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表型与基因型相关性探讨——2024 年USCAP乳腺肿瘤基因检测进展(一)

文摘   健康   2024-08-26 08:00   四川  

引言

现代病理人不断追寻探索着乳腺肿瘤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相互关系。2024年USCAP乳腺肿瘤基因检测相关摘要中8篇是关于表型与基因型的相互关系。第104、132和152篇是关于特殊基因型乳腺肿瘤的病理表型特征;第173(来自常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李青教授团队)、207、227和229篇是特殊组织学类型的乳腺肿瘤的分子病理特征;此外第197篇是关于特定分期的乳腺癌的分子特征。正因为乳腺肿瘤分子特征不断被揭示,使我们更加认清肿瘤本质,并不断提高乳腺病理诊断的精度。以下对每篇进行介绍。

【104】 BRCA基因突变和非突变患者双侧预防性切除的乳房组织学表现谱

 背景 

许多胚系突变与乳腺癌发病机制有关,尽管有一些研究表明BRCA1/2突变患者预防性乳房切除术标本中存在隐匿性非典型性病变,但关于其它基因与乳腺癌风险增加和遗传性乳腺癌患者病变分布相关的数据非常有限。


 设计 

我们选取2015-2023年因BRCA1/2PALB2CHEK2ATMCDH1PTENBARD1胚系突变或未发现遗传异常家族史而接受双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的患者207名,不包含术前活检证实既往或当前患有浸润性乳腺癌或原位癌的患者。


 结果 

患者年龄范围为18-51岁(平均43.3岁),手术适应症包括:BRCA1/2胚系突变(n=161)、家族史(n=24)、PALB2突变(n=9)以及每位患者1-3个其它突变。除良性病变外,还发现以下非典型性病变:平坦型上皮非典型性(n=35,16.9%)、非典型性导管增生(n=29,14.0%)、小叶瘤变(n=29,14.0%)、导管原位癌(n=9,4.3%)及浸润性导管癌(n=1,0.4%)。23名患者(11.1%)至少有3种早期癌前病变(平坦型上皮非典型性、小叶瘤变和非典型性导管增生)中的2种,其中6名具有3种。9例DCIS中,6例单侧,2例双侧,1例单侧多中心。3例低级别(1级或1-2级),其余为高级别(2级、2-3级或3级);1名BRCA1/2突变患者同时发生浸润性导管癌,3/3级,ER+PR+HER2-(0.15cm)。在该队列中发现了低级别和高级别通路的病变,其中3名患者高低级别病变同时发生。在具有明确家族史的患者中发现的非典型病变率与已证实的胚系突变的患者相同。PTEN免疫组织化学显示,2例PTEN突变患者的导管原位癌(图1A、1B)和管状腺瘤(图1C、1D)中表达缺失。

图1 A.导管原位癌;B.与A同一患者,PTEN免疫组化显示表达缺失;C.管状腺瘤;D.与C同一患者,PTEN免疫组化显示表达缺失

 结论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胚系突变的患者以及具有明确家族史但未发现遗传畸变的患者,进行预防性乳房切除是有益处的。此外,也首次证明PTEN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鉴别非典型病变或肿瘤性增生患者的胚系突变。

【132】乳腺癌SWI/SNF基因改变与免疫特征


 背景 

SMARCA2SMARCA4基因分别编码BRM和BRG1,是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的催化亚基。SWI/SNF基因的遗传改变与各种癌症类型对免疫治疗反应好有关。我们试图确定灭活SMARCA2SMARCA4基因改变对乳腺癌(BC)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设计 

我们研究了4187例先前接受过靶向基因测序的原发性乳腺癌(BCs)样本,以及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1094例原发性乳腺癌样本,以识别SMARCA2SMARCA4中的失活性和伴随性基因改变。根据国际TIL工作组的标准,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进行了量化。雌激素受体(ER)和HER2状态根据ASCO/CAP指南判读。将ER+/HER2-CAMA1ER-/HER2+HCC1954 乳腺癌细胞系用靶向SMARCA2SMARCA4基因的短干扰RNAsiRNA)或对照siRNA进行转染。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评估SMARCA2/4基因的瞬时沉默和干扰素刺激基因的表达。


