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kGo的诞生,既特别又不特别。
2019年,一家游戏公司找到谭亚幸,达成合作意向,一起探寻数字疗法的可能。同时,包括谭亚幸在内,项目组的所有人都是玩游戏长大的。从小,社会共识就告诉他们:“游戏这个东西,坏得很。”但他们的确从游戏中获得了知识、成长、能力,甚至是自我。所以他们不约而同地憋着一口气,想为游戏正名。
最开始,他们与客户一起开发了一款能够帮助老年人进行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筛查的小游戏。后来,又做了一个游戏化的应用程式——《快乐视界星球·视觉训练系统》,帮助12岁以下斜弱视儿童患者的康复,这款游戏获得了二类医疗器械证,是国内游戏行业首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资格认证的数字疗法产品。
相比于前两款注重医疗专业性的游戏,这一次的NeckGo完全面向C端——消费者。不需要专门安排场地和教练,只要有手机以及配套的AirPods、Apple Watch等辅助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动起来,保护颈椎。
其实做APP并不是谭亚幸的业务范围,但他觉得很自豪。一来,咨询公司很少自己下场,投资具体的业务。可见,NeckGo多么让人心动。二来,他们开玩笑说:“没想到,我们的PPT也有一天能变成真实的产品。”
咨询行业一直被戏称为“PPT重灾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以大量的数据分析为基础,把当下市场的情况以及项目的前景,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客户,由此来帮助他们决策投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PPT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话说回来,作为“PPT制造机”,谭亚幸真正从事的工作叫作“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
尽管目前,“可持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但在九年前谭亚幸开始创业的时候,这个词还只存在于宣传文章里。那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企业家,对商业战略有着非同一般的认知,但在可持续领域,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听到谭亚幸说出“可持续”这三个字,他们的第一直觉往往是:“你要劝我给环保组织捐钱吗?”
认知上的错位,是谭亚幸工作中最大的难点。
其实也难怪企业家们不信任这个新事物,任谁第一次听到“可持续发展和商业增长是可以同步进行的”,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就好像在说,你既要烧火取暖,又不产生呛鼻的烟味儿。鱼和熊掌,怎么能兼得呢?
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意味着既要顾及商业效益,又要抓住社会效益;意味着谭亚幸不仅要做商业分析,还得做社会议题的分析,比如气候、环境、贫困人口就业等等;意味着他得确保最终的战略既不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又能创造额外的经济价值。
相比于单纯的商业咨询,这项工作耗费的心力少说也有三五倍之多。唯一让人感到庆幸的是,谭亚幸手上有很多成功案例,这意味着,尽管难,但并不是不可能。
如何让老板们相信,这份鱼和熊掌能一起上桌呢?谭亚幸举了个例子:他就像个美食推介官,要给客户推荐一家餐厅。那么,他一定会选择主厨在任、状态最佳、餐厅氛围最好、食材品质最高的时候,带客户去体验。这样,等客户食髓知味,再告诉他,要想吃到这样的好东西,需要做什么。
这完美的一餐,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谭亚幸的工作,就是确保老板们这一次的“试用”尽可能完美。
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战略几乎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譬如全球变暖正在发生,但具体的数字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未来三年、五年、十年,全球平均气温是上升1℃、1.5℃、还是2.5℃?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数字层面微小的变化,然而在企业角度,则意味着真实的风险。
例如,某款产品的原材料是某植物的提取物,或是某种矿物,那么在温度上升1.5℃的情况下,植物产量减半,成本价格就会翻番;在温度上升2.5℃时,原材料矿物或者植物的产量就会发生变化,可能不再存在。
但如果能够提前预见到这样的气候变化趋势,企业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决策,“该转型的转型,该卖的卖,该投的投,而不是等到几年后问题真正发生了,再来问怎么办”。
