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十一小长假了!
每年,都有不少小饭骨来北京打卡,爬长城、逛故宫、看升旗……
独属于北京的小吃,更是一定要尝尝的。
今天,就带小饭骨一起来尝尝舌尖上的老北京。
*排名不分先后
如果您问,老北京几乎家家都吃的美食是啥?
炸酱面一定榜上有名。
虽然北京每家每户的炸酱方法各不相同,但总有一些共识。
一定要有酱香,最好是几种酱融合在一起,口感更丰富。
炸的时候要小火,别炸太久,不然吃着会有点发苦。
要有葱油香味,葱油不仅能增香,还能让面条油润。
肉必须要有,还得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一头猪身上就这一块,没几斤。
肉丁不能大也不能小,一厘米见方正好,炸出来的肉才肥瘦相间,不腻人。
不仅炸酱讲究,这面也有讲究。
在很多老北京人心里,炸酱配上手擀面是无敌的存在。
但实在没功夫擀面条的,半干的鲜切面也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天气转凉,直接吃“锅儿挑”热面,一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下肚,浑身都暖和起来了。
再来说说面码。
没有固定搭配,当季什么蔬菜新鲜就用什么当面码。
春天香椿鲜嫩,香椿就是面码。
到了夏天,黄瓜新鲜,就切点黄瓜丝。
秋冬天,就以萝卜白菜为主。
太馋这口炸酱面,又不想十一跑到北京排队的,咱有炸好的炸酱。
是二伯的方子,保准是咱心里理想的炸酱,没有之一,主打一个正宗和地道!
大块五花肉丁浸润在炸酱里,不腻反倒爽口。
和刚出锅的面条搅拌均匀,腾腾热气里饱含着面条的清香、炸酱的酱香、肉丁的鲜香……
又过瘾又幸福。
北京还有些特色小吃,有人一听就摇头,有人却爱到疯狂,几天不吃就惦记。
其中一个就是,卤煮。
一碗地道的卤煮火烧,主打一个讲究——
火烧,一定是未发酵的死面火烧,没有白心,也不能煮的太烂,一口咬下去有嚼头。
老汤,一般老店的汤底都是祖传秘制的,有白汤和红汤。白汤偏清淡,原汁原味,红汤是酱棕色但不发黑。
肥肠,小肠筋道,大肠更香但没有异味,尤其要保留一点肠油。
肺头,血水杂质都得处理干净,剁成小块。
炸豆腐,外硬里软,吸满汤汁。
走进老北京卤煮火烧的小馆里,你会发现,总有一口大锅一直开着,整齐地码着一圈圈火烧,一根根诱人的肥肠,大片五花肉,咕嘟咕嘟地炖着,冒着热气。
大老远就能闻见香味,忍不住要停下来,吃上一碗。
从汤锅里捞出火烧,横三刀,竖三刀,切成井字;
然后从锅里捞出其它食材,
肥肠、肺头剁小块,
切几块五花肉,还有炸豆腐放上面。
再从锅里舀一勺老汤往碗里一浇。
最后,撒上蒜末和香菜,更是灵魂。
(当然,不爱吃蒜和香菜的忽略。)
热腾腾的一碗端上来——
肥肠嚼起来筋道又香糯,偶尔吃到一点保留的肠油,那叫一个香。
这时候先别急着吃肺头,
可以来一口炸豆腐,鲜嫩又带着卤煮汤的味道,混合着嘴里的一点肥肠油,海参鲍鱼都不换。
肺头弹韧,吃起来还有轻微的咯吱声。
偶尔吃到一片白肉更是满口脂香。
火烧放在最后吃,得等汤汁把它浸透了,吃着才更有滋味。
顺便尝口老汤,这顿卤煮才算是吃好了!
今年十一计划要去北京的,一定要尝尝这口多少人的心头好。
出了北京,还真不太容易吃到正宗的。
去不了北京,也想尝尝的;
或者之前去过北京,回来后一直心心念的;
尤其是离家在外的小饭骨,也馋这口正宗老北京味儿的。
我们也给您做好了,直接顺丰冷链,到家10分钟就能吃上。
老饭骨传承创新老方子,就是您来北京吃到的地道味!
除了吃,老北京在喝上也很有研究。
比如“早豆汁儿,晚梨汤儿”。
豆汁儿嘛,多少有点“挑人”,但小吊梨汤可是实打实地“人喝人爱”。
梨汤也有讲究!
一眼看上去,汤汁浓稠,胶质满满。
倒杯子里多少还有点挂杯,这才是熬好了。
喝上一口,滑润顺口,自带梨的清甜,但又不腻人,感觉喉咙都被滋润了。
别看小吊梨汤的几种原料看似普通,其实也是有说法的。
梨,砀山酥梨,甘甜汁多;赵县雪梨,梨香扑鼻。
不用白砂糖,一定得用冰糖。冰糖不易上火,和好梨更是天作之合,拿来熬梨汤再适合不过了。
想熬出粘稠顺滑的口感,不能少了银耳。
讲究点的,再放点枸杞。
当然除了食材,更考验的还是功夫。
备料、下锅、点火…...几个小时的慢熬,时间让这一大锅,从水慢慢变成了剔透丝滑的梨汤。
不管您在不在北京,都可以经常熬一点。
尤其是一入秋,天气干燥,早晚来一杯。
热乎乎的从口腔到嗓子,几杯下肚,干燥的喉咙舒坦了,疲惫感也一扫而空。
想喝地道小吊梨汤的,可以尝尝老饭骨的方子。
食材都是优中选优,比例都给配好了。
自备一颗梨,用养生壶或者小砂锅就能煮一锅。
不想费时费力熬煮的,也可以尝尝老饭骨熬好的梨汤。
配料非常干净,入口顺滑,喝完整个人都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