 结果 

在原发性乳腺癌(BCs)中,SMARCA2/4失活性基因改变和SMARCA2/4伴随性基因改变较为罕见,在靶向测序队列中的原发性BCs中,其发生率分别为0.7%(30/4187)和0.8%(35/4187)。与这些发现一致,我们在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1.4%(15/1094)和1.3%(14/1094)原发性BCs中分别观察到了SMARCA2/4基因的失活性改变和伴随性改变。在靶向测序队列中,携带SMARCA2/4基因失活性改变的原发性BCs(n=30,平均TIL评分,27)的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程度,与具有SMARCA2/4乘客性基因改变的原发性BCs(n=35,平均TIL评分15;P=0.02,t检验)相比,TILs浸润程度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转染siRNA对照的细胞相比,在CAMA1和HCC1954细胞模型中,沉默SMARCA2SMARCA4基因导致干扰素刺激基因MX1IFI44IFI44L和/或IFI27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

 结论 

具有SWI/SNF复合体失活性改变的原发性乳腺癌(BCs)显示出免疫细胞浸润性增加。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和HER2阳性(HER2+BC细胞模型中,SMARCA2/SMARCA4基因的失活导致出现了获得性免疫原性。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探讨具有致癌性SWI/SNF基因改变的BCs是否可能从免疫疗法中获益。

【152】RHOA基因改变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背景 

RHOA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小GTP酶Rho家族的成员之一,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中起关键作用。RHOA基因改变是弥漫性胃癌(DGC)的已知驱动因素,其特征是失黏附性生长。本研究中我们尝试探讨RHOA基因改变与乳腺小叶癌的相关性,因后者标志性特征亦为失黏附。


 设计 

我们先检索了肿瘤/非肿瘤病例,查询出的4182例原发性乳腺癌(pBC)和4757例转移性乳腺癌(mBC)靶向测序数据,用来对比分析RHOA基因是否存在致病性/可疑致病性基因改变。根据WHO建议的诊断标准评估具有RHOA基因改变的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调取病理资料对这些病例的ER/HER2进行二次判读。将RHOA基因改变的乳腺癌病例与缺乏此类改变者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我们在15/4182例(0.4%)pBC和47/4757例(1%)mBC中发现了RHOA基因的致病性/可疑致病性基因改变。所有RHOA基因改变都与热点突变相对应,影响G17(61%)、E40(10%)、L22和R5(各8%)、L57(6%),以及G2和Y42(各3%)热点位置。RHOA基因改变的pBC大多为浸润性小叶癌(ILCs)(9/15;60%), 包括经典性(7/15;47%)和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2/15;13%),组织学分级为2级(10/15;67%),ER+/HER2-(8/15;53%)或HER2+(5/15;33%)。类似地,大多数RHOA基因改变的mBC也是浸润性小叶癌(30/47;64%),其中经典性(13/47;28%)和多形性(17/47;36%),低分化(28/47;60%),ER+/HER2-(24/47;51%)。与RHOA野生型(WT)pBCs(n =4167)相比,RHOA基因改变的pBCs更集中表现为浸润性小叶癌的组织学特点(60% vs 10%;p<0.0001)和ERBB2的基因改变(33% vs 13%;p=0.04);此外,它们CDH1突变频率更高(27% vs 11%; P=0.08)。与RHOA野生型mBCs(n = 4710)相比,RHOA基因改变的mBCs也集中表现为浸润性小叶癌的组织学特点(64% vs 9%; p<0.0001),以及CDH1基因改变(55% vs 13%;P<0.0001)。

 结论 

乳腺癌中RHOA基因突变倾向于与CDH1基因改变同时发生,并且似乎与转移背景下的侵袭性组织学改变相关。我们的发现支持了这一观点,即类似于弥漫性胃癌中的观察结果,RHOA基因改变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相关。
173】除MYB-NFIB1融合基因外,还鉴定到EWSR1-MYB和TVP23C-CDRT4基因的乳腺腺样囊性癌单中心研究

