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普通人听得懂的理论
教人人都学得会的技能
选素质高专业强的执业
做老百姓买得起的服务
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第416篇原创文章
(总第419篇)
============================
【编者按】这是5月22日中国心理学论坛第63场的全场发言全程实录,主题是:审议《中国心理学纲要》,本场是对《中国心理学纲要》上半部分的审议。
主持人谢江锋(深圳):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心理学论坛!中国心理学论坛的时间是每周三的21点至22:30,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心理学,最低要求构建中国人原创的心理学体系;最高目标是构建中国人原创的遵循中国文化“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的原则,用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构建起来的、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自成体系的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论坛内容包括中国心理学的构建和中国特色心理服务的探索两部分。欢迎大家围绕中国心理学的主题深入思考并积极发言,为推动中国心理学构建和发展、为心理领域发出中国最强声音献言献策。参与即是贡献,转发即是助力,围观也是支持!我们每周三的中国心理学论坛如期进行,我们打造的是永不落幕的中国心理学论坛!
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心理学论坛已经开展了总共62场,今天是我们的63场。经过前面62场的讨论,以及经过我们中国心理学四代人的探索和努力,我们中国心理学论坛就是龙心理已经整理出了《中国心理学纲要》,点击这里可以阅读全文。那么我们今天第63场的主题,就是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中国心理学纲要》,看看你对《中国心理学纲要》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你认为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补充或者调整的地方,请大家畅所欲言。
在正式开始讨论之前,我们请高行之老师来介绍一下《中国心理学纲要》的情况。下面我们先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国传统文化资深研究者、把中科院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研究生、心理督导师师资、《心理督导师》编委成员、中国心理学研究第四代传承人、龙心理发掘整理人、《督导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式督导”的提出者和发起人高行之老师!
有请高老师!
高行之:谢谢主持人的邀请!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心理学论坛!今天是我们中国心理学论坛的第63场,主要是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中国构建心理学基本的内容和发展纲要,我们一起来讨论审议这个纲要。在这之前,我简单给大家来介绍一下我们中国心理学构建的思路。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次由民间发起的运动,早的有刘邦带领的农民起义军,刘邦就是普通的老百姓,结果建立了汉朝,这是一次;还有一次,那就是朱元璋,他也是从平民百姓出身。这两次从民间发起的革命运动都成功了。还有就是李自成的农民军起义和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当然了,历史上还有很多次这种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但最后都失败了。现代有一个成功的例子,那就是我们的党,也是从一个民间组织起步,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三次成功的民间组织发起的革命运动。再看四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农村的包产到户,其实也是从一个农村的几十户村民他们私下里搞的家庭承包制开始的。所以说,一个事情最终能不能成功,取决于我们怎么去做,事在人为!
今天,我们也是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来推动中国心理学的建设,毫无疑问,这就是在发起一场心理学的革命,我们也是在从民间发起一场心理学的革命运动。所以,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些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能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究竟怎么走?我们就需要以历史为师,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从失败的案例中吸取教训,从成功的案例中获得经验。对不对?
你看到李自成起义,明明都已经打到北京了,但是却功败垂成。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正确的目标,更没有独立自主的纲领,根本没做好自己当家的准备,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样当家做主,而是想跟皇帝谈判继续当下属。结果把大好的时机给错过了,最后失败了。太平天国运动刚开始,就得到了马克思非常积极的评价和认可,马克思专门有六篇文章提到了中国的这场革命,对太平天国运动作出过积极评价。然而,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前两年,马克思对于中国的这场革命有了不同的看法。以前是非常地鼓赞扬、认可,而这次马克思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中国纪事》,非常尖锐地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不足之处。准确地讲,马克思对于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精神予以高度认可,但是严厉批评了它的问题和不足: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一个自己的口号,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只是用破坏的方式去进行一场革命,结果给老百姓带来的是更大的灾难!马克思最后毫不客气地说,它(指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中国的魔鬼。
我们今天构建中国心理学,我们怎么样才能够避免出现历史上那些民间发起的大事业的先天不足?如何避免明明看上去初期和前景很好,最后却成不了事?我们要吸取怎样的教训?如何从成功的例子当中学习有用的经验?你看我们党仅仅用了28年就建立了新中国,我们从这里边肯定可以学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对不对?那我们就从这些正反例子里面去学习。听了马克思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分析,看了马克思所指出的问题,再看看李自成的失败根源,对比一下刘邦和朱元璋当初是怎么做的,对于我们构建中国的心理学来说,不就是很好的警示吗?
