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康国际
陪您走对抗癌的每一步!
不写废话,逐字看完,让你全面了解ADC!
ADC药物,即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是一种将单克隆抗体(Antibody)与小分子细胞毒素(Payload)通过连接子(Linker)偶联而成的药物。从前两年开始,ADC药物已经成为全球几乎所有头部药企共同研发的重点,也是肿瘤治疗的重大进步,错过ADC就等于错过了近几年来肿瘤医疗领域最大的进步和研发成果,但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人并不理解什么是ADC。
ADC不是化疗!
ADC不是靶向!
ADC不是免疫!
ADC是单独一类治疗药物!
简单来说,ADC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抗体的“导航”特点,通过链接子“携带”着细胞毒素,进入到肿瘤体内再完成“解裂”,从而让细胞毒素在肿瘤体内发挥作用,所以ADC也被称为“靶向化疗”,或者“生物导弹”。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也可以形象的把ADC理解为“胶囊化疗”,想象成用胶囊将化疗药(细胞毒素)封装起来,运送到肿瘤体内再开始释放化疗药物。所以不会出现类似化疗的全身毒副作用,而是把“化疗”局限在肿瘤所在的细胞内,所以相比传统化疗的副作用小,有效率也会高得多。
ADC其实是一个“组装药”:
“抗体、链接子、细胞毒素”是组成ADC的“三要素”,目前市面上不同公司共计上百种ADC,说白了就是不同三要素的各种组合形态,所以ADC可以理解成是一种“组装药”。
1.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能够识别并结合到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这些抗原在肿瘤细胞上的表达量通常远高于正常细胞,因此可以作为药物的靶向载体。“抗体”也就是大家理解的“靶点”,不同的抗体对不同的靶点具有亲和力,肿瘤突变的靶点也就是抗体“导航”的目标。例如:egfr的抗体会“追踪”具有egfr靶点的肿瘤细胞,而且重要的是,这种“追踪”只看表达,和是否存在耐药基因无关。
2.连接子:负责将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连接起来。连接子需要具有高稳定性,以确保药物在体内的运输过程中不会过早释放。同时,它还需要在特定的细胞内环境下能够裂解,从而释放出细胞毒性药物。链接子的任务是能够稳定的连接抗体和细胞毒素,一个优秀的链接子会在进入细胞之后才开始“裂解”,让细胞毒素只在肿瘤细胞内发挥作用。
3.细胞毒素: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复制、有丝分裂或其他关键生物过程,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普通常规的化疗药物也是属于细胞毒素,而在ADC药物中真正杀灭肿瘤的就是这个细胞毒素。
ADC药物的作用过程:
ADC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入血液循环。
ADC药物的抗体部分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结合。
抗体-抗原复合物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并且ADC药物成熟为晚期内体。
连接子在肿瘤细胞体内发生“裂解”,从而释放出细胞毒素。
ADC药物中的细胞毒素,在肿瘤细胞内形成细胞毒作用,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值得一提的“旁观者效应”
大家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同病理位置,不同时间的穿刺样本,做出来的同一个靶点的免疫组化的表达可能会不同,例如HER2的表达,有些样本做出来是3+,换一个样本做出来可能是1+,甚至还会做出阴性的结论,这种被称之为“肿瘤的异质性”。
“旁观者效应”指的是ADC释放的细胞毒性药物不仅会作用于靶向的癌细胞,还能扩散并杀伤临近的非靶向的癌细胞,这个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肿瘤的异质性,提高治疗效果,实际治疗中的表现为:即使靶点为低表达,甚至为阴性的表达,也同样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德曲妥珠单抗(DS-8201)作用靶点为HER2,无论是HER2的基因突变、扩增,还是免疫组化中的HER2的表达都可以获益,甚至在免疫组化的HER2为“1+”的低表达中,也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之前得曲妥珠单抗开展的临床,就招募过很多HER2低表达的患者,一样会在ADC的治疗中明显获益。
例如:目前正在开展的SYS6010临床项目,不仅招收EGFR阳性的患者,还会招募EGFR免疫组化低表达甚至阴性的患者,同样有比较不错的效果。
项目链接:可以“通吃”所有癌种的ADC?SYS6010再度发力,开启无突变实体瘤临床队列,肺癌队列几乎全面奏效!
