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每周一谈媒介新变,用敏捷的眼光捕捉,用朴实的文字表达。本期内容将探讨“拼团看电影”荧幕创新背后的“危”与“机”。
近日,淘票票电影与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预约放映”服务,用户只需在淘票票手机软件预约界面上选座付款,邀请好友“拼团”或等待相应场次预约人数达到要求即可解锁“拼团看电影”,此项服务一经推出,便在观影圈引起了热议。
图为小红书用户发帖招募网友“拼团观影”截图
图源小红书软件
然而,预约放映并非新事物。早在2022年,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便在小范围内尝试推出,拿出具有版权的“旧电影”复映,不仅让参与活动的影院在冷档期增加活动人气,也让曾经错过观影和具有怀旧情怀的观众过了一把瘾。
而在去年,中影公司通过线上平台再次推出为期一月的预约放映服务,范围也扩大至中影、上影、万达、横店、CGV、UME六家影院管理公司的全国1500余家影院。如今预约放映再次上线,不少人认为此项服务将在未来成为观影新潮流,但在看见荧幕创新的同时,我们更应看清荧屏背后隐藏的危机。
“预约观影”服务的上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影院和观众带来了正面影响,但其本质上还是影院为解决非大片上映日,影院上座率低困境的破局尝试。上座率低、影院闲置现已成为影院经营的显著问题,从上周的上影节“电影发行新生态”主题论坛信息来看:目前国内影院平均上座率仅为9.5%,不到2015年一半;截止今年上半年,单日票房不满3000万元的天数已有26天,而2021年全年仅为27天。由此来看,“拼团看电影”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然而预约放映能否越走越远,影院能否凭借“创新拼团”盘活经营还需我们再度拷问。
图为贾樟柯在上影节指出影院上座率低问题
图源网络
从以往影院观影人数多、复看频率高、观影时间段分散到如今影院观影人数少、复看频率低、观影时间段集中,现象出现的背后是众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而观众是否前来影院观影主要取决于观影的时间经济成本、电影的内容质量以及观影的氛围体验。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视频平台的爆火,使得人们观影方式从以往单一的影院观影改变为多元的移动设备观影,相较于影院观影需要支付几十至百元不等的费用和花费集中的数小时时间,移动设备观影则能随时随地进行。而对于一些“大片”,人们也只需支付视频平台每月十数元的会员价格,等待电影上架平台便可随意观看。
图为支持预约放映城市及影院相对局限问题截图
图源淘票票手机软件
因此,如果影院仅是进行表面的形式创新,只关注推出预约放映这样的新服务产品,而忽视了观众观影的内心诉求,恐怕“拼”到最后荧屏创新只能走向落幕。虽然通过推出“拼团看电影”这样的新服务产品,影院实现了观影方式的创新,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定制观影的需求,提升了沉浸式观影的体验感。但“拼团观影”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支持预约放映的城市及影院相对局限。目前预约观影服务虽然逐渐成熟,但支持的地区和影院大多仍为一线城市和少部分二线城市,其他地区观众甚至对“拼团观影”不了解。这也进一步限制了“拼团看电影”的创新发展。二是支持预约放映的影片数量和场次仍然有限。即便在支持预约的地区和影院,可供观众“拼团”的影片以及场次也比较有限,往往一个影院仅支持几部电影预约观看,且场次较少,观众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进行选择并前往影院观看。三是预约放映影片上映的意见表达上观众受限。虽然“拼团观影”让观众拥有了一定的“影片放映权”,但这种权力限制于软件所既定呈现的影片中,观众在影片的“成团选择”上仍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在该项服务中更好表达自身意见。
图为纪录片“音魂掠影”已达开团人数截图
图源淘票票手机软件
对于影院而言,增强自身竞争力,让“拼团看电影”真正走长走远,还需从用户思维转变、氛围体验打造、观众深度互动等角度着力。
首先,影院应当以推出预约放映这样的新服务产品为契机,转变以往认为观众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思维,提供“以人为本”的影院服务。其次,通过进一步打造预约放映服务的氛围体验细节,如制作“成团观影”的纪念票根以及在影厅布置上进行主题打造等,进一步体现“拼团观影”的特殊性和沉浸感。最后,进一步优化预约放映服务的用户交流和意见反馈功能,比如在软件界面开发愿望单投票功能和实时评价交流功能,让观众能够在“拼团观影”前投票希望影院上架的影片,“拼团观影”后对影院服务以及电影体验进行评价和交流。
荧屏创新的背后有危机,更有机遇。了解清楚观众在想什么,要什么,“新”服务才能做的好,给的对。当影院真正走出经营舒适区,能为观众提供交互性、沉浸式、高质量的电影体验,到时哪怕不用“拼”,影院应当也不会再有缺“油”发车的烦恼了。
新媒鉴
主编 | 詹新惠
副主编 | 李佳慧 薛柯 徐依灵 余昭漩
本期编辑 | 王恺
内容来源 | 王恺
24
06
“
新媒鉴:关注媒体新动态,探索深度新观念,发出鲜活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