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睿,本科学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推崇“学数学就是学思维”。国家级课题主持人,佛山市微课评比专家,市、区级优秀教师,容桂街道名师。曾获得市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区级教师基本功比赛和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厅课例评比三等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区一等奖,先后在《江西教育》、《广东教育》、《中小学数学》、《小学教学研究》、《教师报》、《教育信息技术》等教育教学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附课件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HO-lx5CX9oXZwjCrleziA?pwd=9awa 提取码:9awa
1.复习课避免两个极端:面面俱到,把复习课上成一节新课;缺乏梳理,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2.复习课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怎么帮助学生知“新”?“运算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下的“数与运算”这一主题。本单元涉及的运算律主要包含: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学生在运算律的学习中归纳、总结形成运算模型,进而发展运算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以下两个学习痛点:2.学生难以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这导致他们在实际应用时会混淆。1.数学眼光:经历梳理运算律的过程,深入理解运算律的本质内涵(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数学思维:能根据算式的数字特点和符号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律灵活简算,深入体会简便计算的简便性和优越性,发展运算能力。3.数学语言:会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符号表征等方式表示运算律,发展符号意识和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运算律的意义,正确、灵活使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特点,灵活选择运算规律使计算简便。预设: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你能用别人听得懂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吗?![]()
![]()
5.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借助语言表征、图形表征、符号表征等方式,从形式模仿转向加深对运算律意义的理解。】1.提问: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5种运算律,那我们学习运算律有什么用呢?(预设:让计算更简便)2.出示练习1:任选1道题,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投影学生答案,追问:你为什么选择18+73+82?再追问:为什么不选择18×73×82?预设:在使用运算律简算时,不仅要观察算式的数字特点,还要观察符号特点。![]()
5.微课补充小结:乘法分配律最特殊,有两种不同的符号,其他运算律都只有一种运算符号(+或×)【设计意图:通过精心设计的题目,自然过渡到让学生沟通运算律之间的联系,找出运算律的符号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火眼金睛游戏,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简便运算的解题关键学会观察算式的数字特点以及符号特点,学会灵活选择合适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脑洞大开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隐藏的数字”,进一步体会凑整法,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王阿姨准备到超市批发清单中的商品,她卡上有1500元,够吗?![]()
【设计意图:把运算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真实学情出发,力求探寻解决学生的学习痛点及障碍点。2.采用多元表征运算律,在对比中探寻运算律的符号特点,加深对运算律本质的理解,扫除学习障碍。3.课堂评价贯穿课堂始终,尝试课堂评价与课堂小结相结合,体现“教学评”一致性。4.结构化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将单元内知识网格化,系统化,便于学生的知识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