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育人故事是班主任深入研究学生的重要渠道,是深刻反思自我的关键抓手,是深化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班主任讲述育人故事的过程,其实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梳理和提炼经验的过程。班主任创造优秀的育人故事有三个重要环节:选好主题、写好文本、讲好作品。
选好育人故事主题
育人故事的主题是育人故事的灵魂和中心,选好育人故事主题需要把握3个原则,抓住4个来源。
把握3个原则
方向性原则
育人故事首先是一篇文章,立意好,文章才有深意,读起来才让人回味。更进一步说,育人故事不仅是一篇文章,还是一种载体,承载着一名班主任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初心、情怀、智慧、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略等。因此,班主任在创作育人故事时,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初心情怀为坐标:聚焦立德树人,明确育人方向;展示教育初心,体现师者情怀;表达育人见解,分享育人智慧。
独特性原则
农人种地讲究因地制宜,比如“山岭薄地栽地瓜,高粱丰收在涝洼”“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同样,班主任在选取育人故事主题时也要聚焦自我本色,强化自我底色,突出自我特色,呈现自我亮色。这就要求班主任立足日常班级管理实践,聚焦教育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去发现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育人故事。
真实性原则
班主任撰写的育人故事必须是真人真事,必须有真情实感,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写真故事、真问题、真感受,才能赢得读者的共鸣和认同,才能感动人、打动人、触动人。众所周知,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班主任体验更多的还是一种由衷的艰难——常常在屡战屡败中节节败退,也在屡败屡战中激流勇进。育人故事不见得总要以大团圆来结尾,即使是没有成功的教育案例,只要教师用真情、真心写下来,也会对自己和他人有所帮助和启迪。
抓住4个来源
从学生中来
陶行知先生提出“向学生学习”的教育思想,倡导师生相互学习。从教师成长的角度来看,教师向学生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教师只有向学生学习,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注视下,优点与缺陷、成功与失误、精彩与暗淡、高尚与庸俗都躲不过几十双明亮的眼睛。班主任要善于抓住学生评价和反馈中的信息,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和反思自身的优劣和得失,探寻有价值的育人故事主题。
从反思中来
带着思考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是优秀教师的特质。班主任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上课、谈心、批评、表扬、开展活动、接待家长、处理突发事件。这一切都是反思的对象,也是育人故事主题的来源。比如,对教育失误的反思,要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契机和教育素材;对教育实验的反思,要以科学的眼光剖析、验证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教育行为的反思,要深入琢磨和研究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每一个蕴含教育因素的细节;等等。这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正是班主任成长必不可少的素养。
从阅读中来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有阅读习惯的教师,必然心态从容、思维活跃;反之,不读书的教师往往视野狭窄、思维局限。教育类期刊和杂志、教育经典著作、文史读物、学生读物、教育教学名师专著等,都是值得教师经常浏览和阅读的书籍。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教师通过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智慧。
从同行中来
向国内名师学习,特别是深入研究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教育教学案例。同时,向身边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不仅是听他们的课,还要观察他们是如何与学生打交道的,包括沟通的方式、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等。往往从这些不经意的点滴之处,我们能够取到宝贵的“真经”。
写好育人故事文本
育人故事主题确立后,如何把握故事的关键部分?应该着重描写哪些内容?如何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怎样写才能让人耳目一新?这都是教师在动笔前要深入思考的。
标题要新颖
标题是故事的“门面”,要兼具吸引力与深意。一个鲜明而富有内涵的标题,就像菜肴中的调味,能立刻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值得细细品味、深思。
过程要清晰
撰写育人故事,要采用合适的叙事方式,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回答好4个问题。一是呈现故事情境,回答事件是什么;二是揭示故事问题,回答关键在哪里;三是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回答可以怎么做;四是反思行为依据,回答为什么这么做。过程要力求完整,涵盖学情分析、问题诊断、策略选取、方法运用、困难突破及结果呈现等各个方面。