 背景 

腺样囊性癌(AdCC)是一种罕见的涎腺型乳腺癌,约占乳腺肿瘤的0.1%~3.5%,常为三阴型。乳腺AdCC常伴有MYB癌基因与NFIB转录因子的融合,主要见于经典型AdCC。然而,该肿瘤一些亚型的驱动基因仍难以捉摸。


 设计 

我们通过回顾性研究共纳入了13例乳腺AdCC,这些患者于2002年至2023年在常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每位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随访数据均来源于本院病历,或者电话随访获得。样本的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是根据厂家的建议进行,同时还进行了包括556个基因组二代测序(NGS)分析。然后在 Illumina HiSeq NGS平台上对RNA进行测序。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V.25.0完成。


 结果 

临床特征、治疗及随访资料汇总见表1。该队列包括12名女性和1名男性,诊断时平均年龄为53.15±2.87岁(范围:37~70岁)。该队列包括8例经典型AdCC、1例基底样型SB-AdCC和4例混合性AdCC(即经典型AdCC和SB-AdCC两种成分混合存在)。Luminal A表型2例,三阴性11例。ki-67指数范围从5%到30%不等。随访时间为3至216个月不等,仅1例混合性三阴性表型且ki-67指数约30%的患者预后不良。通过MYB免疫组化染色和MYB基因的FISH检测,13例患者中有9例证实存在MYB基因重排。其余未检测到MYB基因分离的4例病例,进行了DNA和RNA测序,结果发现了两个新的融合基因EWSR1-MYBTVP23C-CDRT4.

表1 乳腺AdCC的临床病理特征

F:女性;M:男性;L:左;R:右;T:肿瘤大小;0:阴性;1:阳性;DFS:无病生存率;AdCC:腺样囊性癌;m:月份;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2;LND:淋巴结清扫;CT:化疗;HT:激素治疗

 结论 

具有基底样成分的AdCC更具侵袭性。除了MYB-NFIB基因融合外,EWSR1-MYBTVP23C-CDRT4也驱动了AdCC的发生。

197晚期乳腺癌内在亚型的基因组变异


 背景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先进的RNA转录组技术区分出乳腺癌(Breast cancer,BC)表型亚型以满足个体化治疗。随着代测序(NGS)技术的出现,BC的巨大基因组变异性越来越明确,可用于寻找新的药物靶点,特别是在治疗选择仍有限的晚期病例中。


 设计 

2021~2023年在我院前瞻性招募68名晚期BC患者的样本,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Ki67进行IHC分类。此外,通过PAM50测试(Prosigna)确定内在亚型,通过Oncomine综合分析panelThermoFisher* NGS确定基因组图谱,其中包括161个基因。变体分析采用Ion Reporter*)方法,致病性分类基于ClinGen/CGC/VICC指南。可靶向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P/LP基因,如PIK3CAERBB2PTENAKT1等,被定义为已批准药物的药理学靶点或开放临床试验的可能靶点。


 结果 

因材料不充分或不足24个样本被去除。剩下的44例包含14个转移,其余为原发癌。根据IHC分为6例TNBC,3例HER2阳性型-,30例Luminal HER2-,5例LuminalB-HER2+。没有P/LP遗传变异或CNV(拷贝数变异)在统计学上与BC的特定内在或替代亚型相关。15例(34%)中观察到FGFR1-CCND1-FGF19-FGF3基因共扩征,或其中至少一个基因扩增17例38.6%)在PI3K通路中出现存在至少一个P/LP突变(PI3KCA、PTEN、AKT17例(15.9%)在ERRB2通路中出现扩增或P/LP8例(18.2%)呈现MYC基因扩增12例(27.3%)中鉴定出P/LP TP53变异7例鉴定出其他基因(NF1、ESR1、BRCA2、RB1、SF3B1异常。5例样本(3个Luminal-A和2个Luminal-B)未检测到突变(图1)。