例如: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临床阶段,仅需要提供白片,无论检测trop2的表达为阴性还是阳性,都可以入组治疗,最终发现即使为trop2检测为低表达,依然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种ADC耐药之后还可以更换其他ADC吗?
ADC的耐药机制相对较为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抗体靶点表达的下调或者丧失,二是细胞毒素的作用失效。
抗体表达的变化,会使得抗体无法顺利的“导航”到肿瘤细胞的表面;
细胞毒素的作用失效,会导致ADC释放的细胞毒素无法继续杀灭肿瘤细胞。
所以当一种ADC耐药之后更换其他细胞毒素种类的ADC,确实可以克服一部分ADC的耐药性,这个策略的核心在于:一定要选择携带另一种细胞毒性药物的ADC。
例如:在Kadcyla(曲妥珠单抗-emtansine,T-DM1)耐药后,德曲妥珠(DS-8201)会继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并且通过德曲妥珠的“旁观者效应”,能够杀灭HER2低表达的细胞,从而克服Kadcyla的耐药机制。
常见的ADC的靶点有哪些?
实体瘤靶点:
HER2:HER2是一种185kDa的跨膜糖蛋白,属于EGFR家族。HER2/NEU基因的扩增是人类恶性肿瘤和转移的已知驱动因素。
TROP-2:TROP-2是一种46kDa单体糖蛋白,具有选择性过表达、结构内吞作用和定向溶酶体等特性,使其成为ADC非常有吸引力的靶标。Trop2在肿瘤细胞中的内吞作用比正常细胞更强烈。
TF(组织因子):TF也称为凝血活酶因子III或CD142,是一种具有促凝血活性的跨膜糖蛋白。该抗原的内化特性非常适合开发TF靶向ADC。
Nectin-4:Nectin-4是一种66kDa的I型跨膜蛋白,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间接触。Nectin-4在几种肿瘤类型中过表达,但在正常成人组织中几乎不存在,因此也被作为ADC药物的靶点。
FRα(叶酸受体α):FRα是一种膜结合的代谢叶酸受体,参与叶酸的细胞内转运。FRα在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间皮瘤和肺癌中高表达,但在正常细胞中几乎不表达,适合作为ADC药物的靶点。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属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针对EGFR的ADC药物已显著提高疗效和特异性。
claudin18.2:是一种属于Claudin家族的跨膜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形成与维持。主要在胃部上皮细胞中表达,研究表明,在其他消化道肿瘤上claudin18.2也有较高的表达概率。
her3:是一种一种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他不是致病基因,但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存活的过程。所以her3可以作为EGFR耐药的一个广谱的ADC靶点。
dll3:是一种与Notch信号通路相关的配体,它主要是在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表现出高表达,可以作为这两类疾病的理想靶点,已上市的塔拉妥单抗就是这个靶点的ADC药物,数据十分优异。
B7H3:是一种属于B7家族的免疫调节分子,B7-H3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相对较低,而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却呈现高表达,特别是在肺癌、乳腺癌、胃癌、头颈癌、黑色素瘤等中,并且B7-H3的治疗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的免疫逃逸,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
血液肿瘤靶点:
CD19:CD19被认为是一种泛B细胞标志物,也是成熟B细胞表面多分子复合物的主要信号转导成分。CD19的表达在大多数B细胞恶性肿瘤中高度保守,且具有快速内化动力学,是理想的ADC靶抗原。
CD22:CD22是一种140kDa的跨膜糖蛋白,是Siglec家族的成员。CD22的表达仅限于B细胞,在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内的各种B细胞恶性肿瘤的大多数母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
CD30:CD30是一种120kDa的跨膜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CD30在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以及各种淋巴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上表达。需要注意的是,CD30不是内吞性的,而是通过蛋白水解裂解脱落的,这可能对ADC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
CD33:CD33是一种67kDa的跨膜糖蛋白受体,是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GLEC)家族的成员。CD3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上过表达,是ADC药物的靶标之一。
BCMA:BCMA也是一个重要的血液肿瘤靶点,尤其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表达较高。针对BCMA的ADC药物已在临床上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目前仍然有ADC药物的靶点选择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多种肿瘤类型和不同的生物标志物,未来仍然还可能有更多的靶点的ADC正在研发,可以说ADC的不断研发,不同的细胞毒素和抗体的不同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多样化肿瘤治疗方案。
ADC有哪些毒副作用?
