需要审视自己的判断力。详情,见《学会消费,是走向财富自由的必经之路》一文。
第1篇文章,主要对《从负债2000万到心想事成的每一天》一书的书评,找到最高的宇宙法则,并遵从它,会让我们获得无穷力量。详见《通晓宇宙法则,打造人生外挂,如何从破产边缘到心想事成?》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