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庄 | 《天地》一:君原于德而成于天

文摘   文化   2024-05-06 17:09   安徽  

元 曹知白





摘自"庄子网上书院"讲学稿

口述:连山先生

整理:学人



大家早上好!

今天端午节,我们正好开始讲《天地篇》,这跟端午也很相应。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里面还有个“端午门”。

端者正也,午是正阳,都是指人能够端拱执正。这是个值得我们端正身心的日子。天地是正南齐北的,都可以给我们提供一定的内省和感应的机会。

《天地》篇一共十五小节,比较长。我们都了解当代有一个研究庄子的大家叫陈鼓应,陈先生认为《天地》这一篇文字杂篡、义理不相关联。当代的学者大多是这样想的,原因不外乎是在庄子的三十三篇中郭象把《天地篇》归于杂篇。

“杂”这个字,有意无意地影响我们对文章的判断。务必要知道对于一个学人来讲,无论是内、是外、还是杂,无论是讲有序还是看起来视觉上的杂乱,它都是假象,那个本真的东西与我们视觉上的取向,不是完全相交集的。也就是说,看起来理顺的未必是顺,看起来杂乱的未必是乱。粗头乱服未必不是精致之人,油头粉脑未必就是高明,未必是洁净。

我们今天读书很喜欢参考各种资料,特别是白话文以来,我们有一种被预设了的对文言文的恐惧,总觉得那是文言文,我们要翻译成白话文看。更有一些想省事、想走捷径的人,直接看白话译文。当然为了迎合广大的消费者,书店也出了很多直接白话译文的这种书。不是绝对不能看,而是最好不要看。必须知道这世界没有捷径可走,所有想走捷径的人都会绕更大的弯路。绕弯路能绕回来的人,就算是有诚意的人了;更多的是绕不回来了,绕不回来还以为走了捷径。

《中庸》有“致曲”一章,曲和直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一个人一旦汲汲于求成,就会被所谓的成所蒙蔽,成不了就会作伪。坦然直面不急于求成,本身就是个清定的功夫,只有清定之人才能坦然直面。反之,一定会潜意识以求成、求功为有用,最后把自己带到一个坑里面。治学要不断地对峙自己各种形式所滋生的贪念,贪念不仅是能看出来的贪权、贪财、贪色,更有贪成功、贪见效快、贪利用,一动念我们就要有所觉知,欲速则不达。

元 曹知白


《天地》这一章大约十五个小节,显隐并用,可谓星辰闪烁,因是因非,互为一个机用。这种显隐,如阴阳,如道德,如天地。

所谓“天地”二字,并不是我们仰头所见的空间分割上的所谓的天地,天地本身就是一道德,就是一显隐而已。形而上者圆以通谓之天,形而下者方以智谓坤谓地。

我们先读第一段。《天地》这一章很多章节言语极为弘大有光,如诗之雅颂。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天地》的开篇极其宏大,文字都出于化境之中。我们注意不要把字看实了,现在象罔书院正在讲《道德经》。《道德经》对于八十一章熟悉的人,从头到底找不到世俗所理解的、所预想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所谓道德。我们如果基于对道德的预设去看道德经,就会找不到北。就像是《养生主》里面找不到世俗对于养生的预设和判断,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读书,我们感受到的这种让人莫名惊诧的东西正是一个门径。什么叫“为道日损”?就是一闻觉者之言,一下子就打穿了我们原来固执的自以为依据的认识。我们总是习惯给一些文辞做概念化的总结,一说道德马上就一套一套的,一说天地好像马上就有自己很明白地这样一个参照似的,好像没有谁不知道什么是天地似的。同样的词在大德先哲觉者那儿用的是了无痕迹的,我们一般是固化地在使用。

所谓“通于天者,道也;顺于地者,德也”;天地者,道德也。圣人在讲道德的时候,就是在讲天地,就是在讲化生万有的东西。我们在讲道德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框框,更多的是一种指责、对人的钳制。天地本来是讲通和顺的,讲道和德的。在世俗的层面上,天地也好,道德也好,都固化。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是什么让看起来无边无际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天地、万物殊形的天地,如此均化呢?这里面有体有用。天地和化均,本身就是共体的关系。

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宋儒们常说“理一分殊”,我们读书经常能读到所谓一能应万。天地、万物,既大且多,却化均治一,不因为多而杂,不因为大而有累积,各正性命,各安其安,这化均即是齐物论。宣茂公的《天地》开篇就有建议与《人间世》相参。所谓天地之事即是人间之事。庄子篇目中都可以互参,但是有些可能更加方便一些,链接更强一些。

元 曹知白


人卒虽众,其主君也。这三句“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人卒虽众”都在讲分和合,一和万,体和用的关系,不可以打成两截,所以用“虽”这个字来做链接,就像是道枢一样,它是个枢纽。“主君”也好,“治一”也好,“化均”也好,都是讲那个周行不怠、既有且无、同出异名谓之玄同的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这就是君原于德而成于天。

君原于德而成于天。“原”是本原,原于德即是成于天。《中庸》有“尊德性而道问学”,后世儒者居然因“尊德性”或者“道问学”衍生出不同的帮派,各执其说。其实圣人之发言用心必是叩两端的,因为言语一出必然是有刻露之弊。言是显,显就是刻露。他在不得已而言的时候,在哪说就在哪儿扫,扫就是把它要消掉。用了就消掉,其实就是无所得故,不敢居留。

下一章有“天道运而无所积”,惟有圣人不敢言之凿凿,言语只要用就会同时又反杀,“恩生于害,害生于恩”,他不会执着于言语的华美的,不会说我说的对,从来不会有这个念想。没有谁比自己还知道,所说的话是多么的不得已,多么的有漏洞。所以君子不会对言语做执著式地负责的。

夫子说“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也”。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言行不二的层面,看起来是对言语负责,实际上是对本性负责。它呈现出的相有时候是一样的,仿佛都是要注意讲真话,但是本质大有不同。所以君子讷于言,不得不慎言。这里“原于德”“成于天”,不要把它打成两截,所以道成德备不可以撕开看。

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即是成于天,成于天即是天德,天德就是原于德。这两句是互注,在讲那个本自具足的、人人皆有可能的生命状态。

宣茂公之所以建议大家《天地》可以跟《人间世》参,正是基于不要把天人打成两截来去看天地。《天地》开篇讲“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人卒虽众”,看起来是分讲,须臾没有离开人来讲,离开人讲一切都变成所谓外在的思辨,就会割裂。讲天地即是讲人,这是紧扣的。

《大学》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天子到庶人看起来各有其事,但无非都是修身。人在人世间分工可以是三百六十行,无论是物理化学、造车还是卖电脑,这看似千差万别的职业和行为归根结底都是人事,都与人有关。离开人单纯地去讲所谓的科技,科技就有可能走向害人,走向反人类这样不可收拾的局面去。





本文摘自庄子网上书院

讲学稿




先生介绍:

张真,号连山,蒙城移村白果人,客休宁白岳,师武隆萧中胤先生,泾县查济修立书院山长。


连山先生著作推荐



连山先生著作推荐



连山先生著作推荐



庄敬身心,庄严国土。托不得已以养中。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愚者张真愿与诸仁,炮庄发药,自事其心。


张真炮庄
庄敬身心,庄严国土。托不得已以养中。 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 愚者张真愿与诸仁,炮庄发药,自事其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