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选择了李娜。李娜今年42岁,来自武汉,是中国网球史上最成功的运动员,她曾多次在大满贯赛事中夺冠,登上了网球运动的最高峰。她先后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和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墨尔本)赢得大满贯冠军,成为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得主,世界排名升至第二,当时仅次于著名的塞雷娜·威廉姆斯。
但是李娜并没有选择网球。
“我是被迫的,” 她告诉《Tatler尚流》, “年轻的时候,我并不清楚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打网球是因为父亲觉得我有点胖,希望我参加一项运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年轻时有明确的目标是很难得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遵从父母的意愿。”
尽管如此,这份工作还是让她在中国运动员中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2011年,她加入了劳力士代言人大家庭,这恰好是她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罗兰·加洛斯)成名的同一年。2013年,她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她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使网球在中国从一项默默无闻的运动发展到现在有六位中国女选手进入WTA排名前100名。
她直接启发并亲自为同为劳力士品牌代言人的郑钦文提供建议,作为第二位闯入世界前十的中国选手,郑钦文在今年早些时候在澳大利亚首次闯入大满贯决赛后,又在最近的巴黎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她甚至在2017年推出了自己的联名服装品牌。不过,她对自己的成功保持着一种既令人振奋又不带感情色彩的态度。
“我承认这是史无前例的,但后继者肯定会有,” 她说, “因为网球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对每个人来说都还是新鲜事物。我们还有很大的希望和很长的路要走。”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想太多,越简单越好。当我在做一件事时,我从来不会去想这件事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关键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在乎自己对他人的影响或他人的评价。”
“每个人对成功都有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事业成功就是成功,但也有人觉得家庭和睦也是一种成功。我觉得所谓的成功,其实就是别人对我的认可。而我是一个可以马上放下过去的人。目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好好照顾家人。”
她将自己与网球的关系形容为“爱恨共存”。她从小就不喜欢打网球,觉得网球占据了她的童年,让她无法拥有自己的生活。她还反对强调严格负强化的训练方法,而且当时她已经因长期受伤而疼痛难忍。事实上,在她职业生涯的早期,也就是转为职业运动员后不久,她就选择了退出赛场几年,转而进入大学学习新闻专业。
“第一次退役前,我打网球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我一直觉得这是我的工作,它就像其他工作一样,只是性质不同而已。”
我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这一点并不奇怪。但社会往往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运动员,这或许是因为运动员被视为一种理想的谋生方式,而没有考虑到训练的无情和舟车劳顿,像网球这样的单人运动的极度孤独,以及在公众面前完成工作并被评判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她说,当她重返赛场时,她发现自己已经将教练们的负面情绪内化,并被一种顽固的自我批评声音所束缚。
即使是2011年罗兰·加洛斯站的胜利也没有让她欢欣鼓舞;她在2013年的自传《独自上场》(根据该书改编的传记片已制作数年,由香港电影人陈可辛执导)中写到,她最感激的是胜利带给她内心的平静。“我不必在赛后用毛巾捂着脸,躲在更衣室或浴室里放声大哭。我不必因为失误而憎恨自己,不必反复折磨自己。”
2008年,她脱离了国家队的训练安排,可以自己聘请教练并保留更多奖金。此后,她的球技更上一层楼——起初她是一名击球有力、运动能力出众的底线选手,以善于掌控比赛而著称,但有时也有些出人意料;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她变得更加全面,更具统治力。
谈到与劳力士的关系,作为劳力士代言人已超过十年的她,表示这个瑞士奢侈腕表品牌同样给予运动员展现自我的机会。“劳力士支持顶级体育赛事和个人,为运动员们创造了一个品牌平台,让他们能够大胆追求自己的目标。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无私的行为。”
这种按自己的方式行事的决心,使她的形象有些叛逆,尽管她一直拒绝接受这种标签。事实上,她的个性和她的比赛一样受人喜爱:她喜欢说出自己的想法,她的李氏幽默广受欢迎。她在采访中侃侃而谈,在胜利演讲中魅力四射,在媒体训练运动员给出千篇一律的答案的现代世界中,她常常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尤其令人捧腹的是,她面无表情地调侃她的丈夫、前队友和一段时间的教练姜山(又名丹尼斯)。其中,她曾在赛后采访中公开斥责他赛前打鼾让她无法入睡。2012年,当她聘请了另一位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Carlos Rodriguez)时,她开玩笑说:“他拯救了我的婚姻。”
十年前,李娜在赢得第二个大满贯冠军后不到八个月就因膝伤无法承受而最终退役。与第一次退役时一样,此后她利用机会继续深造,从2017年起在北京长江商学院攻读为期两年的高级管理课程。
“除了网球,任何领域对我都很有吸引力,”她笑着说,“毕竟,其他行业对我来说非常陌生。目前,我最感兴趣的是商业领域。我完全是个新手,所以选择了学习,希望能提高自己,掌握一些技能。”
她还广泛参与慈善工作。疫情初期,她向家乡捐款300万元,帮助抗击疫情。她还长期担任特奥会的全球大使,这是一个面向有智力障碍的选手的运动赛事。
她说:“慈善并不局限于特定群体,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与特奥会多年的合作。通过与特奥会孩子们的接触,我感受到了他们从体育活动中获得的快乐。这在别人看来可能微不足道,但当他们获得快乐时,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从而走出困扰自己的牢笼。”
“社会对特殊群体的认可度还不高。在与这些孩子聊天时,我了解到他们有时非常害怕离开家,害怕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要消除这些偏见,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近年来,我一直与特奥会保持合作,会积极关注他们的比赛,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争取更好的训练条件。”
这就是李娜——在为自己奋斗多年之后,她仍在为各个级别和背景的运动员,争取更好的条件而努力。
编辑|
撰文|
摄影|
造型|
发型|
化妆|
创意指导|
艺术指导|
制片|
精修|
摄影助理|
造型助理|
微信视觉|
杨聃
Richard Lord
Alexvi at ASTUDIO
Jacky Tam & LiXiao
Wan Shuang
Yang Hui
Jacky Tam
Linhan at ASTUDIO
Chen Nan at ASTUDIO
Li Hao Jia at ASTUDIO
Yangchao at LENSHEAD
Jiayu at ASTUDIO
Li Zehua at ASTUDIO
Zhang Qianchu at ASTUDIO
BenBen
ris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