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素养案例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要“培养具有数字意识、计算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面对即将到来的“数字中国”和数字化生活,数字公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数字思维、数字意识、数字认知、数字情感等数字素养呢?我们开辟此专栏,期望与大家一起传播和探讨数字素养相关议题。
新媒2024
Jul.25
语
本期摘编了社会科学和教育等领域的论文期刊中的部分观点。旨在指出公民的数字素养在建设数字政府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青年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提升数字素养的方向和维度。本期案例研究包括数字政府、青年学生培养策略、人工智能等多个关键方面。
摘编中阐述了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数字素养的三个维度并给出了培养策略,剖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给青年就业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阐述了青年自身、家庭和国家方面的职责。
01
《数字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热点议题与发展趋势》
孙宗锋、秦瑞楠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一期撰文指出,在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提出“搭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资源体系,开展数字技能教育培训,精准帮扶信息弱势群体”理念,数字素养逐渐成为人们参与数字政府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技能和知识资产。它不仅是政府工作人员必备的能力,也是政府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公民参与和缩小数字鸿沟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重构了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方式,使得传统的线下参与向线上参与转变,实现政府和公民自主选择与互动的新形势。首先,这种良好的互动模式有助于政府利用数字技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优化了管理服务流程,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其次,公民也增强了对政府的理解和参与,进而减少了矛盾。最后,数字素养有助于弱势群体更好地接入和利用数字资源,平衡因数字资源不平等带来的差异问题。1
02
《面向未来发展的数字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张春华、韩世梅、白晓晶在《中国远程教育》2019年第4期的撰文中,基于《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数字素养战略简报》的研究,探讨了在数字化时代,数字素养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培养这种素养。数字素养不仅仅指使用数字工具和平台的能力,更包括了批判性思维、数据保护意识、道德责任以及创新创造能力。本文指出,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简称NMC)在用户调研的基础上,突破了数字素养单一模型的限制,提出数字素养的三个维度,分别为通识素养、创新素养和跨学科素养。针对以上的三个维度,作者给出以下几点策略:一、重视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能力发展,适时调整数字素养培养策略和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都可融入数字素养培训。二、强化数字素养学习与未来工作能力的结合,高等教育需要了解当前的就业市场需求和未来的工作环境,使其熟练掌握各种媒体资源的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三、加强数字素养基础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四、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实践能力。总之,学习者通过数字素养的提升,能够解释大量信息的含义,了解如何在线共享资源,这对未来适应各种职业提供帮助。2
03
《青年与人工智能:认知态度与数字素养提升》
杨雄在《人民论坛》2024年第11期指出,青年一代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对人工智能有着较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但是他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适应难题、就业压力和发展挑战,而提升数字素养对于青年群体理解、评估和使用人工智能有着较大帮助。但与此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性也会导致一些青年懒于思考进而出现表达能力的退化,对于他们的技能学习和情感发展造成阻碍。所以数字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数字技能,如数据分析、编程能力,还包括批判性思维、信息甄别能力和伦理意识,这些是青年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数字环境时不可或缺的能力。作者在文章建议,教育体系应当将人工智能与数字素养纳入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青年更好地应用与转换;家庭应加强对青年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树立科学的人工智能观;国家可以将培养具有数字素养的青年作为国家战略布局并实施。3
04
《数字素养促进了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吗?》
王海军、葛晨在《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在2024年第3期指出,由于受到内外部需求萎缩和疫情后续影响,社会就业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加大,我国青年人就业问题凸显。文章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2014-2020年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了数字素养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青年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找到适当的工作,并且工作可以为青年带来较高的工作薪酬、自由的选择空间、较灵活的工作方式、美好的发展前景、较完备的权益保障和较高的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机理。本论文突出贡献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为解读青年数字素养的提升与青年就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拓展了数字化就业的研究边界。第二,社会网络、代际依赖、认知能力和创业偏好四种渠道在数字素养影响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丰富了数字素养经济后果的研究内涵。第三,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全力防范和化解青年的规模性失业风险,提升青年就业配置效率,促进我国青年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政策启示。4
参考文献
[1]孙宗锋、秦瑞楠.数字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热点议题与发展趋势[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13.
[2]张春华,韩世梅,白晓晶.面向未来发展的数字素养及其培养策略--基于《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数字素养战略简报》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9,(4).
[3]杨雄. 青年与人工智能:认知态度与数字素养提升[J]. 人民论坛,2024(11):59-61.
[4]王海军,葛晨.数字素养促进了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吗?[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4,26(03):49-64.
新媒鉴
主编 | 詹新惠
副主编 | 李佳慧 薛柯 徐依灵 余昭漩
本期编辑 | 杨自丽 李美铃
内容来源 | 杨自丽 李美铃
指导老师 | 王颖
25
07
“
新媒鉴:关注媒体新动态,探索深度新观念,发出鲜活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