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11月27日,研耕体育特级教师工作室、杭州市张刚乡村名师工作室以《聚焦课堂转型 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体育新课改理念学习,旨在通过体育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与交流,深入探索如何有效实现课堂转型,落实核心素养,为体育教学探究提供研讨范例与学习平台。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体育教研员何鲁伟,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书记张刚,嘉兴市南湖区高端名师班学员高超群、黄美勤,张刚名师乡村工作室、研耕体育特级教师工作室学员参加展示活动。
活动中,桐庐县学圣小学潘海燕老师带来第一节课《耐久跑的练习方法2:绕场地往返跑》。整节课以红军长征为情景,“征兵”游戏热身开场,借助红军长征线路图设任务单,通过后勤兵、侦察兵、特种兵分层教学,如从瑞金出发到遵义会议的兵总争先赛,依距离与时间提升跑量,“赤水之战”“甘肃会宁”等环节紧密围绕耐久跑与跨学科 “钢铁战士”主题学习推进。教学中,潘老师还以问题化形式引导学生探索跑中呼吸节奏的掌控,提升教学实效性。
第二节课由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应鲁凤老师执教《耐久跑的运用方法:耐久跑与数学搭配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此课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特色,以问题驱动,将数字搭配融入,解决耐久跑形式单一问题,利用多位数组合设计路线,促使学生小组探究、发散思维,学生参与兴趣浓厚,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的构思分享环节,潘海燕老师阐述以控制节奏与分配体力为关键问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激发兴趣与爱国教育;应鲁凤老师则称从生活获取灵感,借数学数字搭配让学生自设路线,以小组形式拓展练习深度和广度。
工作室学员分四组围绕 “四化”课堂转型分组点评。第一小组陈文老师从教学内容结构化点评,肯定了潘老师大单元设计且难度递进、方法有趣,提议能否增加路线变化以及呼吸节奏协调;第二节应老师的课,其内容丰富、难度递进,以数字串联耐久跑并突出学生主体与小组形式,充分发散学生思维进行练习。第二小组蔡际榜老师从教学组织小组化评价,认可两位老师借小组形式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运动强度与课堂密度,促进学生探究合作培养核心素养,但指出小组化对教师素养要求更高,教师需优化教学站位、视线、分组示范讲解等。第三小组宋玥老师从教法学法问题化点评,强调问题化教学对课堂转型的重要性,潘老师围绕关键问题借助呼吸节奏引导学生合理分配体能。应老师融合跨学科数字提升难度与趣味性,建议采用定时不定量跑法优化耐久跑课程。第四小组王吉从教学评价精准化评价,以评价要素、内容、对象、结果四维度观课。潘老师以距离和时间为评价要素,有生生评价,依环节完成度评价;小组建议在评价要素上强化时间要求,评价对象增加师生评价,评价内容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评价结果补充小组任务单评价、练习效果与教学目标达成度相融合。
最后,名师专家点评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嘉兴市高端名师班高超群老师率先发问,聚焦于耐久跑中呼吸节奏的把握以及小组化教学的核心诉求,探讨其旨在解决学生共性或个性问题,如何借小组之力解决个体差异,此问恰似思想之石,于教师心湖激起千层浪,引发无尽思索与深刻自省。
黄美勤老师则高擎教育革新之旗,力倡“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紧扣核心任务与关键问题,匠心设计学练之法,并以自身课堂实践为鲜活例证,深入浅出地揭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奥秘,不仅在于课堂引导之精妙,更在于教学机制变革之深远影响。
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体育教研员何鲁伟老师则从大单元设计微观视角切入,强调教学内容表述应更彰显专业性。他指出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打破学科边界的整合性学习。在落实上,要始终维持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以及始终体现体育学科的特质,围绕目标和内容整体设计实现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全面落实学生学科素养。最后,他对两位授课教师精准捕捉学生学习兴趣点予以肯定,倡导物尽其用、简约高效,以“大道至简”之智慧诠释教学真谛。
最后,工作室导师张刚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从什么是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视角引领全体学员要关注体育与健康跨学科的内涵指向和实践逻辑出,建构系统的跨学科内容,融合多元化的学科方法,在学科知识融合和学科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助推学生运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他激励工作室全体学员要秉持谦逊好学之姿,砥砺前行,追求卓越,实现专业素养全面提升。
初冬时节,新篇正启。“四化”转型下的体育课堂,教师精研深耕,与学生并肩同行,共促教学相长,教师专业素养节节攀升。
工作室成员们对本次活动的感想:
杭州市观成武林小学陈文:第一节潘老师以小单元的形式设计了耐久跑,单元教学设计内容难度有递进,方法有趣味。本节课以长征为主题,引导学生耐久跑教学,教学有分层(四种兵种)通过学生自行分层进一步设计内容,难度有递进。第二节应老师同样也是耐久跑以大单元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丰富难度层层递进,本节课以定向➕ 数字搭配为方向,教学内容层层递进,以数字串联耐久跑,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形式充分发散学生思维进行练习。
杭州市长青小学金霞:观摩昨天两节跨学科主题单元的耐久跑课,让我们看到了四化转型下体育老师们的改变和思考。第一节课结合红色主题,在教学同时,无形中灌输了孩子们不怕辛苦,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第二节课,利用数字的组合排列,让孩子们一边思考一边运动,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意识。在这里,我也在思考,小组化任务教学,是否真正给予孩子们自主发挥,还是在自己的主导下,放权一点?
