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一客 插画
我们永远是自由的,生活在缘分中,而非被关系束缚。
撰文 | 王嘉璐
编辑 | 沈佳音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铁三角”是经常出现的设定。从“哈利·波特”里的哈利、赫敏和罗恩,到《甄嬛传》里的甄嬛、沈眉庄和安陵容,再到《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些经典的三人行组合让我们常常误以为在友情里也存在稳固的三角形结构。
然而,即便是共同经历生死且性格与能力互补的哈利三人组也有产生分歧和争执的时候,罗恩曾因为自卑和嫉妒而短暂离开团队;甄嬛三人的关系也从一开始的不平衡逐渐演变为分裂和背叛;刘备三人在历史上的关系也更类似于君臣,刘备始终是作为领袖存在,关羽和张飞则自觉承担起效忠的角色,友谊的平衡是建立在明显的等级和角色差异上 的。
综艺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的《水煮“三结义”》对刘关张三人的友谊做了戏剧化处理。准备结为异姓兄弟的刘关张三人在桃园举行结拜仪式,刘备面对此情此景发表了一番“兄弟连心、其利断金”的高谈阔论,另外两兄弟却在商量祭品和香炉应该谁放在前、谁放在后。
“从刚开始你俩就不对劲,下跪动作都一样。你说他行,我说他就不行,怎么感觉你们两个关系更好呢?什么意思,串通好了孤立我是吧?”刘备伤心地说。
“没有啊……”
伴随着关羽和张飞两兄弟频频摆出标志性的扶脑袋摇头姿势,观众哄堂大笑,然而笑声背后却折射出一个现实——三个人的友谊有时真的过于拥挤。
“铁三角”为什么难以保持平衡?
在群体动力学中,群体的规模对于群体的关系和互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指出,两人组是最小的社会群体,它的亲密性和稳定性源自两个人之间的直接关系。两个人往往能够更快地达成共识。
然而,当第三个人加入时,群体动态就会显著改变。三人组相比两人组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即使一个人离开,剩下的两个人仍然可以维持关系。三人组在表面上似乎更加稳定,但事实上,这种群体往往更难维系。原因在于,三人组中有三种不同的关系模式:甲与乙,甲与丙,乙与丙。任何两个人都可能形成一种比另一个人更为紧密的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联盟效应”,即两人联合起来向第三人施压,影响其行为或决定。
比如,三位同学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刚开始,他们可能很高兴能商量一起学习的时间和策略,但很快问题就会浮现。两个同学可能会对第三位同学总是下午才开始学习有意见,甚至可能形成小联盟,把每次的学习小组活动安排在上午,从而将第三人排斥在外。这样,二人组就形成了一个更为稳定的结构,第三个人成为了这个团体中的“负担”。
随着群体人数的增加,群体的动态变化更加频繁,四人组中间就有六种关系。但是相较于三人组,较大的群体不容易因为个人的退出而瓦解,每个人对群体的影响力变小了。而在三人关系里,任何两个人形成更亲密的纽带,第三个人都会相当受挫。
三角形的确是一种刚性结构,特别是在几何学和工程学中,三角形因为其独特的形状是最稳定的多边形。刚性的意思是,给定三角形的边长后,形状就固定了,除非强行改变边长。三角形的这种稳定性使其成为建筑结构中常用的基本单元。
但是在友谊中并不存在构建三角形的绝佳条件。在三人友谊中,每个人与另外两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互动都可能有所不同。其中两个人之间可能更紧密或更频繁地交流,这就会导致友谊的平衡失调。
而且,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当发展至不同的人生阶段时,三角形中的每个人对朋友的需求会发生变化,一个顶点的移动会直接打破三角形原来的结构,再也无法复原。
在友情中感到嫉妒正常吗?
