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凯恩斯的著作和传记,只有一个感受:震惊。
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惊呆了。
这不止是我的感受,也是凯恩斯同时代的辩论对手们的感受。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他们在批评凯恩斯的时候,为何那么激动。
凯恩斯认为,整个古典经济学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没有重视“消费”。
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不都是消费吗?没有消费,何必生产;不能消费,谁愿生产?
没有“消费”的经济学,就像一出没有主角的戏,是那样的空洞乏味。
因为不重视“消费”,整个古典经济学才在经济危机面前,一筹莫展。
而解决经济危机的药方,就是两个字:消费。
凯恩斯举例说,假设我们把自己生活的城市重建一遍。增加一大堆漂亮的公园、体育设施、剧院……
首先,解决了失业问题;其次,给大家创造了幸福和便利;最后,大家更快乐了,整个社会又有了信心与活力。
“消费”这一针打下去,药到病除,经济危机,烟消云散。
我第一次读到凯恩斯的理论,感觉非常爽(虽然理性告诉我不对)。
重建城市的过程,不仅可以建造更漂亮的图书馆、剧院、科技馆、公园,还可以把我们每个人的家换成漂亮的大房子,把我们所有的家具都换成崭新时髦的、把我们的汽车、服装、日用品……全部更换一遍。
既可以创造无数就业机会,又可以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
想一想,都觉得激动人心。
这套简单、快乐的解决方案,却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学界的认同、政府的采纳,凯恩斯感到很生气。
(我小时候,建议一家人晚上一起喝可乐、吃蛋糕的想法得不到父母采纳时,也会很生气。)
明明对所有人都好的方案,却左右不讨好。古典派说他离经叛道,革命派说他隔靴搔痒。这让凯恩斯委屈且愤怒。
凯恩斯的解决方案,有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
凯恩斯给出的答案是:不重要。
无论是印钞,还是关税、债务……无所谓,甚至可以是:
“财政部用一些旧瓶子装满纸币,把它们埋在废弃的煤矿里,在上面堆满垃圾,让私人企业把纸币重新挖出来……反复进行这样的活动,社会的失业问题就解决了,而且社会的实际收入、资本财富也会比现在要多。当然,用建房子拆房子或者其他方式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他甚至建议美国和法国把自己的黄金储备分配给其他国家,促进国际贸易。
看到这些观点,你才能理解,那些批评凯恩斯的古典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为何那么激动。
他们很可能就像在看“一个脑子没有发育好的人”在胡说八道。
连凯恩斯的朋友,都觉得他已经走火入魔,写信劝他说:
“你一味地要求政府增加开支,好像预算问题几乎不值得考虑。你这样做的实际后果是让所有人,不管多么聪明和包容,都认为你已经彻底发疯了。”(《凯恩斯传》)
批评者的意思是,钱从哪里来,并非一个“不重要的问题”,而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凯恩斯的意思是,我们不要被这个问题束缚自己的想象力,以至于不敢行动。
重点是我们要发挥想象力来摆脱困境,钱不是问题,钱只不过是一堆纸片,一堆用处不大的金属。拯救世界的药方近在眼前,我们为什么要被金钱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东西所阻挡?
凯恩斯的观点,让我想起一些天才,比如乔布斯,比如姜文。他们都擅长提出一些“超越现实”的创意,然后自信且骄傲的问芸芸众生:
我为什么要受现实的约束?我有一个好的创意,然后去实现它,不就够了吗?
姜文就有一句名言:“什么叫预算?”
天才们“超越现实”的想法,注定会和“庸俗的现实”产生激烈冲突。
区别在于,乔布斯、姜文处理的是具体的产品和作品,凯恩斯处理的则是“经济危机”这个和所有人相关的宏大问题。
所以,这种冲突,也就更加激烈。
批评者们罗列了每一种搞钱方式会带来的风险,责备凯恩斯竟然连“提高关税”这种违背古典经济学常识的方法都提了出来。这就像一个数学家声称1+1=3一样,让同行们感到愤怒。
凯恩斯的思路则是:你们以为我不懂这些吗?你们以为我不知道自由市场的好处吗?你们以为我是在支持政府控制经济吗?你们这些蠢货,根本不懂我的心。
我是在处理最紧急的问题。一个人要死了,要不要马上治疗?有一个很好的药方,可能要承受一些风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难道就不治了?
如果放任经济危机下高失业带来的革命风险,大家都玩完,你们捍卫的那套古典理论,你们维护的自由市场,又有什么意义?还不是灰飞烟灭。
理解了凯恩斯的想法,才能理解凯恩斯内心的委屈。
凯恩斯不止是一个理论家,还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在经济危机的年代,大部分人选择了退缩和躺平,凯恩斯则在购买土地、经营农庄、投资养猪场、建设剧院,享受田园生活和艺术。
他想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行动,战胜经济危机带来的悲观思潮;更想用自己的理论,拯救摇摇欲坠的现代文明。
凯恩斯的药方,到底有没有用?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到底是解决了经济危机,还是延长了经济危机?
无数人已经争论了近百年,这里没必要赘论。
我是凯恩斯的反对者,但我并不讨厌他。相反,我有点喜欢他的那种天真。
他的政治观点和经济观点一样著名,那就是一战结束后要求战胜国减少德国的赔款,甚至出钱去救济德国,避免下一次世界大战的风险。
(他可能没想过自己的观点有没有可行性,无数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同胞们会不会把他视为国贼。)
我从小喜欢看童话,小学时就读完了安徒生、格林、王尔德、豪夫这些人的童话全集。
当我读凯恩斯在经济危机中重建一座美丽城市的幻想时,也像是在听一个浪漫的童话。
这个世界最让人惊奇的地方在于,那些最具童话色彩的宏大理想,竟然得到了一次次实践。
不管是几千年来各式各样的乌托邦,还是凯恩斯主义。甚至你去旅行的时候会发现,那些辉煌的教堂、寺院、壁画、宫殿,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力,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
凯恩斯主义的那幅蓝图是如此亲切,让我仿佛又一次进入了小时候的童话世界。
近百年来,每一次,面对经济困境时,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们总是很有想象力,总是在呼吁多发个几万亿。
其实,我们还可以更有想象力,我们可以全世界团结起来,给每个人发一亿,我们可以让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快乐消费。
我们可以把所有旧的都换成新的,我们可以把整个地球都重建一遍。
我们可以修复所有的废墟与荒凉,我们可以救济所有的贫困与绝望,我们可以创造无穷无尽的就业,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家园和整个地球,重新打造成一个幸福浪漫的童话世界。
就像凯恩斯说的,这样做,既可以创造就业,又可以解决经济危机,还可以让大家走出悲观,重建信心,充满活力的享受幸福生活。
我很喜欢这个浪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