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好像有那些精英们就足够了,还需要我们这些没有创造力的普通人吗?”Y兄组织的一场关于“AI”的聊天会上,有个人沮丧地问。过去几年的时代浪潮里,许多人经历了失业、破产,以往的知识和技能都过时了,好像确实成为了世界不需要的人。在AI时代,这是不是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命运?我学习的专业都过时了,我的身体也废掉了,天地虽然广阔,却没有我的容身之地;时代虽然蓬勃,却没有我的机会。我又有什么可以依靠?(原文:“当高宗之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崧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覆焘虽广,嗟不容乎此生,亭育虽繁,恩已绝乎斯代。赋命如此,几何可凭?” )可惜人到中年染上了麻风病,治不好,他把希望寄托于丹药,结果服用丹药中毒,面貌近乎毁容,身体逐渐瘫痪。在床上卧病十多年,每当季节变化的时候,卢照邻会让家人把自己从房间里抬出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这时候,他就在想这些问题:卢照邻学问渊博,精通儒释道,但没有一种哲学能够告诉他答案。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最终选择投水而死。从他“寸步千里,咫尺山河”(每次挪一步仿佛是千里之遥)的身体状况来推测,很可能是无比艰难地爬到江边投入水中的。身体半残废的时候,卢照邻就早早地给自己挖好了墓穴,经常躺在里面等待死亡。日日等死,最终还是等不及了。人到中年,见过了许多绝望的脸,听过了许多失败者的悲歌,经历过了许多黑暗的时刻,我渐渐读懂了卢照邻。有时候我也在想那个问题:古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个世界,其实从来不需要我们任何人。一个人的悲欢,一个国家的兴亡,无数物种的灭绝,世界从不关心,也从不在乎。年轻时看iPhone的广告,关于甘地、毕加索、爱迪生、爱因斯坦、鲍勃·迪伦……那些改变了世界的人。只觉得热血沸腾。后来渐渐意识到,那样的精彩人生,也许与我们大多数人无关。世界其实是不太需要我们的,真正需要我们的,只有很少很少的一些人:家人、朋友、客户。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挣扎。只能像卢照邻那样,只要还活着,就该干嘛干嘛。诗人卢照邻要继续读书、写诗、坐在位于深山的院子里看季节变换。我们则要继续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还要经历许多难捱的时刻。当然,世界不需要我们,我们其实也不需要向世界证明什么。一代代诗人们在贫穷、病痛、绝望中写诗,那些诗可能并不是写给我们的。就像那些孤独的老年人每天去打麻将、跳广场舞,不是为了给任何人看,他们只是在过自己的生活。就算是一座孤岛,也没关系。也可以竭尽全力,活出生命的蓬勃。
参考文献:《唐才子传》《初唐四杰诗选》《新唐书》《旧唐书》
我的新书《人间真相:学校不会教的50件事》已经在微信读书上架。欢迎阅读,还可以参加赠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