当我们身处三个人的友谊中时,我们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嫉妒心理。一篇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对近三千名受试者的友谊中的嫉妒情绪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虽然嫉妒在恋爱关系中被广泛关注,但在友谊中,它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一方发展了新的亲密关系时,另一方可能会觉得自己被“降级”了,关系不再那么亲密。高敏感的、低自尊的人更容易在友情中感到嫉妒,当看到自己的朋友有了新的朋友的时候,他们会下意识地自我否定,也否定这段友谊的价值。
其实,友谊中的嫉妒与其他情绪无异,并不意味着有什么可耻之处。心理学家保罗琳·叶格纳扎尔·佩克强调,嫉妒与愤怒、伤心等情绪一样,都是人类情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嫉妒背后的心理机制。正如佩克所说,“嫉妒其实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内心真正看重的东西”。
想象一下,你和最好的朋友一直感情深厚,几乎无话不谈。但最近你发现,朋友和另一个人走得越来越近,常常一起出去玩。你心里感到不安,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被冷落了。虽然表面上你不说什么,但心里的嫉妒情绪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嫉妒情绪其实是很正常的。它并不意味着你是小气的人,也不表示这段友谊即将结束。反而,它提醒你,这段友情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珍惜与朋友的独特联系,害怕失去这种亲密感。如果能正视自己的感受,坦诚地和朋友沟通,你可能会发现对方并不是故意疏远你。通过这种方式,嫉妒不再是破坏友谊的负面情绪,而成为了你维护和深化友谊的动力源。
南柯一客 插画
友谊的三个层级
外圈(弱联系):
这些人可能是偶尔见面的人,比如邻居、同事或兴趣小组的成员。虽然关系较为疏远,但这些“弱联系”对人的幸福感有正面影响,常常能够为生活增添一些温 暖。
中圈(普通朋友):
这类朋友通常通过共同的活动和兴趣建立联系。与他们的关系不需要深入的情感分析,更倾向于共享日常生活的快乐。这种友谊可以提供支持,但没有特别深的情感投入。
内圈(至交好友):
这些朋友是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达到最高水平。真正的友谊是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建立的,双方在共同的经历中得到了成长与支持。
Vista文曲星的幸福杂货铺
放下你的“友情脑”
友谊的本质在于看见与被看见和真实的交流。然而,许多人在处理友谊时,尤其是女性,常常被一种“友情脑”所困扰,即用过多的情感投入或竞争心理来维系或评估友谊。
在《友尽:探索现代友谊的潜能与边界》一书中,艾琳·福尔科纳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关于现代友谊的全新指南。
第一,先看见你自己。
正如前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所说:“与自己的友谊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它,你就无法与世界上的任何人做朋友。”我们的自我认知将直接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只有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朋友。
心理学家建议我们,可以试着平时经常直呼自己的大名与自己交谈来达成“自我抽离”的状态。如果你经常有负面情绪,可以试着给这些负面声音起外号,从而将它们驯服。比如你可以叫它“捣蛋小精灵”或者“批评家”。
在此基础上,你可以慢慢列出自己的界限。如果你认为自己不需要任何界限,那么不如这样想:就算是和真心喜欢的朋友待在一起,哪些事依然会让你不爽。在友谊中,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接受与不接受的标准,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朋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越界,比如欠钱不还或者回复你的消息很慢。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愤怒甚至绝交,而对另一些人而言,这些事情则无关紧要。
第二,识别你的朋友。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传播学教授杰弗里·霍尔发现,从认识一个人发展到普通朋友需要40个小时到60个小时,从普通朋友变成朋友需要80个小时到100个小时,而达到至交好友需要大约200个小时。
英国牛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罗宾·邓巴也指出,人类对于朋友的认知极限是150人左右。这就是你的朋友圈。确切地说,你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你不可能再容纳更多的人。你所认定的好友数量自然就更少了,约为50人。再上一级是你会与之探讨秘密或困难的人,大约有15人。到了顶点,你最亲密的朋友组成了一个大约5人的群体。
在当今社交媒体的作用下,“加好友”变成了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绝大部分“朋友”只是平躺在我们的列表中。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也没有能力拥有这么多朋友。
第三,主动修复你的友情或选择绝 交。
如果你和某人维持着长期的友谊,不论这段友谊重要与否,冲突是一定会出现的。但不幸的是,许多人都在逃避问题,从而维持关系的和谐。这样的行为让你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你会隐隐地对这段关系感到不满或失望。这常常会引发被动攻击行为(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却表现得冷漠或恼怒。同样,这也不利于你的友谊。你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你的朋友也弄不清是哪里出了问题。在按照第一个步骤了解自己的感受之后,我们要学会及时地把感受坦诚地说出来,而不是被动地回应。
不过,尽管友谊需要双方的维系,但我们也应意识到,许多朋友只能陪伴我们走一段路。因此,重要的是从朋友身上“回收”安全感与情感寄托,不必执着于维持某段关系。我们永远是自由的,生活在缘分中,而非被关系束缚。
双十一活动来啦!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