图1 桑基图显示了每个BC样本的免疫表现、Prosigna分析和基因组图谱。遗传变异分为CNV(拷贝数变异)和SNV(单核苷酸变异)。PI3KPI3K通路,包括PIK3CA,PTENAKT1基因突变;FGFR1-CCND1-FGF19-FGF3指样本有一种或多种上述基因的扩增。


 结论 

在晚期BC的每种亚型中都存在很大的基因组变异性,但没有与每种表型相关的基因组模式。尽管转录组学检测Prosigna)可以用于对肿瘤进行分类,但panelNGS测序更能识别可能对患者受益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在很大一部分病例中对患者有益。

【207】应用一种新的BaseScope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RTC1/3::MAML2融合基因诊断粘液表皮样癌和汗腺瘤


 背景 

乳腺黏液表皮样癌(MEC)和汗腺瘤(HA)具有相同的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特征,并且在涎腺和皮肤汗腺也具有对应的组织学类型。所有这些都被证明经常含有CRTC1::MAML2基因重排,但在少数病例中CRTC3也是融合伴侣。MEC和HA可能表现出与其他肿瘤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重叠,因此可能需要分子检测来协助确诊。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ISH)、RT-PCR和二代测序(NGS)在内的技术可能代价昂贵、耗时且无法广泛使用。我们研究针对CRTC1::MAML2融合断点的BaseScope ISH技术,检测其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方法来帮助诊断MEC和HA。


 设计 

我们设计了两种针对CRTC1::MAML2CRTC3::MAML2复发性融合断点的BaseScope ISH检测方法。检测了具有分子特征(FISH和/或NGS)的乳腺肿瘤,包括2例MEC,5例HA,以及具有潜在组织学相似性的4例分泌性癌(SC)和1例腺样囊性癌(AdCC)。研究还包括一个含有13例类似MEC乳腺病变的组织芯片。此外,我们还检测了21例涎腺MEC和1例已知MAML2融合状态的皮肤HA。已知CRTC3融合伴侣的病例包括1例乳腺MEC和3例涎腺MEC。每20个细胞(40倍)中,没有或<1个点的染色被定义为阴性。在40倍物镜下,任何更大量的清晰点状染色被定义为阳性。

 结果 

CRTC1::MAML2CRTC3::MAML2BaseScope原位杂交技术可靠地检测到了所有病例的融合,且通过分子检测获知了其融合伴侣(13/13),包括2/2乳腺MEC5/5乳腺HA5/5涎腺MEC1/1 皮肤HA。在没有做NGS的涎腺MEC病例子集(n=15)中,MAML2 FISH检测到10/15的重排。10FISH阳性肿瘤中,BaseScope显示有7CRTC1::MAML2阳性;其余5FISHBaseScope均为阴性。与乳腺MEC/HA组织学相似的病例均未显示阳性。

 结论 

BaseScope ISH可靠地检测到肿瘤中CRTC1/3::MAML2融合的存在,这些肿瘤的特征是存在这些基因畸变,在其组织学相似的对照病例中结果均为阴性。在同一反应中CRTC1CRTC3组合探针的测试正在进行中。

227】多基因测序揭示乳腺原发性和复发性叶状肿瘤中的具有临床实用性的突变


 背景 

乳腺叶状肿瘤(PT)是一种由上皮和间质成分组成的双相病变,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类。虽然不常见,但PTs可复发并进展到更高的级别,而恶性PTs可能表现为侵袭性,并且可能出现广泛转移。我们旨在研究PTs的基因组改变,并揭示与FDA批准的治疗方式相关的可能突变,因为这些突变可能赋予更高的治疗敏感性。


 设计 

我们的研究队列由2011年至2021年诊断的14对原发性和复发/转移性乳腺叶状肿瘤组成。包含29例乳腺叶状肿瘤(良性10例,交界性13例,恶性6例)。肿瘤组织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后,从代表性的肿瘤蜡块上切取至少8张切片,使每个样品至少可获得50ng基因组DNA。每个样本进行了基于572个基因的核酸捕获测序分析,中位测序深度约为1053×


