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县城,做了三十余年网球梦

文摘   2024-10-02 20:30   内蒙古  


2023年10月13日,湖北京山,2023湖北“村网”开赛。(IC Photo 图)


这座小县城里,想打网球的心,开始在老干部群体里蠢蠢欲动了。


撰文 |   彭慧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网球女王郑钦文有一个冠军奖杯,是在湖北省一座小县城拿下的。


那是2012年的春天,10岁的郑钦文在湖北京山参加省青少年网球赛,夺得U10组女单冠军。这之后,她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冠军也拿到手软。


就在郑钦文夺冠后几个月,这座县城被中国网球协会授予“中国网球特色城市”称号,成为至今全国仅此一家的“中国网球之乡”。


之后十几年里,京山作为“中国网球之乡”,仅在湖北省内以及网球圈内享有知名度。它真正迎来破圈时刻,是在郑钦文巴黎奥运会夺冠之后。


冠军光环效应带来的“网球热”,很快延伸至这座小城。全国各地的网球爱好者、学生开始涌向京山。


到京山去

夏雯的儿子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为了防止电子产品成瘾,他从7岁开始学习网球。今年8月,夏雯母子从深圳前往湖北,围绕武汉和京山,开启了一趟网球研学之旅。


此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便是位于京山的湖北省网球学校。这是一所“省校县办”学校,兼顾文化课教学与专业网球训练,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公办专业网球学校。2018年建校以来,学校向湖北省网球专业队和国家少年网球预备队输送了多位学员。


除了去省队和国家队,网球学校也开通了高中绿色升学通道,毕业后学生成绩达标可直升当地重点中学京山一中,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单招升入985、211高校。


朱定柱是湖北省网球学校副校长,他今年暑期前调岗到该校。新官上任,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扩招。据他介绍,此前学校每个年级1个班,每个班级30人左右。今年新校区建成,规模更大,原计划招生540人,实际招生460人。“我们录取时要求网球技术和文化课成绩并重,虽然有1000多人报名,但能达到条件的比较少。”朱定柱说。


这给了家长试错的空间。很多学网球的孩子年龄不大,无法过早预判是否能走职业这条路,而在网球学校,学生的文化课不会被忽视,即便学生最终选择不走职业路线,也能及时掉头,参加中考和高考。


据朱定柱介绍,学校今年的扩招计划向京山以外的地区倾斜,除了湖北省内,更有来自北京、内蒙古、新疆、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的学生入读。目前,学校外地学生比例已经占到15%,其中年龄最小的才6岁,最大的14岁。


黄美涵的儿子便是其中之一。9月份正式上初三的他,原本在南京某俱乐部学习网球。这个暑假,黄美涵和丈夫一起到京山考察,结果发现,相比在南京私立俱乐部学球每月2.4万元的开销,湖北省网球学校学费一年才1.5万元~4万元。在详细了解学校基础设施、教学队伍、教练水平后,夫妻二人决定让儿子转校到京山。黄美涵考虑在京山长期陪读,并在当地租了房。


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朱定柱曾担心,学费太高会把学员家长吓跑,于是把1.5万元的特长班放在资料最前面,4万元的国际班往后放。结果,有些家长一来就指着最贵的国际班说:“我们就上这个。”

为什么是京山?

除了学生和家长,网球教练们也在往京山赶,寻找机会。


2024年8月3日,湖北武汉,郑钦文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数百师生见证郑钦文夺冠时刻。(IC Photo 图)

李正卿在某二线城市的私立俱乐部教了几年网球,看到湖北省网球学校的招聘信息,投了简历。6月初,他前往京山参加面试,在展示网球技术和教学水平之后,收到了网校的offer。


“算是上岸了。”李正卿回忆道,新冠疫情那几年,很多私立俱乐部没能撑下去,这给他敲响了警钟,开始寻找更稳定的平台。湖北省网球学校作为全国唯一的公办网球学校,有政府兜底,自然符合他的预期。


除此之外,据京山市官方数据,这座县城坐拥380余片标准网球场,网球爱好者10万余人,是全国每万人场地设施比和网球运动普及率最高的城市。这些网球场几乎免费向公众开放,部分场地只在部分时段收费20元/小时。


