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班主任丨简婵玉:用心感知,让教育更温暖

教育   2024-11-11 08:59   湖北  



入选教育部2023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名单、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第八届“新锐班主任”、利川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众多荣誉称号,都抵不过学生口中一声“玉儿老师”在简婵玉心中的分量。


“有了孩子后,我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不一样了,尤其对教育、对生命的感悟,更加细腻了。或者说,我变得更加有感知力了。比如,以前学生叫我‘玉儿老师’,我只觉得理所当然,现在,我觉得这是学生对我的信任和依赖。后来,我慢慢地将我的很多想法、做法都归到‘感知力’这个框框里,我发现,是可以的。”


“用心感知”,是简婵玉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对学生的期许。


看见学生的闪光点

简婵玉经历过一段艰辛的求子之路。当女儿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简婵玉深刻地体会到,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因此,她珍视与每一个孩子的相遇,敬畏生命,敬畏学生。


如何敬畏学生?简婵玉有自己的理解:“敬畏首先要感知,要感知生命的点点滴滴。如何感知?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就是要看见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再将闪光点放大。”


“看见”,不仅要用眼,更要用心。


一方面,除了学习,简婵玉更加关注学生在品行、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闪光点。比如,学生在跑道上摔倒后爬起来继续奔跑,简婵玉看到了“坚持”;学生见到老师后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简婵玉看到了“礼貌”;学生放学后自愿留下打扫卫生,简婵玉看到了“责任”;等等。另一方面,“看见”不是终点,“放大”并持续强化,最终形成内在品质才是目的。


落实在班级管理上,就是“今日感动小故事一则”和班级颁奖活动。


每天午休前5分钟,简婵玉会把自己看到的“闪光一刻”与学生分享。比如,“本周末晨读,浩浩因故未能准时参加,晨读结束后,他一个人在会议室里读了40分钟!”“课间10分钟,我看到小宇的鞋带散了,正准备提醒,小辰也发现了,他立马蹲下来帮小宇系好鞋带。”分享完毕,简婵玉会把事情写下来,并配上照片发在家长群里。


在“今日感动小故事一则”活动中,孩子们发现,自己身上原来有这么多闪光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并有意识地在日常言行中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分享感动小故事的人不再只是简婵玉一个人,而是全班同学。


放大闪光点,简婵玉还有“招数”。


她定期举行班级颁奖活动,奖项五花八门,用学生的话说,就是“没有什么奖项是玉儿老师想不到的”。为了突出仪式感,简婵玉每次都会提前预约学校的报告厅,郑重地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和小奖品,邀请他们上台发表获奖感言并合影留念。


小诚性格内向,极少参加班级活动。自从班级实施了“一人一岗”制度后,他负责关灯,每天认真履行职责,班级从来没有因为关灯被学校批评过。有一次,同学们都回宿舍睡觉了,小帅要去教室取东西。小诚千叮咛万嘱咐,要小帅离开时记得关灯。当小帅快走出宿舍楼时,小诚竟然追上来,不放心地说:“算了,我还是跟你一起去吧。不亲自关灯,我怕是要失眠。”


这件事是小帅在推选小诚为“最佳奉献奖”候选人时说的。后来,小诚对简婵玉说,那是他从小到大获得的第一张奖状,他一定会好好保存。获奖后,小诚不再像之前那样胆怯,经常主动参与班级活动。







“感知力,就是对细节的感知,对自身价值的感知,对幸福的感知等,有感知力的人才是一个鲜活的人。我希望我的学生就是这样活泼泼的人。”简婵玉如是说。







透过现象看本质

“感知力就是透过细小的表象看到事情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教育的影响力。”简婵玉说。


学生犯错,简婵玉不会轻易惩罚,而是深入分析行为背后的缘由,力求找到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策略。


买卖零食的风潮在年级中蔓延,简婵玉的班级也受到了波及。小辰以2元一包的价格购进辣条,再以5元一包的价格卖出。面对这一情况,简婵玉犯难了:处罚、训诫他吗?可是心中又为小辰的“商业头脑”点赞。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一场“商业投资与经营风险评估”班会应运而生。


简婵玉邀请小辰上台,详细汇报他买卖辣条的原因。小辰条理清晰地列出了几大理由:


1.全校4000多名学生,需求量大。

2.货源有限,独家经营。

3.现金充足,方便交易。

4.利润大,投资小。



同学们拍案叫绝。简婵玉面带微笑地说:“你很有财商,但现在,你的处境如何呢?”


小辰无奈地答道:“不是被举报了嘛!被你抓住了呀!”


简婵玉温和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我,而在于你。你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小辰十分疑惑。


简婵玉解释:“所谓风险评估,就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提前思考可能遇到的问题、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以及风险应对策略。比如,被老师发现的风险,以及被发现的后果。现在,请大家对小辰此次投资进行风险评估。”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违反校规,被学校抓住了会受处罚。”“万一货还在手里,又被抓了,货囤积了,生活费都没有了。”“万一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该如何收场?”同学们越说越起劲,小辰越听头低得越低。


最后,简婵玉总结:“做买卖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小辰的行为违反了校规,这说明他的规则意识还不够,这是他在风险评估中的最大盲点。”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小辰站在那里若有所思。简婵玉相信,这次班会不仅对小辰影响颇深,还能引领整个班级的孩子深入思考,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惩戒”。


小雨成绩优秀,但动不动就称病住院,每次住院都检查不出任何问题。一次出院后,小雨找简婵玉哭诉,坚持要休学。简婵玉问她原因,她也不说话,哭了好一阵,才断断续续挤出几个字:“他们……他们都叫我……叫我‘男人婆’!”


