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30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每周一谈媒介新变,用敏捷的眼光捕捉,用朴实的文字表达。本期内容将探讨朋友圈表演和人设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思考。
最近,一条视频在网上爆火,视频博主用6小时拍摄了1536张照片,在一天的时间里预制了国庆七天假期的朋友圈。令人震惊的是,这条快速拍照换装的攻略,竟然在24小时内收获了超17万的点赞。
6小时预制7天朋友圈原视频封面
图源小红书
当然,也有人发出疑问:朋友圈为什么要预制,朋友圈不应该是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吗?
这让我不禁想到前几日与朋友的交谈。有个朋友最近感觉很受挫,因为看到大家的朋友圈都过得丰富多彩,而自己却没有如此精彩的人生。她说出的这句话引发了在场人的激烈讨论,每个人都表示生活都并非像朋友圈里那样幸福绚丽。晒旅游出行的人大多数时候也只是为了生计奔波,秀恩爱的甜蜜情侣也不会把争执不悦向大家展现。
换句话说,其实我们都只是把朋友圈当成舞台,在尽力演绎自己的幸福人生。而“预制朋友圈”这种行为也不过是给这个舞台提早做好彩排。
翻翻朋友圈,单纯的生活小事分享、心情分享越来越少,更多地是被“九图”、长文所占据。而淘宝等购物平台上,更是有许多商家推出了“朋友圈包装”的服务,帮助购买者打造一个精彩的朋友圈人设。那么,为什么大家越来越热衷于在自己的朋友圈表演一个光鲜亮丽的“人设”呢?
“朋友圈包装”服务商品
图源淘宝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达,人与人线上联系逐渐密切,微信作为一种私人社交工具,开始不仅仅局限于家人挚友,现实的工作需要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空间。而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人们把社会场景作为前台进行社交表演,回到自己的舒适区后台则会回归最真实的自我。那么,朋友圈大抵是前后台的交界,几百位的微信好友,既有我们能够完全放松分享的至亲至爱,也有我们在前台的观众,如工作领导和同事等。因此,微信社会化属性的扩展为朋友圈立人设创造了发挥的空间,会导致这个私人社交场域慢慢由后台向前台扩展,推动了这个个人小舞台的形成。甚至,我们会使用分组功能,向不同的观众展示不同的个性化表演。曾经有一位做品牌的教授在课堂里谈到,自己在朋友圈做“人设”也是在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每一条都是精心设计发布的,以得到微信中部分人群的认可。比如周末发布与年迈母亲、年幼儿子一同出行的视频,正是向自己合作的工作伙伴展现自己的孝顺、热爱家庭。
值得思考的是,在很多时候,这种表演成为了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或者说,我们身处这个剧场里,很难控制自己不加入表演当中。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的攀比心和虚荣心在作祟,想要收获他人的羡慕和赞美是我们进行表演的出发点,似乎只有得到大量的点赞,发朋友圈才是有意义的。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还会受到变色龙效应的影响,从众心理让我们不自觉地模仿那些收获很多点赞的图文。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刷到的朋友圈很多都是千篇一律的风格,比如几行诗意的文字配上可爱的emoji,又比如相似的美食或者自拍构图。因为在朋友圈这个剧场中,这种表演方式被认为是受人喜爱的,能够得到他人认可的。
然而,这种朋友圈的“人设”行为,其实也是用一种滚雪球的方式在给所有人施加压力。当你在工位上忙碌一天,下班在拥挤的地铁上翻到朋友圈里的朋友正在海边幸福度假,必然会感到羡慕和不平衡,觉得自己人生惨淡。当然,你的一条“今天去了周杰伦演唱会”也有可能成为压死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与此同时,很多人发布了朋友圈之后,还会有下一步的“流量焦虑”,每隔几分钟就会点进来看看有多少点赞和评论,如果无人在意,点赞量不高,就会感到失落和自卑。“为什么这条没人点赞,是不是我的照片拍得不够好?”“为什么差不多的内容别人点赞和评论比我多,是不是大家更关注他而不在意我?”这些心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常有的,也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很多人会选择直接关闭朋友圈,规避这种表演焦虑和社交压力,既不做台上的演员,也不当他人的观众。
发朋友圈之后的“流量焦虑”
图源小红书
其实,在朋友圈立个人设并非不好,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是人之常情,兴许你还能成为自己的皮格马利翁预言,通过表演优秀实现自我勉励和自我突破,促使自己成为一个更符合自己预期和想象的人。但是,千万不要沉迷于这种精心装扮的表演而忽略真正的现实生活,也别因为他人看似轻松快乐的朋友圈而产生对比落差,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鲜活的,也都充斥着不同的悲喜和意外,只有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才能收获最好的风景。毕竟我们不能一直活在剧场里,预制朋友圈也只能预制人设,永远无法预制人生。
那么,希望在之后的某天,你也能够摆脱这种表演压力,随意地发上两张照片,仅仅是因为看到了想与亲朋好友分享的美景。
新媒鉴
主编 | 詹新惠
副主编 | 李佳慧 薛柯 徐依灵 余昭漩
本期编辑 | 金佳辉
内容来源 | 金佳辉
30
09
“
新媒鉴:关注媒体新动态,探索深度新观念,发出鲜活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