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的发布,评价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拱墅区教育综合改革评价研究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2023年2月22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改进性评价设计研讨活动在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和团队有: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狄海鸣,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书记、校长、省特级教师张刚以及狄海鸣评价工作室、赵一峰运河特级教师工作室、研耕体育特级教师工作室、张刚名校长工作室学员。本次研讨活动分为微报告、学员问答、专家讲座、研训总结四个板块。
01
微报告:
《数据赋能:体育表现性评价的迭代思考》
狄海鸣工作室成员吴学明老师
数据就是新能源,能够把人类从工业文明带到数字时代,依托数据赋能体育的表现性评价将更便捷更直观”。狄海鸣工作室成员吴学明老师讲述了在表现性评价实践时思考学生选择的体育器材,为什么选择怎么选择等角度深度思考。吴老师说评价是指挥棒,只有用好表现性评价才能真正引领教学实践的变化。有意义的评价一定能触发有价值的教学,反应“教与学”存在的问题,也能为后续修正教学方向提高课堂质效服务。
《以“慧赛”为导向的初中排球运动技能评价方案分享》
赵一峰研究院工作室拱宸中学 程 宇
拱辰中学是以排球为特色的学校。程老师从真实情景日常排球课中发现孩子们垫球的技术问题,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技术动作,分为初、中、高三级排球技能测评方案。进行了考评方案1.0、 2.0、 3.0的设计。每个水平都拥有不同的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选择不同水平。同时,在程老师的评价方案中明确做出细节的评价得分要求和内容。
《核心素养视域下表现性评价推动体育课堂转型的思考》
张刚研耕体育特级教师工作室育才大城北学校 蔡际榜
什么是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指要求学生在某种特定的真是或模拟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蔡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1.现象:从运动表现角度解读测评结果 2.审视:从核心素养角度剖析测评数据 3.实践:从课堂转型助力学生核心素养 4.反思:从表现性评价反思课堂转型。
02
学员问答
老师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关于体育学科表现性评价的内容向狄院和张校提出了疑问。两位导师逐一做出了解答。狄院指出体育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也要根据技术动作的特点贴合生活的实践性,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不要为了评价而评价。避免硬生生的评价方式,要遵循技术动作本身的特点。张校认为,体育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设计要基于学生学情、生活实际和动作学练标准展开。
20
23
03
专家讲座:
讲座中,拱墅区教育研究院狄海鸣副院长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中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角度出发为老师们详细的解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体育教师重点思考的内容。在教授学生时要注重分层,用表现性评价可以准确的反应教学质量的准确性、实效性。体育学科的评价是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区别于传统纸笔测试的的方式表现性评价的优点在于:情景真实性高、内容复杂性高、反映开放性高、评价主观性高。体育表现性评价在数据赋能辅助下使用iPRT(基于量表的项目式学习评价技术)将看不见的素养为可监测的数据。最后狄院送给各位老师一句话:“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鼓励大家在实践中积极进取,以专业精神坚持深入体育评价研究。
04
活动总结:
研耕体育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张刚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体育课堂转型”角度对研讨活动做了总结。他指出,要努力在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找到教学、研究、思考、实践的契合点,“四化”课堂的转型是互相促进,密切联系的整体。体育评价内容要围绕核心素养、紧扣学业质量,针对运动能力发展、健康行为形成、体育品德的养成进行科学、精准、多维的评价设计,努力实践探索实现“学-练-评”一致性的学校体育新样态。
撰稿:吴敏丹、吴依思
照片:吴依思
编辑:李鼎佳
审核:张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