租住在京山市文峰公园旁的黄美涵介绍道,她每天下楼经过网球场时,都能看见有人在打球,不限男女、不分老少。


61岁的彭菊芳是土生土长的京山人,担任业余网球教练30多年,收费为800元20节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最近几年,彭菊芳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外地人来京山学球,除了从省会武汉来的,更不乏从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来的学员。


据彭菊芳介绍,除了中心城区,京山下辖的每个乡镇至少有三片网球场。


在很多人印象中,网球是一种很贵的“贵族”运动。在人口仅60余万、平均月薪三四千的县级市京山,网球为何有着野草般的生命力?


这一方面要得益于湖北省拥有百年网球运动的传统。据媒体报道,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网球就是湖北省联合运动会的项目,该省还率先开放女性参赛。20世纪60年代开始,几乎每10年,湖北网坛都会诞生一个行业领军人物,湖北选手也曾多次作为国家队主力参加重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大众熟知的李娜、郑钦文,还有余丽桥、郑洁等名将。


1986年,为安排退休老人的业余生活,当时的京山县政府拿出2万元资金支持老龄委开展网球运动。一年后,10位老年网球爱好者去武汉参加比赛,竟捧了一座冠军奖杯回来,其中一位便是彭菊芳任职的供电局老领导。


这座小县城里,想打网球的心,开始在老干部群体里蠢蠢欲动。一天,老领导给了彭菊芳一张图纸,让他请两个民工在单位门前空地上开凿网球场。作为奖励,领导送了他一把木拍子。那是京山的第一个网球场。


网球这项运动,在退休干部带动下,逐步从退下来的党政干部向在职干部等更多人群扩圈。等到京山几乎所有单位门前都有一块网球场后,企事业单位也开始兴建网球场,甚至还吸引外商投资。这些网球场全部对公众开放,也带动了网球在民间的兴盛。


如果说此前网球还只是机关单位职工的休闲运动,到了2004年,彭菊芳明显感到,网球开始在民间兴盛起来。


那一年,孙甜甜、李婷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网球女子双打冠军;郑洁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打进女单16强,成为第一位进入大满贯单打16强的中国选手。


明星运动员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几乎每一次中国网球运动员赢下突破性成绩,都会带动“网球热”。据澎湃新闻报道,以李娜为例,2014年,她第二次夺取大满贯赛事女单冠军,证明了中国人能拿到大满贯冠军绝非偶然,极大提升了国人对网球运动的热情。伴随着李娜退役,中国选手在国际网球赛事上的表现下滑,国内网球热一度也出现降温。直到郑钦文等人的再次崛起,中国网球诞生“下一个李娜”的前景越发光明。


当然,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地方经济模式变化很快,对一座县城来说,能持续对网球运动给予支持是很不容易的。据彭菊芳回忆,有几年,京山的领导来自外地,对网球运动不甚热衷,财政对网球的支持也不太够。退休的老领导便跑去苦口婆心地劝,比如人们投身网球运动,可以减缓老年疾病、节省医疗开支等。新任领导在考察中也注意到,网球在京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最终被说服。


据彭菊英回忆,为了争取“中国网球特色城市”称号,京山政府也大量拨款,兴建了一批网球场。2012年前后,要建一个标准网球场,造价大约需要40万元~50万元。后来,京山还规定,新建的机关单位、学校内都要配备网球场。


如今,有了名气,有了基础,京山只需要静静等待如李娜、郑钦文一般的冠军了。


“我们有个长远计划,争取2025年外地学生比例增加到20%,之后逐年增加,到2030年争取达到40%。”朱定柱介绍道,这样,网球学校的基础才会更深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京山自己的网球明星。”


(应受访者要求,夏雯、黄美涵、李正卿为化名。)

部分资料来源:

《时代周报》、新华社等

Sports

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哥本哈根8500多名被追踪调查了近25年的成年人中,与久坐不动的人相比,打网球与延长近10年寿命呈现相关性。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而京山当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4岁,高于湖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你去过吗?↓↓↓

看天下实验室
人生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实验 |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