帮助企业先一步识别到长期风险,并且率先施行转型举措,率先进入新的利润池,其中的经济收益是以亿为单位的。而在可持续战略咨询出现之前,大家对此一无所知。
谭亚幸指出,可持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出海业务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商业带来的可持续风险和价值是绕不过的话题。出海欧美,就一定会遇到当地的碳排放关税问题;出海南美、东南亚或是非洲,往往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教育、水源或是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很多时候,企业只注重商业战略,没有关注到可持续的问题,因此丢掉了很多业务——但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些项目为什么没成功。
此前,谭亚幸服务了一个客户。他想要出海博茨瓦纳,建厂做贸易。在找到谭亚幸之前,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和当地政府沟通,反复协商,都没成功。
谭亚幸给他揭开了这个商业项目背后更深的潜力。他问客户:除了赚钱,你还能做点什么?客户有点蒙:我做生意,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或许以前是这样的,但现在,商业已经不仅仅是经济效益了。谭亚幸提出,赚钱之外,企业的目的还可以是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提高当地人的平均收入,帮助发展当地的教育和医疗,在不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甚至增加环境效益。毫不夸张地说,当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再提出要建厂,对方简直要举双手欢迎你。
这就是共赢,就是可持续。
作为一家乙方咨询公司,要和谁合作,谭亚幸的MSC确实没有那么多选择。在大部分时候,只要客户的需求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内,并且涉及战略增长咨询——特别是与碳排放、循环经济、性别平等、劳工权利等社会议题相关,他们都能够提供专业支持。
本质上,谭亚幸能做的事情就是最简单的拆字组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但是,对谭亚幸来说,他是乙方,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领域有话语权的专业人士,他要做的不仅是提供服务,还要引导甲方提升认知、放大格局、做出更正确的决定。
有天,谭亚幸向一位企业家介绍,他有一个做文具的客户,推出了一款碳中和文具,虽然价格稍高,但是消费者反响很好。企业家听罢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有人愿意出高价买碳中和文具呢?”这时,企业家的妻子带着孩子回来了,他顺嘴问了妻子:“我们小孩在用什么文具?”结果妻子说:“我们今天去文具店买了新的碳中和笔。”谭亚幸回忆,当时企业家脸上的表情很是精彩。
比这位企业家更加难以说服,甚至无法理性沟通的客户,在谭亚幸的工作中并不少见。他们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做可持续,究竟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谭亚幸当然可以回答。他能通过理论、实践以及手上的真实案例旁征博引,来说服对方,更多的时候,他会选择用一个更简单的逻辑:“在这个时代,没人会跟钱过不去,那么,为什么全世界最有钱的投行都在投可持续?为什么世界五百强都在做可持续发展战略?你不一定能想到原因,但是这个趋势肯定代表了什么,对吧?”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甲方爸爸”无法理解可持续的深意。谭亚幸选择倒追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他试图找到突破口,他不认为是这些企业家天然地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对立面。
以民营企业为代表,谭亚幸发现,很多企业家在这个年纪和层级已经很难听到真话了。而且,功成名就的老企业家们对自己的“那一套”有路径依赖。在他们事业起步的时候,也就是几十年前,他们的方法和认知是符合市场的,而且确实成功了。但是现在,时代飞速发展,曾经有用的路径有的迭代,有的已经被推翻了。但从来没有人跟这些企业家讲过,他们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原来行的法子,现在就不行了?”
了解到这种情况发生的基础,谭亚幸对症下药,告诉企业家们:现在这个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的方法是如何诞生的,又经过了多少次的验证。由此,他啃下了这类“老大难”项目。
从不被理解到追根溯源,从而尽可能解决问题,是他的能力,也是他的态度。