 结果 

原发性和复发/转移性PT均显示出几种常见的变异,尽管后者所有病例均又获得了不同的突变。共检测到982个突变。有趣的是,与原发性乳腺叶状肿瘤相比,7例复发和1例转移的PT突变数量减少。我们观察到TERT启动子突变是最普遍的(25/29,86%),并且几乎所有复发的PT(12/13,92%)和1例转移性PT都含有这种突变。其他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MED12(20/29)、KMT2D(11/29)、BCR(10/29)、MUC16(9/29)、EGFR(8/29)和NOTCH1(7/29)。3例复发的具有EGFR基因突变的交界性和恶性PT,表现为p.A289V、p.L62R和p.S645C位点的致病性突变,可作为FDA批准的药物拉帕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和吉非替尼靶点。1例原发交界性PT存在可能致病性的BRCA1 基因p.S632Hfs*18无义突变,后者为奥拉帕利和他拉唑帕利的靶点。

 结论 

基因组图谱显示存在可能与PT复发和转移有关的突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些是否具有作为预后和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

229原发性乳腺血管瘤中的MYC扩增以及TSC2、NSD1、TP53和酪氨酸激酶突变


 背景 

乳腺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肉瘤,约占15%。一般来说,大多数血管肉瘤具有复杂的核型。已知放疗后和慢性淋巴水肿相关的乳腺血管肉瘤表现出高水平MYC基因扩增,但其在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中非常罕见。本文介绍了一组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以及其中三例肿瘤的分子特征。


 设计 

检索该机构实验室信息系统(2013~2023年),经会诊或内部病例的病理回顾后,得到6例确诊的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临床信息收集自电子病历系统和会诊提供的信息。3例分别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转录组测序(WTS)。


 结果 

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该队列全部由女性患者组成(6/6)。年龄从37岁到6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4.8岁)。2例为空心针活检标本(2/6),3例为乳房切除标本(3/6),1例为乳房肿瘤切除标本(1/6)。3例测序病例结果如下:1例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同时出现NSD1基因突变(c.1741 G>T p.E581*)和TP53 基因突变(c.839 G>C p.R280T),并且在无放疗史的情况下,同时出现了MYC基因扩增。从组织学上看,该肿瘤显示为细胞高度异型的实性结构以及局部的迷路样的管腔结构。第二例测序病例出现了TSC2基因点突变,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良好的小至中等管径的迷路样管腔结构,细胞异型性轻微。第三例出现了KDRKITPDGFRA基因的拷贝数增加,组织学上表现为高级别的迷路样管腔结构。其余三个病例有待进一步的分子分析。手术前病变范围为4.0cm12.1cm不等(平均7.5 cm)。


 结论 

这是首次在原发性乳腺血管肉瘤中发现TSC2突变以及NSD1/TP53共突变。此外,在缺乏放疗史的情况下的MYC基因扩增在这类肿瘤中也实属罕见。与以前文献报道一致,该队列中有一例携带酪氨酸激酶突变。这些首次发现的特异性分子改变可能揭示了这种罕见肿瘤的病理学机制。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王成勤 审校

作者简介




梅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讲师

中国抗癌协会第六届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乳腺肿瘤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头颈及甲状腺病理学组委员

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委员

主攻乳腺病理及内分泌病理(包括甲状腺细针穿刺)

曾于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布里根妇女医院专科进修

长期参与国家级及地区级的病理医师规范化专科培训




户燕姣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擅长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病理诊断
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科进修
山东省第一届卵巢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 委员
青岛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青岛市病理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 委员



张原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 

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委员
亚专业方向:乳腺和皮肤病理诊断
临床药物试验病理科负责人

END



【本文系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本订阅号为非盈利性专业学术交流平台,所有文章仅供公益交流,不代表本订阅号立场。热诚欢迎所有关心与支持乳腺病理发展的同仁,加入到我们的订阅号,积极推动我国乳腺病理事业的蓬勃发展,投稿邮箱:breastpathology@163.com】

乳腺病理
乳腺病理精彩病例和微课堂分享、优秀文献及重要会议推送,病理医师沟通学习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