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矿泉水,暗藏24万微塑料,致痴呆、心梗、胃出血!简单一步教你去除~

文摘   2024-10-06 17:21   广东  


塑料,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矿泉水瓶子、喝水的杯子、外卖盒子、打包袋子、餐具……很多都是塑料制品。


而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饮用水,竟是人类微塑料摄入的主要来源!



!

喝的是瓶装水,咽下的是塑料颗粒


相比烧自来水喝,很多家庭会选择买大桶矿泉水喝,觉得干净安全;而平时出门也更多是喝瓶装水,方便实惠~


但纽约州立大学弗里多尼亚分校的科学家对11个知名品牌的259瓶瓶装水进行了测试,发现几乎所有的瓶装水中都含有塑料微粒。


另外,今年1月,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新的显光学成像技术,首次计算并识别了瓶装水中的纳米塑料颗粒,并发现:每升瓶装水中平均约含有24万个可检出的塑料颗粒,包括常见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A(聚酰胺)、PP(聚丙烯)等。







2种行为,释放更多塑料颗粒

研究发现:

①当瓶子被挤压或暴露在高温下时,它可能会随着碎片脱落而进入水中;


②在反复开关瓶盖时,许多塑料颗粒也会进入水。



!

塑料颗粒危害大,伤全身



1
入侵大脑

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纳米塑料颗粒会进入大脑,与大脑神经元中的蛋白纤维发生作用,从而加剧帕金森等神经性疾病的风险。



2
伤肠

一项研究指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粪便中含有微塑料颗粒是健康受试者粪便的1.5倍,并且患者粪便中的微塑料含量越高,腹泻、直肠出血和腹部绞痛症状就越明显。



3
损心肺

经常接触塑料的人群,肺容量会下降,还可能导致肺功能障碍、肺炎甚至肺癌。


另外,颈动脉斑块中有微塑料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卒中或全因死亡风险增高了353%



4
干扰内分泌

一些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水平异常,从而影响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喝水前多做一步,

有效降低微塑料的摄入


2月28日,一篇最新中国研究告诉所有人,把水烧开,再简单过滤,就可能除去高达90%的微塑料!


【原理】

烧水壶用久了总会有水垢,这是水中天然存在的钙、镁等离子形成的沉淀,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等。


而水垢在形成过程中会包裹住塑料微粒,变成沉淀物,最后互相抱团一起沉淀下去。

(水垢带走微塑料的过程示意图

【温度越高,塑料微粒被去除得越多】

在50°C时,碳酸钙结晶开始在塑料微粒表面生长,并在70°C时包裹住这些颗粒,70°C以上结晶继续变大变沉,到100°C时,去除效果最好。


【简单的过滤装置】

像拦住茶叶的那种不锈钢网就行,这样过滤一下去除含有塑料微粒的水垢,效果更好。


!减少“吃”微塑料,请做好4点

减少“吃”微塑料,请做好5点



除了喝瓶装水,生活中还有不少行为都在不知不觉的吃进微塑料,快改!


1
不用塑料袋装熟食

熟食店、小吃店等都喜欢用塑料袋装食物,这些塑料袋大多属于再生塑料袋,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遇到高温、油脂很容易析出,并转移到食品中。


更重要的是,食物的温度越高、油脂越多,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析出就越多。


2
少吃外卖

外卖餐盒中平均含有12-38毫克的微塑料,并且此类微塑料很容易分离,只需要通过简单地水洗,塑料餐盒就会释放出小于50纳米的颗粒。


3
不轻易加热塑料制品

2023年,《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微波加热3分钟后,塑料餐盒即可释放约20亿个微塑料颗粒。


所以平时需要用到微波炉加热时,尽量别用塑料容器或餐盒

4
少穿合成纤维的衣物

衣服成分标签上常见的“聚酯”、“尼龙”、“聚酰胺”、“丙烯酸”等成分都是塑料材料,每当清洗这些衣物时,可能会掉落约70万根微纤维,所以建议大家选用麻、丝和毛等天然材质的衣物更好。


5
少吃超加工食品

我们常吃的方便面、薯片、汉堡、可乐和奶茶等,都属于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往往都需要经过层层包装,包装得越多,就意味着食物受到微塑料污染的风险就越大。



挂面上有这3个字,千万别买!没营养、更伤胃!一文看懂食品包装上的“陷阱”!
 
秋季这3种水果少吃,生寒又生湿!稍不注意,还会成为“伤肝毁肾王”!
 
震惊!不粘锅中的这种物质,会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家里的这些锅,都很危险,赶紧扔!
 


拜托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

大医教你吃喝
传递健康养生食疗知识,分享美食、精神双重大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