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余生杂谈第261篇原创日更文章
如果你深受拖延症的困扰,总是事到临头才去做,这可就麻烦了。
为什么?
其实内心深处,你特别希望把事情做好,可总是抱着一种
侥幸心理。
觉得还有时间呢,今天就再放松放松自己吧,明天再开始改变也不迟。就这样,一拖再拖,拖到自己满心焦虑,最后陷入自我厌恶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多有拖延症的人都有
完美主义倾向。
他们希望自己做的每件事、完成的每项任务都是完美无缺的,要符合所有人的期待。这就使得他们在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对不完美和失败产生了极大的恐惧。这种恐惧让他们无法理性地认识自己的真实能力和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所以真正要做事的时候,就容易犹豫不决,一直拖到最后一刻才行动。
也许你已经察觉到自己在拖延了,可是脑子里全是恐慌和焦虑,身体就像被定住了一样,拒绝行动。拖延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耽误事情,而是会让你逐渐丧失信心。
'
怎么办?
心理学上有个行为一致性理论很值得借鉴。
比如说早上闹钟响了,你躺在床上的时候,大脑会接收到身体很困的信号,所以就会继续赖床。但是当你真正从床上起来,离开床这个舒适区,你可能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困。
不想学习的时候,强制自己在书桌前坐几分钟,你会惊喜地发现很快就能进入学习状态。这是因为这种学习的行为动作会让大脑意识到你是想要学习的。
这就是行为一致性,也就是我们的想法会影响行为,同时行为也会影响想法。所以当你想要拖延的时候,只要开个头,后面就会顺利很多。
内驱力是一种源于内心深处驱使我们积极主动做一件事的原动力,它是基于我们对这件事情本身的需求,而不是对结果的期待。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是被外驱力驱使的,那就会把“我想要”变成“我应该要”。很多文化都强调结果至上,过程不重要。但实际上,如果过程很糟糕,就很难得到好的结果。
就像运动的时候,如果过程很痛苦,那你想通过运动得到的好处往往就实现不了,因为你很容易就拖延、放弃。
我们应该把注意力从结果转移到过程当中,不断优化过程体验,让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开心和满足,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做事的动力源泉。
(全文完)
(微信@hemuxinli1)
我是刘洪均,一名10年养成的心理咨询师,在这里会分享个人成长、心理咨询、睡眠相关的感悟与知识,这里不制造焦虑,若能有那么一刻能缓解你的焦虑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关注公众号 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