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和不上班,哪个更痛苦?

财富   2024-10-14 17:30   四川  

01

读陶渊明的诗,读到这首《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讲得是: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只好去跟邻居借。敲开了门,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时的陶渊明,像极了每一个因为生活窘迫、去找朋友借钱却不知该如何开口的人。

人生最大的尴尬,莫过于此。

02

中学时学过陶渊明那篇著名的“辞职信”: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兮辞》

这是刚辞职时的潇洒,脱离了职场的牢笼,感受着大自然的美。

然而,所有的快乐,都有代价。

辞职的代价,就是贫穷与饥饿。

03

陶渊明诗歌里,除了田园之美、耕读之乐,也经常出现贫穷与饥饿。

当农民的好处是没人管,自由自在,天高皇帝远,帝力于我何加焉,也不用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坏处是收入太低,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极差。

作为一个“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的普通农民,风调雨顺的时候可以勉强维持温饱,天灾虫害的时候,就有饥馑之忧。

面对家庭财务困境,陶渊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唯一的办法,就是外出打工。读书人的打工路径,就是去做官。

04

打工的收入,当然好过种地。

在我老家乡下,一个农民外出打工的收益,至少是种地的5-10倍以上。选择打工,一两年就可以脱贫,迅速解决温饱问题。

对于陶渊明来说,也是如此。古代读书人脱贫致富几乎只有一条路径,就是为朝廷打工(做官)。

只是这种打工生活,并不美好。

陶渊明做过祭酒、幕僚、县令,都是官场上卑微的职位。他描述过自己的打工生活: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深夜还在出差的路上,让人痛苦不堪。)

陶渊明是一个典型的I人,他的性格,并不适合职场。用他自己的话说,“不堪吏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同时代人对他的观察是:“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

也就是沉默寡言、落落寡欢,和领导、同事们格格不入。

上班如上坟,工作的每一天,陶渊明都想辞职。在彭城县令这个职位上,他本来想多干几年,攒点钱再辞职,结果,只干了80多天就实在忍不住辞职了。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不上班使我的身体饥寒交迫,上班使我的内心冰火煎熬。

05

41岁辞职后,陶渊明做了二十年农民。

期间有过一次去担任“著作郎”的工作机会,他推辞掉了。很多人赞美陶渊明志向高远,不羡慕世俗的名利权位。其实,世俗的名利权位,和陶渊明没什么关系。

他家早已衰落,背景平凡,也没有什么从政能力。从叔帮他运作过县令这样的职位,但也仅此而已。陶渊明虽然是最好的田园诗人,但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世俗的名利权位,并不会去召唤他。

关于为什么辞官,陶渊明自己解释过很多次,那就是他的性格不适应职场。那个在田野间劳动、散步、读书、吟诗的陶渊明,是快乐活泼的;那个在职场中工作的陶渊明,是痛苦压抑的。

很多文人学者赞美说,陶渊明辞官,是拒绝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

这种解释是错误的。陶渊明是真的喜欢做一个农民,他的诗歌中充满了一个农民的快乐。

诗歌往往是沉重哀伤的,诗人往往是牢骚满腹的,但陶渊明的诗歌,常常是轻快活泼的: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清歌散新声,安得不为欢。

(今天天气好,出门去郊游。

我们唱着歌,多么的快乐。)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我们田间地头拔草耕种,见面时就聊一聊粮食的生长。粮食在生长,开拓的土地在增加,真是让人开心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播种完看看书,摘点院子里的蔬菜,

喝点自己酿的小酒,生活是多么惬意。)

陶渊明并不是一个喜欢批判现实的诗人,也不追求深刻。

他那种“今天天气好,出门去唱歌”的诗歌,如果不署名,你会以为作者是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06

六十三岁的时候,朝廷征召陶渊明出来做公务员。

这一次,陶渊明答应了。

传记作者认为,这是因为陶渊明年老多病,经济窘迫,只能出来打工。

不过,还没来得及重返职场,陶渊明就去世了。

如果陶渊明多活几年,生命最后的时光是在官场中度过,不知道人们会怎么评价他?

也许就很难简单粗暴的贴一个“蔑视官场的伟大田园诗人”的标签。

古人有个问题,就是凡事喜欢道德化。陶渊明辞官种地,历代文人就赞美他蔑视权力、道德高尚、内心纯粹;陶渊明如果晚年回去做官,可能会被视为背叛初心、晚节不保、道德瑕疵。

其实,回归田园只是因为喜欢,外出做官只是为了生存,仅此而已。

07

陶渊明在世时并非“著名诗人”。

他死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一代代大腕传播了他的声名。

陶渊明相当于开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告诉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在官场上建功立业这一个“标准答案”,你还有另一种生活可以选择。

当无数读书人在科举或者官场斗争中受挫后,陶渊明都是他们的安慰。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和诗歌作品,构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苏轼兄弟都是陶渊明的铁杆粉丝。苏轼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苏辙晚年住在乡下,过上了陶渊明一样的农民生活。十多年的乡村生活,让苏辙深深体会到了农民这一职业的艰难。

虽然政治斗争极其残酷,让苏辙伤痕累累,但他还是叮嘱后辈们去官场谋生,哪怕做基层公务员,也不要不耐烦:

“乘田委吏先师事,莫学陶翁到即回。”

(孩子们啊,你们要好好去职场打工,千万别学陶渊明回家种地。)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语言未必由衷,身体却很诚实。即使是陶渊明最忠诚的粉丝苏辙,也劝自己的后辈去官场打工,不要学陶渊明回家种地。

因为要靠种地养活自己和家人,实在是太难了。

苏辙家拥有两百亩以上土地(家有二顷田),租给佃户耕作,看起来比陶渊明阔绰多了,甚至会被现代人贴上“地主”的标签。但是,靠着这些土地,养活一大家子人。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苏辙的晚辈秦观家也有上百亩良田,风调雨顺时可以养活一家四十几口人,但一旦遇到天灾虫患,就会“食不足”。

这是由农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低收益,高风险,抗风险能力极差。

08

上班使人痛苦,不上班使人贫穷。这是陶渊明的两难困境。

前半生他遵循社会规范,“好好学习,长大找一个好工作”。读书做官,结果这种生活并不让他快乐,反倒像一只自由的鸟,不幸坠入了重重罗网中,痛苦不堪。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后半生他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享受到了田园的自由与快乐,也承担了代价。

生活不是童话,不管是找到了一份众人眼中的“好工作”。还是辞去了糟糕的工作,都没有人可以“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陶渊明在总结自己一生的《自祭文》中感叹说:“人生实难”。

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完全不用担心财务问题、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过着富足生活的人,永远极其稀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绝大多数人永远会面临陶渊明式的两难困境。

关于这种困境,陶渊明也无法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他也有纠结的时刻。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迫于生活压力,还准备重返职场,就证明了这种纠结。

(让人想起日本那些白发苍苍的出租车司机。

无论是陶渊明的赞美者还是反对者,也无论是宣扬“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还是称赞“躺平即正义”的现代人,都拿不出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都无法形成共识。

陶渊明的两难困境,也注定是一代代人永恒的困境。


参考文献:

陶渊明《陶渊明集》

吉川幸次郎《陶渊明传》

顾农《归去来:不一样的陶渊明》

叶烨《北宋文人的经济生活》



我的两本新书已经在微信读书上架,
欢迎阅读,还可以参加赠书活动:
新书 | 《人间真相:学校不会教的50件事》

新书 | 《经济学家的心碎时刻》

亮叔行动学
用经济学思维理解世界,用市场的逻辑创造幸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