所有成功的案例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基本的纲领、强有力的组织、有对远景的设想,更有踏踏实实具体落地的行动;而所有失败的案例要么是没有明确的目标,要么是没有提前规划设计,要么是组织和行动不力,又或者是偏离了初衷。我们的党是怎么成功的,我们的党是先有了自己的党纲党章,先把组织建立起来了,然后依靠组织的领导和推动后来就成功了。所以说,我们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组织来进行相关的组织和推动工作,这个事情是干不成的!
所以,我们要想成功构建并发展壮大中国心理学,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明晰的宏伟蓝图、有清晰的目标、基本纲领和组织结构设计,包括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定位是什么?我们基本的理念是什么?基本纲领是什么?如何组织实施?这些东西我们必须得清晰,如果这些根本的东西我们搞不清楚,那我们就很难成功。
我们现在之所以要把我们经历了四代人100多年的研究所得出来的成果介绍给大家,就是让大家看一看我们想干的这件事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它包括哪些内容,它是怎么定位的?也让大家看一看这个事情靠谱不靠谱,有没有前途。如果大家觉得靠谱,那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干!我们一起群策群力,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互相扶持,互相带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我们就能成功!我们的党之所以取得成功,不就是因为所有只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这才成功的吗?所以,只要我们有了共同的基本的认识,个人意见服从集体的意见,决定前大家畅所欲言,一旦决定了,如果你再有个人意见,也只能保留,也必须得按照我们大家的决定来走。否则的话,如果十个人七八个心眼、两三个方向,甚至更多,那就不可能走到一起去!所以,我们公布《中国心理学纲要》,就是要让大家全面了解我们要构建的中国心理学,吸引有共识的伙伴一起来干!这是我们给大家介绍我们《中国心理学纲要》的初衷。
现在有很多人声称自己创立了中国心理学,或者要创建中国心理学。他们是怎么创建的呢?都是凭着自己几年或者十几年的经历,比如得抑郁症呀,强迫症呀,自己病了,后来自己把病治好了,他创了个什么疗法出来;又或者说我有几十年的心理咨询的经历,然后我创了一个什么心理学(理论或技术)出来。那些现在声称创立各种心理学的同仁,其实都是这么单打独斗创立出来的。
我们的《中国心理学纲要》怎么来的?不是单打独斗出来的,而是有几十位来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名家大师,经过了四代人一百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取中华民族五千年集体智慧的精髓,集众家之长,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创建起来的
中国心理学的研究是从中国第一代西方心理学的传播者们那里就已经开始了,包括中华心理学会的首任会长张耀翔先生,包括我们中科院心理所的首任所长、中国心理学长期的学科领导者潘菽先生,包括我们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还有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古文字学家容庚、徐中舒等诸位先生。他们作为第一代研究者,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方向,指出了方法。如果没有梁漱溟先生告诉我们的两个方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心理学。这两个方法一个是整理古籍的方法,一个是心理学的功夫,心理学的功夫是从西方心理学那里学来的,一边学一边构建中国心理学;整理古籍的方法是在前辈们研究成果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得来的。不仅如此,这些前辈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参考和借鉴。这些第一代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前辈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大都出生在19世纪最后的二十年,而且都是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比如除了刚才提到的梁漱溟先生,还有马一浮先生。马一浮精通佛学和整个中国哲学,还是第一代中国文史馆馆员、研究者,全国政协委员。所以他们第一代这些人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是来自于不同的领域,有搞哲学的,有搞历史学的,有搞心理学的,有搞古文字学的,还有搞教育学的。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人,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是第一代的研究者,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心理学。
那么第二代,是出生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这里边主要有三位代表人物,第一位就是中国当代古文学专家、古玺印专家、篆刻家、书法家、画家,曾担任中央文史研究 馆馆员、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员的康殷先生;还有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化史家、哲学史家,方以智研究专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庞朴先生;还有一位是中国心理学中国本土化的发起人、台湾的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当然,这几位都已经去世了。这是中国心理学的第二代研究者。
