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起伏加剧,人口红利渐失,风口减少的大背景下,如何练好内功,提升组织效能,提升人效,是企业必须面临的选择。以下我们将基于A科技企业的案例和您分享,科石公司如何以人效为导向,通过薪酬激励机制改革,帮助企业大幅提升效率,人效创历史新高的。A企业是一家供应链设备领域的头部科技制造企业,其业务遍及国内和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在实施薪酬激励改革前,A企业员工加班问题非常突出,但产量仍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员工流失严重,尤其年轻员工不希望通过熬加班来增加收入。同样的,制造管理人员的加班问题也非常突出,加班工资占月收入的比重至少在30%以上;对管理者的考核主要以产品交期、质量、安全、设备保养等为主,对生产效能、人效表现基本不考核,工时管理无序,甚至出现了虚报工时等情况,但每月的绩效工资基本都能全额发放或超额发放;
通常的,人们将科技制造行业的人效理解为单位人数下的产量,即:人效=产量/人数,但科石在设计A企业激励方案时,将人效定义为每一标准工时下的产出,即:人效=有效产量/有效工时。科石顾问认为,要解决A企业人效产出低,加班时间过长,员工难以保留的问题,核心是抓好基层干部的激励管理,为此作了两点关键改革设计:1. 鼓励通过提升效能、提升产量来提升待遇,减少靠熬加班提升收入,改变企业和员工“双输”局面。2. 优化薪酬激励结构,设计人效产量奖金激励杠杆,与人效和产量挂钩。改革前薪酬方案:薪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月度绩效浮动+加班工资改革后薪酬方案:薪酬=基本工资+人效产量奖金包+常规绩效奖金包+加班工资(封顶)新方案重点增设人效产量奖金包:根据历史水平测算设置不同产品线的人效和产量保底值、合格值、挑战值,分别给予不同的奖金包,当达到不同的目标值后,员工的收入水平可以达到不同的市场水平定位(P60-P75-P90)。鼓励员工重点提升效能,提升产量获得高收入。加强管理人员加班管理,加强日常的授权督导,合理控制管理人员的无效加班,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强化人效激励的配套管理机制:
设立人效和产量目标动态调整机制,保证目标客观、合理,持续提升人效。
加强有效工时管理:严格界定有效工时,建立有效工时统计、核算,监控流程,堵上管理漏洞。
完善标准工时管理,人效激励从产量对标逐渐转向标准工时对标。
建立制造人效指标的分析、监测和管理机制,形成管理闭环。
新激励方案在试行的前3个月,企业产量创了历史新高,人效提升超30%,人工成本费用率降到历史最低。在新方案下,制造管理人员的面貌焕然一新,平均薪酬增幅超过15%,而加班缩短了50%以上,制造员工同样工作时长获得的薪酬收入也大幅提升。
人效不仅仅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运营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是企业未来竞争的重点。对于管理者来说,人效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标准。
在经济增速下行和用工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下,提升人效、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人效提升是衡量组织力的关键指针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把人效指标纳入管理者激励方案,是必须的选择。
如果您对如何提升人效有独到的见解,可在下方进行评论,同时我们也为您提供人效课程及人效工作坊赋能,如有需要,欢迎联系科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