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康国际
陪您走对抗癌的每一步!
如果您看了我们的文章觉得有帮助,请转给身边有需要的人,也欢迎微信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讨论用药心得和咨询药品渠道!
基本每个患者都清楚,靶向耐药后需要做基因检测,采用什么样本?选择什么时间做?很多患者甚至很多医生都并不清楚。基因公司只会告诉你:“能穿刺就穿刺,穿不了就用血液检测。”只要你下了单,业务员的业绩就到手了。但是作为患者,这种流程化的基因检测,有一半以上其实都是“白做”。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并且系统性的梳理一下,肺癌靶向治疗耐药后的基因检测,应该注意些什么。
01
耐药是分先后的
靶向治疗的耐药绝大多是缓慢的,几乎不太可能出现所有病灶同时大幅度增大、并且全面爆发的情况,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个别病灶进展超过20%,部分病灶进展不足20%的情况。
从影像学观察来看,病灶只要有增大,就会被判断为耐药,但是我们并不清楚病灶内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部分病灶进展,但是部分病灶始终不进展呢?
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完整的DNA遗传基因,包括肿瘤组织。在耐药发生的时候,部分基因里面的DNA率先发生耐药突变,导致这部分肿瘤组织会发生进展、增大,但是其他还没有发生这部分耐药突变的肿瘤组织,可能还并没有产生耐药基因。因此在影像检查上表现为,部分病灶进展的快,另一部分病灶进展的慢,甚至是保持稳定的。
因此我们得出第一个结论:耐药基因会更先突变在那些影像上发生进展的病灶中。
02
基因检测样本的选择
大家都知道基因检测的标本的选取建议,优先用组织检测,其次用胸水或者腹水,最后选择血液。
我们这里遇到过几例患者,在耐药后出现较多的胸腔积液,基于胸腔积液做出了基因检测,结果仅有原有突变,或者连原有突变都没有了。而利用胸水成功检测出耐药基因突变的患者,占比并不多。
是因为胸水检测不准确吗?并不是。
刚才提到,耐药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病灶同步耐药,总有一些部分进展的病灶先被观测到,因此这部分病灶里面的耐药基因的表达丰度就更为明显,而其他较为稳定的组织并未表现出显性的耐药基因。因此胸水检测也是如此,胸水的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在并没有确定胸膜转移进展,或者并没有确定胸水中含有足够的癌细胞的时候,用胸水作为基因检测的样本并不能检测出患者所期望的耐药突变。甚至连之前的基因突变都可能检测不出。
如果考虑用胸水作为靶向耐药的检测样本,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在胸水穿刺引流之后,方便观察的时候,通过CT判断胸膜转移灶有进展的情况下,且胸水中含有足够的癌细胞”的情况下,再通过胸水作为基因检测的样本。
根据以上案例,我们得到第二个结论:靶向耐药后选择什么样本做基因检测才是最优解,是取决于哪个病灶发生了进展。
03
如何提高血液检测的准确性
很多人的固有观点来说,血液“准确性”是不如肿瘤组织的,在目前基因检测的技术水平下,这个结论确实是没错的。
选择血液作为检测标本,往往是迫不得已的,如果是骨转移病灶、脑转移病灶发生进展,这些病灶是不容易进行穿刺活检的,再或者肿瘤位置不容易穿刺或者患者本身就排斥穿刺手术的情况,那么血液检测可能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大家知道,血液检测的检出率的高低,取决于血液中游离DNA的浓度,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耐药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肺癌耐药应该如何处理?”如果在耐药的初期,刚开始产生一点缓慢的耐药或者进展,甚至只是在肿瘤标记物上有上涨,肿瘤本身还没有变化的时候,血液中的游离DNA的浓度是非常低的,这个时候用血液样本做基因检测,检出率自然很低。
因此我们之前给过大家一个建议,如果出现了缓慢耐药且不方便直接对进展病灶穿刺,就可以先通过加量的方式维持治疗,一部分患者在耐药基因还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时候,通过加量的方式仍然能够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的稳定期,他的原理就是耐药基因只是会减缓原靶向药的药物浓度,但不会彻底改变原驱动基因。而当加量使用后病情再次进展的时候,说明耐药基因已经逐步表达的更明显,血液中游离DNA的浓度也相应升高,这个时候用血液做基因检测,相对更容易被检测出。
因此我们得到第三个结论:如果一定要用血液来作为样本,不妨缓缓再做基因检测,或许能提高耐药基因的检出率。
总结:
今天其实我们主要说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一个事情,耐药之后应该怎么做基因检测,才能检测的更加准确?
1、如果你用的是组织穿刺来检测,建议穿刺正在发生进展的病灶,而不推荐选择稳定未进展的病灶。
2、如果用的是血液,建议可以先把原靶向方案加量,如果加量后继续耐药,再去做基因检测,或许会提高检出率。
各位战友: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如果您在治疗过程中有任何疑惑,欢迎按照下面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进行用药和病情的讨论。诺康国际可提供免费用药咨询、临床招募信息报名、基因检测合作优惠、药品可靠渠道。
如果您需要咨询和服务请联系我们!
公众号:诺康国际
微信客服:nuokang9933(微信)
商务合作:nuokang9933(微信)
看完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