杭州市文澜第二小学何倩倩:观摩两位老师的授课,我收获颇丰,感受良多。巧合的是,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跨学科融合的“耐久跑”作为课题。潘老师巧妙地以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为主题,给孩子们带来了深刻的精神激励,激发了他们的毅力与斗志。而应老师则别出心裁地用数学搭配的方法,巧妙激发了孩子们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她们还利用任务单的形式,发布了层层递进的任务,让孩子们在挑战中不断突破自我,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傅碧雅:今天观摩了两节耐久跑的课,深感两位老师教学设计的用心:巧妙的跨学科融合让体育耐久跑课从沉闷变得生动,从学生被动参与变为主动投入,同时收获体育品德和健康行为的成长。潘老师结合“红军长征路”主题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能差异,通过循序渐进和分层挑战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从而提升自我的耐久跑能力。应老师用数学的“搭配问题”与耐力跑相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在组员们合作规划、共同探索的不知不觉中发展了耐力。
杭州市永天实验小学宋玥:问题化小组着重探讨了问题化教学对课堂转型的核心价值,指出其能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塑造思维模式,并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潘海燕老师围绕关键问题,利用呼吸和节奏变化引导学生合理分配体能;而应鲁凤老师则巧妙融合跨学科数字,递进式提升耐久跑难度,同时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两节课后的讨论,我们小组建议,耐久跑的课程是简单的闭合型项目,可以采用定时不定量的跑法,或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提高学练密度,从而打造出更加生动、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课堂。
杭州市文龙巷小学李鼎佳:两节课耐久跑在秋冬季节十分应景,正好与学校冬季长跑相呼应。针对教法学法问题化,在学习了两节课后颇有感触。两节课课时不同,但关键问题不尽相同,都围绕耐久跑的技术要点。课时中的提问各有不同。两位老师的课堂中都有一定的运动量,学生也都出现了耐久跑节奏和体力问题,针对学生出现问题时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习思考能更好地指向教学目标。面对两节课,问题导向的教学学法,应该怎么提问才能符合教学情景发展,又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问题不单单是一个单一的问题,更是教学情景的现实问题,最终是下一个问题抑或关键问题的铺垫。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王吉:通过今天两节耐久跑的观课学习,我系统了解了耐久跑的动作要领以及教学步骤,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从不同的角度去带领学生了解掌握耐久跑。首先,潘老师的课堂红色氛围浓厚,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几个环节紧扣耐久跑和红色主题。其次,应老师的教师教态非常好,展现出了优秀的基本功底,设计的耐久跑和数学学科相结合,在观课的同时学生和老师同时在思考,是一节生动有趣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课后的研课环节,4个小组分别从四化的角度去评课,让我对双新背景下浙江省的四化改革有了新的理解。
杭州市天水小学沈玥:今天学习和观摩了两节耐久跑的课程,从潘老师的情景导入,通过长征路上分成各种兵种解决耐久跑的关键问题,找到合理的呼吸节奏。应老师通过跨学科主题,将数学思维融入体育课堂,发动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让学生合理分配体能。在课后的评课环节,点评老师思想碰撞产生了新的想法,同课异构,把耐久跑的特点和定向跑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思路,也让我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
东园小学方怀土:在现代实验小学观摩学习了两节耐久跑公开课,对我们体育老师在四化转型学科融合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思路。第一节课潘老师设计红色主题背景下的耐久练习。第二节应老师则采用了数字组合排列的方式,让学生在运动的同时进行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的理念,通过将历史、数学等多学科知识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