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2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每周一谈媒介新变,用敏捷的眼光捕捉,用朴实的文字表达。本期内容将讨论反技术依赖这一社会现象。
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编织出一张密网,每一名用户都是其上一处小小的节点。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连接由此生发、蔓延。
然而,但拥抱技术便利的同时,人们也遭遇着不同程度的“技进人退”: 难以集中注意力、没有真实可感的社交、大面积精神焦虑、被算法精准投喂商品、 被同质化的信息裹挟等等。
2021年,豆瓣“反技术依赖”小组成立,至今已有三万余名成员。他们对强连接状态下技术依赖及生活的异化保持敏锐,开始探索主动反技术的可能。这些人为何会有此实践,又有哪些成效呢?
图为豆瓣反技术依赖小组
图源豆瓣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变革,各类社交软件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技术给“即时回复”提供了支持,连接了用户与每一位好友的互动行为。当秒回被赋予“重视对方”的意义,当点赞、评论被用以衡量是否关心对方的重要指标,持续、高强度的互动使得人们维护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时间成本与精力成本一再提高。同时,通讯的便捷、信息获取的便利也被转化为超额工作与非必要社交入侵个人生活的工具。邮件、社交媒体使人们“永久在线、永久连接”,私人空间与时间被持续挤压。
同时,技术连接弱化了人们生存能力与社会关系的建立。通过线上的连接,人的线下社交被替代,人们不必自己与卖菜者沟通,不必亲自记住两地之间的线路,不必和街坊邻居进行交流。此类技术背景下社会的发展趋势,被项飙称为“附近的消失”。技术带来的连接使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知逐渐衰退,逐步失去了通过自我能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丧失着重新建立现实人际关系的能力。
图为街边招牌
图源网络
为了抵抗技术对生活的入侵,反技术依赖小组的成员们进行了不同维度、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探索。有人从物理层面隔绝自己与电子设备的接触,从而从根源上切断技术的获取。譬如锁住手机、出门购物不带手机,只带零钱,主动培养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与沟通能力。有人选择了替换策略,将自己的智能手机替换成黑白的水墨屏,或用只可通话和发短信的诺基亚。通过技术设备功能的流畅度的局限,限制自己的技术使用行为。
图为组员的老年手机
图源豆瓣
尽管人们无法完全避免电子设备与信息技术的使用,但使用的方式、频率、时限都是可控的。因此,“数字自治”成为了小组成员采用得最广泛的反技术方式。在社交层面,他们关闭了朋友圈,或设置仅三天可见,以减少人际关系带来的社交负担。在生活层面,组员们尝试重塑生活与工作的界限,如使用专门的工作账号、非工作时间不回复工作信息等,在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中短暂“失联”,专注现实生活与人际关系。
很多时候,人们的反技术依赖是一种温和且有限的抵抗。用户与媒介平台与技术终端始终处于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中,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个体很难完全摆脱对技术的使用,也很难撼动高度结构化的数据与算法秩序。因此,即使人们充分发挥主体性,有意抵抗信息喂食与算法推荐,但采法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制于技术平台的设计与限制。因此,个人的“反技术依赖”实践往往只能靠闪转腾挪获得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间。
图为组员的黑白手机
图源豆瓣
不过,反技术依赖小组的实践折射出他们探索人与技术平衡共生关系的强烈意识,以及在技术笼罩下保持人的主体性与人格尊严的需求。或许人们无法真正按照自我意愿使用技术,也无法完全规避技术对生活带来的负面效果,但能在局部战场获得胜利,并让更多人意识到技术对人与生活的异化,促进技术向善向好,此类实践就有着重大意义。
新媒鉴
主编 | 詹新惠
副主编 | 薛柯 李佳慧 徐依灵 余昭漩
本期编辑 | 薛柯
内容来源 | 薛柯
12
08
“
新媒鉴:关注媒体新动态,探索深度新观念,发出鲜活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