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评价幼儿园数学领域教学活动

文摘   2024-11-08 05:27   江苏  

[教学评价】

如何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评价幼儿园数学领域教学活动




一、目标设定



1.符合年龄特点


根据《指南》,3 - 4 岁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如果教学活动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认识数量,目标可以是幼儿能够通过直观的实物比较,如用小玩具和小水果,说出哪个多、哪个少,这就符合幼儿的发展阶段。

例如,在一个 “比多少” 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准备了数量不同的苹果和橘子卡片,让幼儿通过一一对应摆放的方式,判断哪种水果多。这种目标设定是与 3 - 4 岁幼儿对数量初步感知的能力相匹配的。


2.具体明确可衡量


教学活动目标应该是具体的,能够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来衡量是否达成。比如,目标设定为 “幼儿能够正确点数 1 - 5 的物体,并说出总数”,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通过让幼儿点数小积木、小珠子等物体来检查目标是否实现。

例如,在 “点数 1 - 5” 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最后环节拿出五组不同的小物品,让幼儿逐个点数并说出总数,这就是对目标是否达成的一种有效衡量方式。

二、教学内容



1.贴近幼儿生活


《指南》强调数学学习要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可以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例如,在认识形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幼儿熟悉的玩具、家具等为素材,像用积木(正方体、长方体等)、家里的桌子(长方形)、钟表(圆形)等来引导幼儿认识形状。

比如,教师在活动开始时问幼儿:“小朋友们,我们教室里有很多东西都是有形状的,谁能找到圆形的东西呢?” 然后引导幼儿观察钟表、瓶盖等,这样的内容容易让幼儿产生兴趣,也便于他们理解。


2.难度适宜循序渐进


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并且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在认识数字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从简单的数字 1 - 5 开始,让幼儿先学会点数和认识数字的外形,然后再逐步过渡到数字 6 - 10,学习数字的加减法。

以数字认知为例,教师先通过展示带有数字 1 - 5 的卡片,让幼儿认读数字,再拿出相应数量的小棒,让幼儿进行点数,最后将数字和点数的数量对应起来。当幼儿掌握这些内容后,再引入数字 6 - 10 的教学,这样的内容安排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

三、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指南》提倡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 “图形宝宝找家” 的游戏。教师在地上画出不同形状的 “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让幼儿拿着图形卡片,根据形状将卡片放到对应的 “家” 里。

这种游戏方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的体现


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该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如使用实物、教具、模型等。在认识数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教具。

比如,在教幼儿数字 “3” 时,教师拿出 3 根小棒,让幼儿直观地看到 3 根小棒代表数字 “3”,然后用计数器拨出 3 个珠子,让幼儿从不同的教具中理解数字 “3” 的含义。

四、幼儿参与度



1.参与的积极性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情、动作等,可以判断他们的积极性。如果幼儿在活动中眼睛发亮,主动举手发言,积极参与游戏,说明幼儿对活动感兴趣,积极性高。

例如,在 “图形宝宝找家” 的游戏中,幼儿们兴奋地拿着图形卡片,争抢着第一个将卡片放到正确的 “家” 里,这就体现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参与的深度


幼儿不仅要积极参与,还要有一定的思考深度。例如,在数字加减法的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够自己动手用小棒或者积木来操作,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这就说明幼儿参与有深度。

比如,在学习 “3 + 2” 时,幼儿用小棒摆出 3 根,再摆出 2 根,然后数出一共有 5 根,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 “3 根小棒加上 2 根小棒等于 5 根小棒”,这体现了幼儿在数学活动中有深度的参与。

五、教师引导



1.适时引导与启发


教师要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给予引导和启发。例如,在幼儿认识形状的过程中,当幼儿对三角形和梯形的区别有些模糊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图形的边和角,问幼儿:“三角形有几条边呀?梯形呢?” 通过这样的问题启发幼儿自己发现两者的区别。


2.鼓励探索与表达


教师要鼓励幼儿自己探索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大胆地表达。在数字排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尝试不同的数字排列方式,然后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排列思路。

例如,幼儿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数字后,教师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呢?还有没有别的排法呢?” 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并且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



案例“5 以内数的加法”


一、教学目标


1.幼儿能理解 5 以内数的加法含义。

2.通过操作和游戏,幼儿可以正确计算 5 以内数的加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情境创设)


教师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引入,动画中有 3 只小兔子在草地玩耍,接着又跑来 2 只小兔子。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呀?”


