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美研中心参与举办的讲座“民权与叙事:近年美国获奖非裔小说的跨界研究”于韬奋西文书局顺利举行,美研中心主任金衡山教授受邀主讲。讲座由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贾敏主持,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朱骅、华东理工大学教师武越与谈,现场听众近20名。
讲座伊始,金衡山教授枚举并简要介绍了近年获奖作品。如以《地下铁道》(The Underground Railroad)、《唱啊,未葬者,唱》(Sing, Unburied, Sing)、《尼科尔少年》(The Nickel Boys)、《好一本书》(Hell of A Book)为代表的非裔小说,以及《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喻的:美国社会中奴隶与种族主义根源的跨学科分析》(An Interdisciplinary Analysis of the Roots of Racism and Slavery in America)、《天生的标签:美国种族主义思想的历史》(Stamped from the Beginning: The Definitive History of Racist Ideas in America)、《道格拉斯传:自由的预言者》(Frederick Douglass: Prophet of Freedom)及《逝者复活:马尔科姆·艾克斯的一生》(The Dead Are Arising: The Life of Malcolm X)等一系列非虚构类非裔主题作品。
《地下铁道》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2016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17年普利策奖
《逝者复活:马尔科姆·艾克斯的一生》
(The Dead Are Arising: The Life of Malcolm X)
202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接着,金教授简要介绍了“叙事”的定义,将之视为关于某事件、某主题的文本,同时引入“跨界”的视角。“跨界”与“跨学科”略有不同,前者更以话题为导向,超越了文学与其他领域研究的界限。因此,以“跨界”的视角出发看待非裔主题作品构成的叙事,得以发现不同作品在背景与指涉上的共通点——民权问题。
金教授以前文列举的虚构作品为例,指出文本再现不堪回首的种族歧视历史、回应种族主义的返潮。与此同时,金教授也点明非裔文学在情节上相互致敬,呼应具体历史事件,因此形成的非裔文学话语。上述的部分非虚构作品试图解释种族主义起源及根深蒂固的原因,与“法案后无民权”的后种族主义话语形成对照,揭示肤色之线(color line)的顽固存在。
关于“民权”长久以来在主流话语中的立足点,金教授做如下解释。“民权运动”以“平等”、“自由”等关键词为基石,与主流话语走向一致,却也挑战着美国价值观在种族共存的背景下兑现的可能。讲座的最后重回叙述与文本叙事的技巧层面。虚构与非虚构非裔主题作品追忆历史,指向当下,援引情感打动读者,体现着“民权”话语及叙事在历史背景变化中的深入。
会后,贾敏老师与金衡山教授就非裔贫困问题的历史与当下展开讨论。美研中心研究生、现场听众及朱骅教授与两位老师就种族问题中的家庭与收养问题、融媒体时代的文本旅行、族裔文学外部书写的合法性等话题进行交流。武越老师就族裔文学受市场偏好限制而陷入的自身书写窘境进行分享。本次讲座内容充实,视角宽广,观众反响热烈,在场师生与观众都受益良多。
欢迎关注华东师大美研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2024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