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里提到商家的“产品报废计划”,比如:打印机墨盒的打印时长、纸张数量在出厂时就已设置,计数归零时就必须更换墨盒;苹果Ipod、Iphone等产品电池寿命为18个月,更换电池的价格和特殊的螺丝型号让人产生不如购买新机的念头......。
最早的有关产品报废计划的阴谋论是灯泡制造厂商联合制定的出厂标准,将原本可以使用2500小时压缩到1000小时。
今年8月,北京、广东等省市陆续出台对家电类商品的补贴政策。“以旧换新”的概念,是在培育消费者另一种追求,家电不是坏了才换,而是效能升级。
那么,对于商家来说,今年之后的以后年度,没有了政府补贴,怎样才能刺激消费者持续消费?可以肯定的是,会有厂家选择产品报废计划,只是希望被淘汰的商品可以循环利用。
02
制造焦虑是许多保健类产品营销的手段。比如,添加维生素的功能饮料、提前检查胆固醇升降的仪器、抽取人体血液提取的抗衰因子......
精明的医药企业和医疗器械厂家通过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就能轻松推出与之相匹配的药品,通过学术研讨会、行业展览等渠道迅速传播,赚取丰厚利润。
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非赢利性研究机构不定期地向民众普及人类健康的常识。比如,一般成年人在日常饮食均衡的情况下是不用补充维生素剂片的。
03
成年人在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同时,却又不断被“我想要!我马上、立刻就想要!”犹如掉进糖果罐里的的儿童心理所束缚,特别在双11、黑五时期绚烂夺目的网页上流连时。
各种满减券、免息分期诱饵铺天盖地。信用卡的出现,将原来现金支付时的囊中羞涩变得松弛无感,特别是在获得商品的一刻,只是轻轻点击支付按钮,当下消费冲动的惩罚将变成未来确定或不确定的循环噩梦。
透支是一种债务,也是一种可怕的消费习惯。不同于公司利用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进行经营生产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个人用于消费的债务只会给未来的自己留下需要弥补的窟窿。
04
在大数据这张隐形巨网下,有人理性地卸载了购物类APP,换成携带钱包现金消费。有多久没用过钱包了?完全拒绝电子支付,似乎很难。
科技时代,人人生活在政策、商家和数据包围的消费圈里,需要一款量身定制的软件,名字叫做“理性消费”。输入每月薪资、期望年终银行账户余额,三个副业收入来源,三个年度梦想支出,导入近三年衣食住行平均消费记录......, 就可以生成每月线上消费的数字上限。
无论成人,还是小孩,消费都得有节制。
2024年10月26日 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