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还原
“不配得感”这一心理问题的根源可追溯到家庭教育和儿时的一些不愉快经历。比如,家长包办孩子的个人事务,导致孩子缺乏自主尝试的机会,形成“我不会”的低价值感;家长的严格要求和频繁的比较、批评,让孩子在“我不好”的心理阴影下怀疑自我;家长通过诉苦或挖苦的方式表达经济压力或不满情绪,使孩子认为自己的需求是一种负担,产生羞耻感和愧疚感,深感“我不配”。这些负面因素相互交织,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引导孩子走出这一心理困境,重拾“配得感”呢?
常聊梦想,激发内在驱动力
在我与众多中小学生的咨询经历中,我发现,当问及“你有梦想吗?长大后想做什么?”时,很多受抑郁症和空心病困扰的孩子往往说没有,或者说曾经有过但已被摧毁。其实,梦想是属于孩子的宝藏,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梦想。比如,当一个孩子看到交警英姿飒爽的样子,他可能会憧憬自己有一天也能穿上警服,神气十足地指挥交通;当一个孩子欣赏舞蹈表演时,她可能会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翩翩起舞……帮助孩子找到梦想是点燃孩子奋斗激情的途径。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经常和孩子聊聊梦想,听他们讲述长大了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当然,谈梦想不仅限于中小学生,幼儿园的孩子同样需要这样的引导。
有一次,我给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播放了心理短片《向日葵的梦想》,然后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梦想。调皮的杭杭说他想成为一名面包师,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制作各式各样的糕点;内向的小杰说他想成为一名建筑师,要把乡下奶奶的房子建得漂漂亮亮的;还有的孩子说想当一名篮球教练,教很多小朋友打篮球。孩子们谈及梦想时,眼睛都是闪亮的,内心充满了价值感和幸福感。我认真记录了每个孩子的梦想,并与家长分享,要求家长尊重他们的梦想,激励孩子们追逐梦想。现在,这批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有的孩子还在坚守自己的梦想,有的孩子有了新的梦想。因为心中有梦,这批孩子充满自信,积极上进。
当然,孩子的梦想可能天马行空,甚至让家长觉得不切实际。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梦想正是他们奋发向前的力量源泉。我们都应该成为孩子梦想的守护者,为他们的追梦之路保驾护航。
负面事件,接纳情绪为先
孩子的成长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比赛输了、考试没考好、班干部竞选没选上都时常发生。如果父母一味地批评,那这些负面事件就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消极认知——“我很笨”“我不行”“我没用”“我不配”等。这样的认知一旦固化,孩子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不敢再去尝试或争取。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对负面事件的策略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或家长要平复自己的情绪,不要一味指责或批评。其次,关注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一句“我知道你输了心里很难过”就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在言语安慰的同时,不妨辅以温柔的肢体接触,如摸头、拉手或拥抱。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是被爱着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这种积极的认知将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挫折,不被负面情绪束缚。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就时,他们会肯定自己,坦然地接受外界的赞扬和帮助,内心充满“配得感”。
当然,接纳孩子的情绪并非易事,这要求教师和家长不断学习,提升自我,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共情力,陪伴孩子应对成长的挑战。
平衡优缺点,树立积极信念
人有缺点,也有优点,而有的孩子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无法接纳全部的自己。于是,我采用“信念平衡法”帮助他们打破非黑即白、追求完美的限制性信念,建立积极信念,提升自我价值感。
第一步
让孩子写出自己的缺点或自己不能接受的一面。比如肥胖、胆小、愚笨、自卑等。
第二步
针对每个缺点,写出对应的积极词汇。比如,胆小—勇敢、愚笨—聪明、自卑—自信等。
第三步
让孩子对自己念出平衡句:“我可以拥有XX的一面,也可以拥有XX的一面,我可以同时拥有两者,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可重复念几次,让孩子巩固认知。
第三步
让孩子对自己念出平衡句:“我可以拥有XX的一面,也可以拥有XX的一面,我可以同时拥有两者,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可重复念几次,让孩子巩固认知。
第四步
把“我”变成“你”,教师或家长对着孩子念出平衡句:“你可以拥有XX的一面,你也可以也拥有XX的一面,你可以同时拥有两者,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重复念几次。
通过以上步骤,孩子能够逐渐摒弃原有的消极信念,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此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较好,不仅适用于儿童,而且同样适用于青少年和成年人。
比如,媛媛因演讲比赛忘词而没能获奖,她很挫败,哭着不想上学。于是,我引导她用以上方法调节。第一步,写出自己的缺点或不能接受的一面,她写下“失败”和“出丑”两个词。第二步,写出对应的积极词汇,她写下“失败—成功”“出丑—争光”。第三步,引导她反复念出平衡句。媛媛说:“我可以拥有失败的一面,我也可以拥有成功的一面,我可以同时拥有两者,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当她念完“我可以拥有出丑的一面,我也可以拥有争光的一面,我可以同时拥有两者,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时,情绪反应非常强烈,我让她又念了两遍才开始第四步介入。我拉着她的手,看着她说:“你可以拥有出丑的一面,你也可以拥有争光的一面,你可以同时拥有两者,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当我念第二遍时,媛媛哭了。过了好一会儿,她擦干眼泪笑着说:“我现在感觉好轻松!没问题了!”
原来,媛媛真正不能接受的是班级荣誉砸到她手上了,内心充满羞愧和内疚。“信念平衡法”的练习帮助她打破消极的限制性信念,接纳不完美的自己,重拾积极信念。最后,我还留了一个问题给她:“今后你再参加比赛,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我想引导她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实现自我成长。
资格感练习,增强自信心
时常对自己说:“我有资格。”
比如,有一个孩子想当队长,但总是没有勇气和信心,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将手掌放在胸口,让孩子不停地对自己说:“我有资格当队长,我有资格当队长……”当孩子说够了,教师可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并肯定地说:“是的,你有资格当队长。”这样的练习,能够帮助孩子巩固“我值得拥有”的信念,增强自信。
5句话练习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信,教师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练习以下5句话:“我有资格,我有能力,我爸爸允许我,我妈妈允许我,我自己允许我”。
例如,大班的小煜很爱下棋,可每次输了就接受不了。于是,我让他用以上句式对自己大声说:“我有资格输,我有能力输,我爸爸允许我输,我妈妈允许我输,我自己允许我输。”连喊两遍后,他哭了,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原来,从小父母就拿他和表弟比,画画、搭积木,哪怕吃饭都要夸表弟好,这让小煜很没自信,不能坦然面对输赢。我拥抱了小煜,引导他将“输”字换成“赢”字,继续对自己大声喊:“我有资格赢,我有能力赢……”大喊几遍后,小煜笑了。此后,他下棋时更加从容,输了也不在意,不再是那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孩子了。
“配得感”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值得拥有”的信念下茁壮成长,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情绪行为问题的剖析及解决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Fjxczx22-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原文标题:我值得拥有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实验幼儿园
本文刊发于《新班主任》2024年9月刊
扫码关注“致敬班主任”
编辑部邮箱
刘玉琴 444871477@qq.com
陈建军 965355285@qq.com
何欣容 11374960@qq.com
魏萌 736387691@qq.com
运营丨湖北长江教育传媒集团全媒体中心
排版丨吴振宇
审核丨张 芸 张 弛
监制丨张 勤 熊国伟
欢迎订阅
《新班主任》邮发代号:38-907
全年定价:156元
营销热线:027-87153318
编辑部:027-87156950
阅读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