2.知识讲解与操作体验


教师拿出 3 个红色积木代表先在草地上的 3 只小兔子,又拿出 2 个绿色积木代表后来跑来的 2 只小兔子,然后将所有积木放在一起。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3 只小兔子加上 2 只小兔子,我们把它们合在一起数一数,12345,一共有 5 只小兔子,所以 3 + 2 = 5。”

每个幼儿得到 5 个不同颜色的积木和一张画有两个空白圆圈的卡片。教师要求幼儿在一个圆圈里放 3 个积木,另一个圆圈里放 2 个积木,然后把所有积木放在一起数总数,同时在卡片上写下算式 “3 + 2 = 5”。


3.游戏巩固(“加法小超市”)


教师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了一个模拟小超市,里面有不同数量(1 - 5 个)的水果、玩具等物品,每个物品上都标有价格(用数字 1 - 5 表示)。幼儿扮演顾客,每人有 5 个虚拟货币(圆形卡片)。教师说:“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去超市买东西,买完后要算出你一共花了几个货币哦。” 例如,一个幼儿拿了一个价格为 2 的苹果和一个价格为 3 的玩具汽车,然后回到座位上用积木摆出 2 + 3 = 5 的过程,并告诉老师自己花了 5 个货币。

三、基于《指南》的评价



1.目标设定



1符合年龄特点

《指南》指出,3 - 6 岁幼儿数学认知要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能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对于中班幼儿(4 - 5 岁),5 以内数的加法是符合其发展阶段的基础内容。这个教学活动目标从理解加法含义到正确计算,是这个年龄段幼儿可以接受和需要掌握的。

2具体明确可衡量

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要理解 5 以内数的加法含义和能正确计算,通过后续的操作和游戏环节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幼儿是否达成目标。例如,在游戏环节中,幼儿能否准确计算购买物品花费的货币数量,能直接反映出目标的达成情况。


2.教学内容



1贴近幼儿生活

案例中,以小兔子玩耍、超市购物这些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载体,引入加法运算。小兔子的情境生动有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见过小兔子,容易理解。超市购物更是幼儿经常参与或能理解的生活场景,他们能将购买商品的数量与价格联系起来,感受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难度适宜循序渐进

从简单的 3 + 2 开始讲解,通过直观的积木演示,让幼儿先理解加法的合并概念。然后让幼儿自己操作积木进行同样的加法计算,巩固理解。最后在游戏环节,虽然情境更复杂,但依然是 5 以内数的加法,难度逐步提升,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


3.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加法小超市” 游戏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亮点。游戏将数学运算与购物情境相结合,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这种方式符合《指南》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幼儿扮演顾客的角色,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趣味性,使他们不会觉得数学枯燥。

2直观教学法的体现

在讲解 3 + 2 = 5 时,教师使用红色和绿色积木分别代表不同的小兔子,通过将积木合并在一起数总数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了加法的运算过程。幼儿自己操作积木的环节,也是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加法。这种方法符合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4.幼儿参与度



1参与的积极性

在导入环节,动画视频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他们对小兔子的情境很感兴趣,积极回答老师关于小兔子数量的问题。在游戏环节,幼儿更是热情高涨,积极参与 “加法小超市” 的活动,主动挑选商品并计算价格,教室里充满了幼儿兴奋的讨论声和计算的声音,表明他们对活动有很高的积极性。

(2)参与的深度

幼儿不仅积极参与,在操作积木和游戏过程中也有深度参与。例如,在使用积木计算加法时,幼儿通过亲手摆放和合并积木,理解了加法的含义。在超市游戏中,幼儿需要思考商品的价格(数字)和手中货币(数字)的关系,进行加法计算,并用积木表示计算过程,这体现了他们对加法运算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和应用。


4.教师引导



1适时引导与启发

在讲解加法含义时,教师通过边操作积木边提问 “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来引导幼儿思考。在游戏环节,当个别幼儿对商品价格计算有困难时,教师会提示他们回忆之前用积木计算的过程,启发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2鼓励幼儿探索与表达

教师鼓励幼儿在操作积木和游戏过程中自己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每个环节结束后,都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计算结果和过程,如在超市游戏后,让幼儿说一说自己买了什么,花了几个货币,是怎么算出来的,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END






侠之微言
曾经梦想着仗剑天涯,但因对教育的热爱而坚守教育这块热土。琐碎所思、零星所感、偶尔记录。愿在教育的这块热土上能够有所改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