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所说的“研发”,其实包含两大类创新活动,其一是“研”或“研究”,其二是“发”或“开发”。之前所谈到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都属于“发”的范畴。本节中,笔者就从“背景与目的”、“定义与特点”、“流程与活动”等角度,谈一谈企业中的“研”或“研究”。
一、背景与目的
在企业的研发领域,除了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等开发类创新活动,还要有研究类创新活动,后者的背景与目的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提前储备或消除不确定。
1. 提前储备
前文中我们曾经说过,企业的创新战略大体有三种:领先战略、紧跟战略和模仿战略。
领先战略,指的是企业在行业中率先采用全新技术,或是率先推出全新产品,以新技术、新产品抢先占领市场,进而奠定企业的领先优势和品牌影响。企业选择领先战略,就必须提前做好全新技术和全新产品的开发和储备,这可能需要以研究的形式来进行。
2. 消除不确定
无论是技术开发,还是产品开发,都是以“速战”和“决胜”作为主要目标。开发项目一旦得到立项和批准,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资源、规定的预算内达成预期的目标,过程中尽量不能有任何的反复或停顿,更不能有高度的不确定。因此,要求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需要有技术实现或产品实现上的高可行性。
为了将高度不确定,尤其是技术上、商业上的高度不确定,与常规的技术开发和产品进行分离,以提高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的成功率,企业需要以预研的形式,提前消除技术上、商业上的高度不确定。
如果把技术开发或产品开发比作一场由大规模军团参加的“战役”,预研活动就相当于由小规模特种部队所实施的战前“侦察”。
二、定义与特点
表4.9 科学研究的分类、特点与区别
在企业的研发实践中,根据最终成果输出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预研”分为“技术预研”和“产品预研”——技术预研的成果输出是可行性技术,产品预研的成果输出是可行性产品。
1. 技术预研
技术预研,是在产品应用前景尚不明确或技术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和技术战略,或是为了增强未来产品的竞争力、充实技术货架、解决现有产品中的关键技术,或是以技术突破来孵化新产品而进行的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难点攻关和技术储备。
技术预研的涵盖范围包括:未成熟的新标准、草案所涉及的协议或软硬件技术研究;业界尚未成熟的新器件或新技术的研究;业界虽然成熟,但本企业积累极少、风险较大的技术研究;涉及未来产品的平台技术研究;概念研究;对新产品的形态、新技术的发展、跟踪和论证;等等。
技术预研着重探索和解决技术实现的可行性,使其能够在需要时为产品开发提供支撑。技术预研的成果输出是可行性技术,重点关注技术所能实现的核心功能,并不做商用要求。
2. 产品研发
产品预研,是在市场前景尚不明确,市场需求尚不能完全定量描述,或是技术难度较大,对一些关键技术没有把握等情况下,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和产品战略,或是为了验证或引导客户的潜在需求、把握正确的市场方向、抓住市场机会,或是验证产品实现所需关键技术,所进行的新产品研究和产品储备。
产品预研着重探索和解决产品实现的可行性,使得能够在条件成熟时转移到产品开发。产品预研的成果输出是可行性产品,需要形成原型机,重点关注产品所能实现的核心功能,并不做销售收入等方面的商用要求。
3. 持续迭代
无论是技术预研,还是产品预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方法、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属于典型的“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预研过程中,除了规定一个方向性目标和框架,最终的成果输出则需要以持续迭代的方式,通过多轮的假设和验证来获得。
4. 并行研究
鉴于应用研究的成功概率较低,如果对研究成果的最终输出有时间上的硬性要求,在研究资源有保障的前提下,企业可以采用“并行研究”,即,针对同一个的研究课题,组建多个研究团队,以不同的方案或路线,同时并行进行研究,以数量优势来保障研究质量。
三、流程与活动
图4.51 预研的流程示意
1. 立项阶段
预研流程的立项阶段主要承接技术规划或产品规划,全面统筹预研资源,筛选预研课题,确定预研的总体方向和初步思路。原则上,无规划,不立项。对于临时性的市场或技术需求,且符合企业的技术战略或产品战略的方向,经各领域研究负责人的审核和筛选,可以申请预研立项。
立项阶段的关键步骤有:分析预研背景、选择预研课题、编制预研初步方案、起草预研任务书、成立课题研究团队、统筹预研资源、评审或批准预研立项。
立项阶段的阶段输入有:正式发布的技术战略或产品战略、正式发布的技术规划或产品规划、预研课题建议,等等;阶段输出有:预研初步方案、书面签发的预研立项通知书,等等。
2. 研究阶段
预研流程的研究阶段,是先假设再验证,要先明确设计方案和质量要求,再进行方案开发和方案验证。当研究成果在功能、性能、质量、成本等方面达到了预研的预期要求时,可以准备预研成果的移交和验收。
研究阶段的关键步骤有:计划编制、方案设计、方案开发和方案验证,它们以多轮迭代的方式来进行,直至得到可接受的成果输出。其中,计划编制环节涵盖功能任务:确定预研目标、提出方案假设、编制方案计划;方案设计环节涵盖功能任务:方案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设计、进行方案评审;方案开发环节涵盖功能任务:结构开发、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制定验证计划;方案验证环节涵盖功能任务:测试用例编写、原型机制作、功能验证、质量检验、制定验收计划。
研究阶段的阶段输入有:预研初步方案、书面签发的预研立项通知书、技术战略或产品战略、技术规划或产品规划,等等;阶段输出有:预研设计方案、验证计划、测试用例、功能验证报告、原型机、验收计划,等等。
3. 验收阶段
预研流程的验收阶段,由预研成果的客户代表(产品预研的客户代表是市场部门,技术预研的客户代表是产品开发团队)进行成果评审,再经技术决策机构或产品决策机构批准后,方可关闭项目。预研成果如需向商用转化,要以技术开发或产品开发的形式进行重新立项。
验收阶段的关键步骤有:编写预研课题报告、准备移交材料、评审预研成果、移交预研方案、移交相关资料、申请专利、发布企业标准、复盘项目、关闭项目。
验收阶段的阶段输入有:预研初步方案、书面签发的预研立项通知书、技术战略或产品战略、技术规划或产品规划、预研设计方案、功能验证报告、原型机,等等;阶段输出有:预研课题报告、预研成果和资料、成果评审报告、专利、企业标准、项目复盘报告、书面签发的项目关闭通知书。
4. 评审与决策
在预研流程中,通常要设置两个决策评审点:立项阶段的立项决策评审和验收阶段的验收决策评审,分别对预研项目的正式启动和最终关闭进行决策。
技术评审方面,可以在立项阶段设置技术评审TR1(预研需求和初步方案评审),在研究阶段设置技术评审TR2、TR3和TR4(功能验证),或是将TR2、TR3的评审内容合并到TR4中进行。考虑到研究阶段可能是多轮迭代或多方案并行,可能需要组织多轮的技术评审T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