同时,让他更高兴的是,近两年,大家越来越尊重专业性。不同于以往觉得“可持续战略”是镶边绿叶的想法,越来越多的客户知道谭亚幸能够扮演什么角色,也意识到自己和咨询公司的地位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即使合同上标明了甲乙方,但就像企业聘请法律顾问,是基于专业技能的合作,而不是卖身求财的雇佣关系。这样的认知,也让他在拒绝某些项目时有了底气。
对谭亚幸来说,企业的意愿(intentionality)是他决定合作与否的底线之一。对于“洗绿”,他的态度是零容忍。
在如今的商业圈子里有这么一种行为:以可持续为遮羞布,来粉饰真实的勾当。谭亚幸称之为“洗绿”。
此前,谭亚幸遇到过一家互联网公司,他们有一个产品想要寻求合作。找到谭亚幸时,说他们想把这个产品和留守儿童的议题结合起来。“而且不仅仅是简单的并置,甚至在技术上也有植入,这听起来很好,对吧?”但是和客户交流了几次过后,谭亚幸发现,“第一,他们并没有长期规划,所谓关注留守儿童,就是暂时性提升口碑的手段而已;第二,他们的产品本身有问题,就算是加上了可持续的维度,也不直接改变产品被诟病的事实;第三,对方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极不专业,对合作公司呼来喝去,这怎么会是认真做事的态度呢?”这些因素叠加,最终谭亚幸决定取消合作。
同样的,如果企业采用可持续战略的初衷是为了当年的年报“绿点儿,好看”,为了短暂增加产品的美誉度,而不注重整个价值链条的有机连接,也就是说,并不想坚持做全面可持续战略,那么谭亚幸的建议是,不如别做。
所以,在项目的初期,谭亚幸就会本能地考察甲方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要做出改变。在他看来,可持续与其他商业策略一样都能带来收益,但它需要真实的“双向奔赴”,才能让项目开花结果、生生不息。
前些天,谭亚幸在公司群里发了一组照片,内容是他们的一个项目在非洲肯尼亚内罗毕的贫民窟落地了。
这个项目的初衷,是把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教给孩子们。MSC推动开发了一个交互式学习的开源工具包,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直接下载、打印,把这套东西变成自己的教案,来教小朋友熟悉并且实践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照片里,一个老师带着五六个学生,正在完成这一套他们设计的课程体系。这让谭亚幸很受触动:远在另一片大陆的人们因为他的工作,得到了看向更大世界的机会。
这个项目带来的感动还不止于这些照片。在中国境内的一次路演测试中,有一个小朋友使用这套交互系统创作出了一幅画。画上讲的是,他的爷爷去世了,但是父母因为他即将考试,没有把爷爷去世的消息告诉他,他觉得非常遗憾,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慢慢的,家里人发现孩子不再和他们沟通了。在那次测试中,孩子把所有的情绪都放进了画里,最后凝结成一个小小的愿望:“我只是想和爷爷好好地告别。”分享完之后,孩子的家人,以及项目组的所有人都泪流满面。
可持续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价值感的工作。
“它不一定是世界上最赚钱的行业,但它为你提供的情绪价值和成就感一定是别的工作无法取代的。”这不仅仅是可持续战略咨询的从业者能感到的快乐,也是很多实施了可持续战略的企业家们的真实感受。
谭亚幸经常跟同事们分享一个词,叫作“子宫彩票”。这个词的意思是,你没有办法选择自己出生在哪里,是江浙的小康家庭,还是非洲的贫民窟,都有可能;你更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性别、阶级、长相……而这种如彩票般全凭运气的初始属性,对于个人的未来发展,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在意识到这类天然存在的不公平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事来减小其中的差距,能不能让世界变得稍微好一点,能不能尽量减少“子宫彩票”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就是谭亚幸的初衷。
在整个大行业和大赛道下,谭亚幸的公司肯定不是体量最大的。但是,如果谈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行业的影响,他可以非常自豪地说,“MSC是且一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行业的领头人”。
在他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大家都觉得,可持续发展大约就是做公益,几乎没有人相信可持续发展能和商业增长结合在一起。而今天,当谭亚幸给别人介绍自己做成的项目,例如NeckGo时,别人会惊讶、会赞叹,原来还可以有这种结合方式,并且结合得这么完美。
尽管处于领先地位,但他不怕竞争,甚至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入局,共同为这份事业添砖加瓦。“说白了,如果再干十年,发现市面上还是只有我们,多少会有点心灰意冷吧。我们可持续就这么不值得吗?”
