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素养案例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要“培养具有数字意识、计算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面对即将到来的“数字中国”和数字化生活,数字公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数字思维、数字意识、数字认知、数字情感等数字素养呢?我们开辟此专栏,期望与大家一起传播和探讨数字素养相关议题。
新媒2024
Oct.31
景
9月19日晚上,“微信朋友圈可以发实况照片了”的词条登上了热搜。各网站的各大相关帖子上,“让朋友圈的照片动起来”的呼声一直很高,如今微信终于推出了这一款功能,并将该功能在IOS8.0.51及以上版本逐步覆盖。
图1 官方发布相关推文
图源 微信公众号@微信派
更新到一定版本的用户只需打开朋友圈界面,点击右上角图标从相册中选择实况照片并发布,朋友圈中即可看到其选中的实况照片;同时,这些用户也可以点击朋友圈中右下角有实况图标的照片,欣赏朋友的动态生活。
“自从微信朋友圈能发实况照片,朋友圈就变得有趣起来,看别人的动态照片感觉好有意思。” “自从开放这个功能,有一些小趣事我就开始往朋友圈发,分享欲更旺盛了。”微博热搜下的众多评论与帖子中,网友们纷纷表示对这一功能的喜爱与支持。诚然,微信朋友圈能发实况照片的功能,毋庸置疑地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惊喜与生动的体验,但与此同时,一门技术的发展、一项创新的兴起,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负面地反作用于人类。此时,就需要我们理解人与技术的辩证关系,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将技术对人的影响往正面的方向发展。
图2 微博网友对相关功能的评价
图源于微博
接下来,本篇文章将从朋友圈新增的这一功能之“双面性”入手,从其“正面”与“反面”出发,根据此功能的背后逻辑和潜在隐患,由点至面分析人与技术的辩证关系,在处理人与技术关系的问题上给出一定可行性建议,从而对应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分析该如何正确对待微信新增朋友圈实况图这一功能。
01
live朋友圈,让life活起来
在新传媒生态中,视觉叙事成为信息传播的一大核心要素。而实况照片基于即时通讯技术,以动态视觉效果和声音相融合的特性,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感官刺激出发,侧重于用动态图像与动感镜头语言来描绘故事。这使得其相较于传统的静态照片,更能让照片接收者身临其境,让他们透过屏幕走近分享者拍下照片一刻的动态场景,增强其现场感与体验感,同时也提高了信息传递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微信朋友圈在被“驯化”进入人们生活的同时,它也对人进行了“反向驯化”。“驯化”是西尔弗斯通等人尝试表达社会主体人类通过以日常生活“规训”传媒技术使用形态的能动性过程,通过“规训”,物件被烙印上人类的印记。而驯化理论最初是对作为一种新兴媒介的电视如何融入家庭物理空间和文化系统的过程进行考察,并将这种过程细分成了6个阶段,包括商品化、想象、挪用、客体化、整合和转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前驯化理论的研究对象从大众传媒时代的实体科技已经延伸到了新媒体时代的非实体科技,而研究场域也从家庭空间扩展到了日常生活。而在微信朋友圈这一常见的应用场景中,人们常常出于想为自己营造一定的人设而对朋友圈进行设计与美化,比如现在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很多用户在发表含有自身人像照片的朋友圈时,会先用修图软件将照片中自己的外形进行美化,用磨皮、瘦身、重塑五官等方式,以一种自我塑造后的形象出现在朋友圈中——这是技术对人类反向驯化的表现。然而,朋友圈可发实况图功能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人们修图的频率,使人们以自己更真实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在“去驯化”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人的主体性从此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回归。
图2 全球照片编辑应用年下载趋势及其年用户支出趋势
图源于data.ai
在微信朋友圈推出可发实况照片的功能之前,就已经有微博、小红书等平台支持了这一功能。发布实况照片的这一创新,基于其他平台的已有实践,根据其相对正面的评价,微信紧跟潮流,使微信用户在实况图的使用中成为了后期用户,以前期用户的经验使其吃足了红利,而微信也因此成为创新获益相对较多的平台。微信在别的平台的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将实况图开放声音,进一步增加了其真实感,加强了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联结。
02
精神食粮或为精神枷锁?
当然,微信朋友圈可发表实况图的功能也有其缺陷。
朋友圈的存在加速人的异化,朋友圈可发实况图的功能进一步加速人的异化。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异化”(alienation)原意是指一种疏远的、有缺陷的关系,以及受到其他异己力量的支配等。“人在异化中丧失能动性,导致个性片面乃至畸形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技术特别是媒介技术就属于“其他异己力量”,人们总是被技术所左右,无意识地被其支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表面上,朋友圈可发实况图让接收者身临其境、拉近了发布者和接收者的距离,它给双方带来的满足感和喜悦让其变成了一种精神食粮的存在;但实际从另一角度分析,这其中创造的“仿生环境”让真实的发布者个人和其在朋友圈营造的个人形象相差愈远,给真实的个人披上了层层薄纱,“媒介真实”进一步代替了“社会真实”。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人主体性丧失的过程,异化传递出的是个体与社会的不契合——个人过于迷失在媒介社交中,被时代和物质裹挟,从而与真实的自己渐行渐远,与传统社会社交渐行渐远,与社会圈子渐行渐远,成为创新技术的精神奴役;而此时,这样的技术反而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变成了束缚人的精神枷锁。
实况图是所谓“松弛感”、所谓“自然”的代表之一,但实际上人们总会因此进一步深化对朋友圈的关注,花更多的精力来思考“我如何来表现这种‘精致’的‘松弛感’与‘自然’”。人在把自己当做物品、当作客体来审视的过程,实际也是一种自我剥削的过程。这些实则浪费时间、不必要的表面行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的地位愈加大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们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劳动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形成一种自我剥削,一种比资本家的他人剥削更有效率、更潜在的自我剥削。
03
“能动”:朋友圈&人
面对“能动”的朋友圈,我们究竟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
首先,我们应培养正确的媒介素养,有意识地规避媒介技术为我们带来的危害。科技飞速发展,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不容忽视,在充分利用正面效应的同时,要加强对负面效应的防范意识,辩证看待技术的发展,辩证地看待人与技术的关系。面对朋友圈的实况图,我们更应理性分析背后逻辑,看清实况图背后人被技术“反驯化”的潜在风险,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分享,在使用这一功能时反思自己是否因此过度关注自己在社交中的行为、是否因此自我剥削。
此外,我们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寻求人与技术的互动平衡。用户需从实际行动出发,正确处理与技术的关系,有效地与技术互动,让技术成为辅助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而非控制甚至是主宰人们生活的精神枷锁。在深刻反省自己对待朋友圈实况图的态度后,我们的活动行径就更明确了——在媒介社会中更放松一点,不过度审视自己,杜绝自我客体化与自我剥削;而将社交重心放在现实社会中,减少对媒介技术的依赖。
微信朋友圈实况图功能的背后逻辑和潜在隐患,映射出的是人与媒介技术的关系——即媒介技术与人协同发展,以及媒介技术威胁人的主体性——因此我们更需深刻反思媒介功能背后人和媒介技术的关系,并正确对待这段关系,找回人的主体性。
新媒鉴
主编 | 詹新惠
副主编 | 李佳慧 薛柯 徐依灵 余昭漩
本期编辑 | 陈语诺
内容来源 | 陈语诺
指导老师 | 王颖
31
10
“
新媒鉴:关注媒体新动态,探索深度新观念,发出鲜活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