细节要生动
一篇好的育人故事作品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细节描写是关键。一方面,要着重描写主人公的形象,用典型特征唤起读者的想象,用生动的细节增加故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回眸。另一方面,在关键情节上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而在非关键部分则简洁明了,这样的反差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反思要深刻
育人故事不能停留在以情动人的感性层面,也不能停留在工作经验总结层面,故事中还要融入理性思考。一篇好的育人故事能够表达一种教育观点,阐明一种教育理念,引发人的思考。也就是说,故事不仅要生动、有感染力;还要有反思、有感悟,上升到育人理念层面;还要有创新、有见地,具有新颖的育人见解。写的时候,教师要不断反思: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合理吗?还有更合理、更温暖、更有效的做法吗?力求让读者阅读后眼前一亮,意识到问题原来还可以这样解决。
处理好3个关系
故事和道理的关系
撰写育人故事的过程就是教师对自己亲历的教育生活进行反思、寻求意义的过程。一方面,好的教育故事要蕴含一定的教育道理,要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育人故事中渗透的契机教育、延迟满足教育、多维度评价、适时适度奖励等教育道理和育人理念,都让人印象深刻。故事如果缺少教育理念和观点,也就没了灵魂。另一方面,育人故事又不能只讲大道理,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故事的矛盾冲突与生动描写,这样会使故事枯燥乏味,难以吸引读者。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用线性思维将教育结果简单地归因。在一些班主任的育人故事中,学生之前是什么样、之后成了什么样,前后转变描述得比较清晰,但对这种变化的归因,阐释得过于简单。比如,一次谈话、一次表扬、一个特别的关注就让学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情况了。真实的教育过程十分复杂,作者需要更充分地阐述和反思:具体实施了哪些措施?学生的进步在多大程度上是这些措施作用的结果?如何体现?等等。
情感与智慧的关系
育人故事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班主任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慢慢讲述,可以在校园的不同场所侃侃而谈,可以在PPT前声情并茂地讲述,还可以是一部精心策划的微电影。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其核心都在于展现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与教育艺术。要注意的是,有的班主任在讲述育人故事时,过分强调情感渲染和故事情节,育人方法和育人智慧就略显单薄了。因此,在讲述中,教育策略与方法应当成为主角,而过于煽情的元素则应适当减少。这样,教育方法才更具有可操作性,教育故事才更值得借鉴,更能让人眼前一亮。
讲好育人故事作品
情景展现直观
讲述育人故事时,班主任要直观地展现情景,选取适合的拍摄视角和背景,尽可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精心制作PPT,突出故事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二是提供过程性材料,如照片、视频片段、与学生的谈话记录等,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三是根据故事的内容和讲述风格,添加合适的背景音乐,以提升听众的听觉体验。
形象塑造得体
着装要以正装为主,彰显大气,符合教师的身份和职业形象;眼神要充满朝气,一亮相就要传递出积极向上、活力满满的精神面貌,让听者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而非逼人的气势;动作上,简洁有力即可,不可夸张,也不可拖泥带水,展现出内敛的锋芒。
语言表述流畅
流畅、精练的语言会让听者感到舒适和愉悦。班主任不仅要熟记讲稿,还要反复揣摩,将之内化于心,尽量脱稿讲述。饱满的激情固然重要,但故事不是“吼”出来或“喊”出来的,班主任要根据故事情节的起伏控制语速、音调和停顿,以保持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引发听者的思考和共鸣。
情感流露真切
育人故事需要娓娓道来。在讲述过程中,班主任如果有太多表演成分,使用太多的技巧和激烈的语气,反倒会削弱故事。我们要注入真切的情感,这种情感源于班主任对当时育人过程及情景的真实体验和真情流露。只有真诚质朴的情感流露,才更容易打动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要讲好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的精彩故事,用积极的情感去激发学生心中真善美的种子,用教育智慧把身边的繁杂琐事变成教育的宝贵素材!
作者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文刊发于《新班主任》2024年9月刊
扫码关注“致敬班主任”
编辑部邮箱
刘玉琴 444871477@qq.com
陈建军 965355285@qq.com
何欣容 11374960@qq.com
魏萌 736387691@qq.com
运营丨湖北长江教育传媒集团全媒体中心
排版丨吴振宇
审核丨张 芸 张 弛
监制丨张 勤 熊国伟
欢迎订阅
《新班主任》邮发代号:38-907
全年定价:156元
营销热线:027-87153318
编辑部:027-87156950
阅读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