简婵玉正准备问“他们”是谁,但转念一想:“这个称号由来已久,以前也没见她为这个称号苦恼啊,这会不会是一个借口?小雨是不是隐瞒了真实的想法?”想到这里,简婵玉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和小雨闲聊,试图找到真相。


聊着聊着,简婵玉说:“小雨,你的成绩这么好,考重点高中绝对没问题,休学太可惜了!”谁知,这句话一下子触动了小雨的情绪,她号啕大哭,激动地说:“我考不上一中了!我觉得自己根本考不上一中!”简婵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小雨总是称病住院,是怕考不上理想的高中,没有信心才是问题的关键!


看到了问题的本质,简婵玉开始“对症下药”:请小雨当小助教;召开“夸夸你我他”班会,让学生自夸、互相夸,让小雨看到自己的优秀;举办一系列活动,让小雨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而不是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学习上。一番努力后,那个大大咧咧、活泼外向的小雨又回来了。


简婵玉认为,教育人不能“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要做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终达到“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所以,每当处理学生的“错误”时,简婵玉都会在心中“灵魂三问”:这件事背后是否另有隐情?我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吗?学生是否真正从这次经历中获得了成长?


在实践中感知

简婵玉说:“所谓感同身受,就是只有亲身感受了,才能体会。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去孩子的世界走一走,才能更好地感知他们的想法和做法。”


上《秋天的怀念》一文时,当简婵玉深情地读到“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时,向来比较内向的小鹏突然举起手,激动且带着哭腔说:“玉儿老师,可以不讲这一课吗?”同学们一脸诧异地望着他,简婵玉也停止讲课,先让孩子们自学。


课后,简婵玉问小鹏为什么,小鹏只是沉默。简婵玉想,小鹏虽然性格内向,但平时遵规守纪,为什么这次反应如此激烈?她决定去家访。周末,简婵玉来到了小鹏家,奶奶支走小鹏,悄悄地说:“小鹏5岁时,他妈妈从二楼的窗户上摔了下来,抬去医院时还在吐血,后来就这样走了。”


简婵玉顿时明白了。在返校路上,简婵玉反思:我该如何帮助小鹏健康成长?班上50多名同学还有哪些情况我不了解?又该如何去了解?于是,简婵玉下定决心要将家访工作做得更加细致,走进学生的生活,去感知他们的真实需求。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零碎时间家访,如每个星期五下午的堵车时段,到住在学校周边的学生家里家访;周末,趁女儿上画画课的间隙,提前联系附近家长家访。每次家访后,简婵玉会及时将所获信息整理成文字,以便日后参考。在带上一届学生的3年中,简婵玉家访150多次,与家长交流200多个小时,写家访日志、反思近20万字。


在实践中感知,简婵玉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感知别人的好,是感知力的重要部分。简婵玉善于抓住每一个机会,引导学生去感知周围的美好与善意。


学生生日,简婵玉会送他一瓶牛奶、一个苹果,让他感到自己被爱着;教师节,简婵玉会引导学生给科任教师传“小纸条”——纸条上画一个笑脸或者一句暖心的话,让学生学会感恩;运动会,家长忙前忙后,简婵玉在家长群发了一篇长达800余字的感谢文,还叮嘱学生回家夸夸自己的父母,道一声“辛苦了”。


简婵玉还发起了“我为母校做点啥”感恩活动。她鼓励学生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探索既富有创意又贴近实际的感恩方式。


同学们纷纷发言。“捡垃圾,美化校园环境?”“写一首诗?”语文科代表突然说:“玉儿老师不是还要当班主任吗?我们每个人给学弟学妹捐一本名著,存在我们的班级书吧,一届一届传下去!”


“这个好!”简婵玉拍手叫绝,“怎么捐?如何体现书籍与你我的关联?”


一番讨论后,同学们决定捐出家里的旧书,并在书的扉页写下对学弟学妹的寄语,落款写上自己是哪一级哪个班的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心去感受自己与母校之间的深厚情感,更加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感知力自然提升了。


培养学生的感知力,让他们拥有“看到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这是简婵玉想要教给学生,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


教师的感知力包含了对教育目的、本质以及生命意义的全面领悟,也包含了对自我身份和价值追求的深刻洞察。一位有感知力的教师既不会“内卷”,也不会“躺平”,而是会构建出强大的精神世界,也会将学生培养得活泼、坚韧。这就是简婵玉的教育理想,也是让教育更温暖的关键。(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本文刊发于《新班主任》2024年11月刊








扫码关注“致敬班主任”


  编辑部邮箱 

刘玉琴  444871477@qq.com 

陈建军  965355285@qq.com

何欣容  11374960@qq.com 

魏萌  736387691@qq.com


运营丨湖北长江教育传媒集团全媒体中心

通讯员丨陈宗好

排版丨吴振宇

审核丨张    芸     张    弛

监制丨张    勤     熊国伟


欢迎订阅


《新班主任》邮发代号:38-907

全年定价:156元

营销热线:027-87153318

编辑部:027-87156950

阅读电子刊


致敬班主任
《新班主任》官方公众号——让您的班级焕然一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