目前,谭亚幸能够感觉到,可持续的风正越刮越大。尽管有些时候,它并不以这样直白的三个字出现。比方说,消费者开始自觉关注产品的包装材料是否可循环可回收,新款手机设备是否做到能够让残障人士无门槛使用……
同时,他需要去教育客户的时间越来越少。2015年的时候,谭亚幸跟人说:“我是做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的。”别人会说:“说人话,你到底是做什么的?”但现在,当他再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职业,对方的反应是:“哇,我正想跟你们聊聊呢。”
可持续的应用范围之广,几乎没有任何行业能逃过。例如当下最火爆的ChatGPT,它和可持续的关系更不简单。
从人工智能的功能来说,它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极大。例如,小型的非营利机构不用再费尽心思找营销公司,完全可以让ChatGPT写出所有的社交宣传内容,帮助传播。还有数据分析、搭建网站等等,人工智能都能够代劳。运营成本大幅降低,无疑是件好事。
但更有意思的是,人工智能也更加需要“可持续”。很多人还不知道,我们和ChatGPT聊天对话一次,耗能量相当于一瓶矿泉水。谷歌和微软公司发布的可持续报告中显示,能耗数据明显变高,就是因为AI在发展,用户量越来越大,耗水越来越多。最近,谭亚幸就接触了这样一个项目,客户是专门做降热的,他的产品能够帮助数据中心更好地降热,意味着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智能运行中的耗水量。客户能赚到钱,地球的能源也得到了保护。
2023年,MSC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UNIDO ITPO Beijing)合作,一起发布了第一份《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白皮书》。这一次,他们作为甲方,投入了人力物力,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可持续的重要性。
同时,作为风口行业,正有越来越多的新生代企业家入局可持续。谭亚幸也承认,和年轻人打交道,各方各面都要轻松些。但他还是想为老一辈的企业家说句话。
前段时间,在一个会议中,谭亚幸提出:“在我们这个时代,各种各样的偏见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大家很容易忽视它的存在。”当他自己在九年前开始创业的时候,得到的所有反馈都是:“你才25、26岁这么年轻,这点阅历怎么做咨询。”反过来到了现在,一些想要转型可持续的企业家听到的则是“都一大把年纪了,做什么创新,赶什么潮流”。
这些隐形的歧视简单、粗暴,没有根据。会后,一个年纪稍长的企业家找到谭亚幸哭诉,他说,自己已经非常努力地在跟上时代的潮流,但是有时候在自家公司里,遇到95后、00后的员工,他能感觉到他们心里的质疑。因为年龄就阻断老一辈企业家进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机会,如同当初因为谭亚幸年轻而否定他做可持续咨询的专业性一样。但事实上,创新和年龄没有直接关系。“在任何领域,无意识的偏见都是非常可怕的。”
可持续最打动谭亚幸的,是每一天都在帮助他探索,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企业来说也是一样,把可持续纳入考量后,他们就不得不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今天这个产品,我是尽全力做,还是敷衍了事?今天这个项目可能对环境有负面影响,我是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些都是日常的选择题,而可持续就是在为选项加码。谭亚幸说:“它让你永远思考:我是不是做了一个更好的选择,我有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再回看开头的案例NeckGo,似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了。近些年无论是在谭亚幸所在的咨询行业,还是众所周知超负荷的996互联网公司,以及设计、广告、出版业中,颈椎健康是白领们的隐痛,但从来没有过「游戏+医疗」的创新性数字化医疗手法。终于,在谭亚幸的手中,盲点变成了收益点。
而他和团队做的许许多多的项目和工作,或者说可持续本身就是在把盲点变为价值,让好事产生收益。甚至有时候让企业家的想法,从“我为了赚钱,所以必须赢点口碑”变成“我真的想帮助别人,但是不知不觉就赚到钱了”。
谭亚幸团队的一个小伙伴之前在一家商业咨询公司工作,他总是下意识地计算自己的工作价值。假如一个项目价值800万,自己做了80页的PPT,那就相当于一页PPT十万。但是加入到谭亚幸的团队之后,不知不觉间,他的等式右边有了变化。那时,他们做了一个奢侈品公司联合中国乡村女性赋能的项目,同样是PPT,这位同事不再计算金钱,而是说:“今天这一页,我可以帮到多少人?”
作为Tatler最重要的社群之一,Gen.T上榜人始终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过去几年里,每年我们都会在全亚洲评选出300位40岁以下、来自18个行业与领域的明日领域。我们常将他们称作“明日之星”,其实并不准确——事实上,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是行业里的中流砥柱。
于是,在2024的年中阶段,我们制作了这次Gen.T深度专题报道之「小有所成·大有可为」,回顾十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上榜人,在过去一年甚至三年间所取得的成就,获得的成长,拥有的感动,发生的故事,以及新生的愿景。
时代奔跑不停,是因为每个个体的脚步此起彼伏,接踵有声。
监制、编辑、采访|
撰文|
图片|
插画|
视觉|
王火火
Murphy、王火火
由受访者提供
八月
ris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