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的典型表现

文摘   2024-12-05 05:46   江苏  


各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的典型表现


一、什么是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它是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总和反应,主要包括平衡能力、力量、速度、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耐力等。

1.平衡能力




(1)概念



平衡能力是指人体处于不同身体姿势或运动状态时,能及时做出调整以维身体稳定的能力。


(2)分类



平衡能力一般可分为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静态平衡能力是指人体处于某种静止的身体姿势(如站立、单脚站立、蹲着等)时能维持身体稳定的能力。动态平衡能力是指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或所处位置发生变化(如走步、自转滑滑梯、荡秋千、走荡桥立定跳远、侧滚翻、在平衡板上走、攀爬攀登架、圈、等)时,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以维持身体稳定的能力。


(3)意义



平衡能力是身体运动的基础,是完成各种身体动作的前提,大肌肉活动几乎都需要在维持身体平衡的状态下进行。幼儿若缺乏平衡能力,就不能站得稳、走得稳、跳得稳,就无法完成各种身体运动,并容易出现摔伤等安全问题。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有助于使幼儿在平稳、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各种身体运动,是幼儿实现自我保护的基本能力,也是幼儿学习和掌握各种动作技能的基础能力。


(4)影响因素



平衡能力受到视觉信息、肌肉运动知觉信息和前庭刺激的影响。对于幼儿来说,视觉对于维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他们在进行静态或动态活动时监控身体的动作。前庭器官是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的位觉感受装置,参与和控制身体姿势平衡、水平运动平衡和旋转运动的平衡。前庭器官和视觉系统、触觉系统、知觉运动系统相互协调,并与肌肉组织协同作用,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因此,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有助于促进幼儿前庭器官的机能以及感知觉的统合,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对运动系统等相关系统的调控,提高机体适应复杂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

2.协调性




(1)概念



协调性,即协调能力,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及身体动作有效地整合起来,使之成为和谐且高效的动作的能力。协调性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与感知能力以及肌肉活动的准确性、灵活性等密切相关,充分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的支配和调节的功能。


(2)表现



手眼协调和眼脚协调的特征是把视觉信息和手及手臂或腿脚的动作整合起来,上下肢协调则是把视觉信息和上肢、下肢部位的动作整合起来。如果个体能快速而准确地做出一系列动作,并表现出同步、合拍、顺序恰当、轻松、流畅等特征,就可以认为其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一般来说,动作越多、任务越复杂,所需要的协调能力也就越高。


(3)意义



对于幼儿来说,无论是进行走步、跑步、跳跃,还是完成钻、爬、攀登或进行球类运动,都需要感知觉与身体的多个部位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和进行恰当地整合。身体动作的协调性是基本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协调性有助于促使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以及习得更加复杂的动作技能,使身体动作更加轻松自如、和谐优美。

3.灵敏性




(1)概念



灵敏性是指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身体对刺激做出快速反应,准确调整和控制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能力。灵敏性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需要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一定的平衡能力与协调性等多种能力要素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


(2)意义



幼儿的灵敏性可以在身体启动、突停等迅速改变身体位置和动作时表现出来。幼儿要完成绕障碍跑、追逐躲闪跑、单双脚交替跳、助跑跨跳、攀爬攀登设备、爬等动作,也都需要具备定的灵敏性。因此,动作的灵敏性也是基本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灵敏性有助于促使幼儿学习和掌握各种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的灵活性以及调节、控制的能力,增强幼儿在复杂多样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

4.力量



(1)概念



力量是指肌肉组织在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机能能力,通常是指发出最大气力的能力。人体在做跳跃、投掷等动作时,力量和速度往往是相伴出现的,因此,力量有时也被看作是短时间内发出最大力气的能力,确切地说应该是爆发力。


(2)意义



力量是动作的基础。如果幼儿下肢部位的肌肉组织没有力量,幼儿就无法站立和行走,更无法做跑、跳等动作,更不用说跑得快、跳得高、跳得远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幼儿上肢部位的肌肉组织缺乏力量,就无法做抓握、推、拉、投掷、搬运、悬垂等动作。幼儿的任何一种身体动作都离不开肌肉的力量,力量是幼儿身体动作的基础能力。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适宜的身体运动来提高幼儿的力量,有利于增强幼儿肌肉组织的功能,并为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以及发展多种动作技能,促进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3)注意点


由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的局限,幼儿阶段应避免进行专门性的力量练习,尤其不宜做憋气的静力性力量活动,如举哑铃、拉拉力器、拔河、掰手腕等,这些活动有可能会导致幼儿心脏、运动系统等方面的损伤。

5.耐力




(1)概念



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持续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称为耐久力或持久力,有时也可看作是抵抗疲劳的一种能力。耐力体现了一个人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全身耐力的综合状况。


(2)意义



耐力也是基本的身体素质。如果幼儿想在走步的过程中不摔倒,除了需要一定的平衡能力和腿部肌肉力量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腿部肌肉耐力。同样,如果幼儿要成功地搬运自己的小凳子、小椅子,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上肢部位肌肉耐力,同时还需要具备下肢部位肌肉力量。如果幼儿想要上多层楼梯或持续进行一定时间的身体运动的话,那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肺耐力和全身耐力才能胜任。可见,耐力是一个人进行身体运动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适宜的身体运动来提高幼儿的耐力,有利于增强幼儿肌肉组织、心肺系统的功能以及机体对身体运动的适应能力。


(3)注意点



由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的局限,幼儿阶段应发展的是幼儿的有氧耐力,幼儿尚不具备进行无氧耐力运动的生理基础,应避免让幼儿的运动进入无氧代谢状态。因此,一方面,应避免让幼儿进行专门性的耐力练习;另一方面,在幼儿进行身体运动时,一定要把握好运动量的大小,避免幼儿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避免幼儿进行较长距离的跑步或较长时间的追逐跑、快跑等活动。

二、各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的典型表现


各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的典型表现

基本的身体素质

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3~4岁

4~5岁

5~6岁

平衡能力、协调性和灵敏性


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D

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4.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双手向上抛球

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

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

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1.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

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e

3.能连续跳绳

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5.能连续拍球

力量和耐力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 10 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4.能快跑 15 米左右

5.能行走1千米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 15 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

4.能快跑20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千米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

4.能快跑 25 米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千米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


根据《幼儿园健康教育资源:体育活动》内容梳理。




End






侠之微言
曾经梦想着仗剑天涯,但因对教育的热爱而坚守教育这块热土。琐碎所思、零星所感、偶尔记录。愿在教育的这块热土上能够有所改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