ADC也是一种细胞毒药物,虽然相比传统化疗副作用更小,但是也会有细胞毒药物的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1.血液系统毒性:
ADC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常见的表现是白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这类副作用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出血倾向等。
2.肝脏损伤:
由于ADC药物中的细胞毒性成分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ALT、AST增高)和黄疸。
3.皮肤反应:
一些ADC药物可能引起皮疹、过敏反应、注射部位反应等。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性反应。
4.神经系统毒性:
特定类型的ADC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相关的副作用,如外周神经病变、头痛等症状。这类毒性常见于某些使用微管抑制剂作为细胞毒性药物的ADC。
5.肾脏毒性:
由于一些ADC药物中的药物成分可能通过肾脏排泄,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但这一副作用较少见。
6.心脏毒性:
某些ADC药物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心电图改变等,通常较为轻微。
7.胃肠道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但这类副作用相对较轻。
但是由于ADC药物的特殊药物递送机制,相对于传统化疗来说,ADC药物的副作用消退较快,特别是在停药后。我们这边在参加临床的患者反馈大部分ADC药物的副作用都是相对较为轻微的,而且大部分副作用都会在第一次用药后的3-4天后明显缓解,并且后续即使再次出现也会减轻很多。当然不同的品牌和类型的ADC药物也可能不尽相同,大家在入组或者用药之前可以提前咨询一下我们。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会发现,ADC药物的效果甚至和他的副作用成反比,也就是说有些患者表现为副作用非常大,往往正作用的效果也比较差;反而有些患者表现的副作用比较小,但正作用效果却很好。这也正是由于ADC药物递送机制原理的特殊性来解释,更高效的药物递送过程,不仅可以增加药物的有效率,也同样会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目前正在开展的优质ADC临床项目:
无突变实体瘤经治:
可以“通吃”所有癌种的ADC?SYS6010再度发力,开启无突变实体瘤临床队列,肺癌队列几乎全面奏效!
小细胞神内≤2线:
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癌再添新方案,恒瑞DLL3 ADC创新药SHR-4849,获10亿美金海外授权,开启临床招募
小细胞肺癌仅一线耐药:
小细胞肺癌新的王牌DS-7300a(ADC)开启临床招募,疾病控制率DCR超90%
小细胞肺癌仅一线耐药:
B7-H3靶向ADC临床招募启动,小细胞癌一线治疗后迎来新希望,获得中美“突破性疗法”认定
肺腺癌仅一线靶向耐药后:
全球首创靶向EGFR×HER3的双抗ADC,BL-B01D1招募肺癌奥西耐药患者,DCR达87.5%
肺腺癌EGFR靶向耐药均可:
SYS6010开启临床招募,首款EGFR ADC,肺癌EGFR靶向耐药患者几乎全面有效!
尿路上皮癌、宫颈癌经治耐药:
尿路上皮癌、宫颈癌经治耐药均可参加Nectin-4(ADC),SYS6002开启临床招募,客观缓解率达75%
肺腺癌EGFR靶向耐药:
新药上市在即,肺癌EGFR靶向耐药后,SKB264 ADC最后的入组机会,不看突变大概率有效!
her2阳性实体瘤经治:
下一代ADC:双特异性HER2 ADC,有望解决单抗耐药,TQB2102开启临床招募
其他还有很多没有列出来的ADC临床项目,大家可以通过扫码联系我们咨询各癌种最新的项目信息。
本文为诺康国际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诺康国际是专注抗癌社群运营的专业团队,有专业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等专家共同组建抗癌陪跑团队,我们会定期举办线上讲座、答疑会,为成员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建议、营养方案及康复指导。
社群目前拥有数万名癌症患者及家属共同抱团取暖。我们致力于打破信息差,打造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抗癌社群,陪你抗癌不走弯路!
加入我们,一起在抗癌的路上,携手同行,温暖相伴!
商务合作:nuokang9933(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