出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属于第三代的研究者。这其中有中国心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会士、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这个奖全国总共二三十位——华东师范大学的终身教授李其维先生。李其维先生在中国首个提出来心理学需要正名,第一个明确提出真正的心理学应该是研究心理过程和机制的,凡不聚焦于心理过程和机制的,都不是真正的心理学。这是李其维先生对中国心理学构建最大的贡献。再一个就是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是我的恩师,《心理督导师》主编、中国著名的性学家、中国青少年性心理门诊创始人胡佩诚教授。胡佩诚老师的学术背景非常全面,他是北京医科大学的本科毕业,是清华大学的社会科学硕士毕业,又是心理学的博士毕业,而且既是中国的心理学博士,又是美国的心理学博士。如此全面的学术背景在中国学术圈是十分罕见的。再一位是研究东夷骨刻文的专家,山东的旅游局的丁再献先生。他们都是出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之所以能成为第三代传人,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为中国心理学的构建作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也就是说他们有别人没有的成果,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内容,而正是借助于他们的这些成果或思路,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国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第四代传承人就是60后70后了,包括心理分析的中国领头人申荷永老师,意象对话的创始人朱建军老师,“心理中国”概念的提出者、叙事疗法在中国的奠基人、北京林业大学的李明老师,当然还有我们龙心理团队,我只是龙心理团队的代表。现在,我们这些60后70后现在就成了中国心理学第四代研究者中的主力了。真正称得上是中国心理学的,也就是这几位。
这么多人,整整四代人,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当然也有幸运的成分,我们幸运地能够碰巧把这么多专家的那些独创性的、又是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中国心理学来讲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了中国心理学,这真的就是一种幸运!我们只是幸运地站到了这些名家大师们的肩膀上,这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心理学。
真的就好像是冥冥之中老天早有安排,就是我们在缺什么的时候,总会无意当中在哪个微信群里面发一个链接,恰恰就是我们需要的内容;又或者哪位老师介绍某个人,点开一看介绍的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真的是太幸运了。所以说这一路走来,我就有一种非常真切的体验:好像冥冥之中都是注定的。很多人都会主动地来找我们,给推荐个东西,结果我打开一看恰好就是我们需要的。要是让我自己去找的话,说实话,我都不知道去找谁,到哪里去找。真的是种幸运。就这样,慢慢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心理学纲要》。今天再回过头来想,如果不是幸运,根本就办不成这件事。
前面讨论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提出来说,构建中国心理学需要100年。我告诉他们:的确,我们已经花了100多年了,没错!但是,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别说100年了,就是300年500年也未必能够成功。
我们前天发了一篇文章,对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做了一个中国式叙事,这就是《坚持文化自信,揭西方心理学真相,理清中国心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一文。这是从我们中国心理学的角度,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我们把中国心理学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582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开始往前追溯,追溯到《易经》成书之时。《易经》什么时候成书,我们就追溯到什么时候。为什么要追溯到那个时候?因为《易经》作为我们中国的文化基础,大道之源,群经之道,这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我们中国心理学体系的一本经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这里边没有心理学呀,中国古代哪有心理学?这么想是因为大家不知道,不了解。通过梁漱溟、钱穆、辜鸿铭等先生他们的研究,发现中国文化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圣贤先认识到了人性,先懂得了人类的心理,然后采用符合人类心理的方法,符合人性的方法才逐渐构建起了中国文化。
北大奇葩教授辜鸿铭,留长辫戴着瓜皮帽穿着长袍,会说16国语言,当年在北大那是一大景观,就是这位辜鸿铭先生,他和梁漱溟先生通过研究都认为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文化。早熟在哪里,早熟在他先发现了人性,先搞懂了人类的心理然后才去搞文化建设,所以说中国文化是个早熟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恰恰相反,西方文化是先认识外物,一直到了利玛窦来中国前30年左右,希腊人才开始分析人类的灵魂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才开始分析,因为他们一直是信仰宗教的,一直就没往这上面用心思,他一直以为灵魂就是上帝创造的,就是上帝主宰的。所以,直到利玛窦来中国之前的大约30来年,他们才开始研究灵魂。以前他们一直研究的都是物。当然,他们研究的“物”也包括他们在研究的什么意识、记忆等等。不过,他们是把这些东西当做一种物理现象来研究的,他不是当心理现象来研究的。所以说西方他们没有心理学,西方只有那一门学科,在冯特之前它叫做“灵魂论”;从冯特开始,它叫做“科学灵魂学”,为什么要加上“科学”两个字,就是说把灵魂学从神学领域拉到了科学的行列里来了。这就是冯特的开创性贡献,所以我们说冯特从来没创建过什么心理学,他也不懂心理学。西方人只知道灵魂的事情,但是他们的灵魂和中国的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他们的灵魂是不灭的,是上帝创造、上帝主宰的。而且西方人的灵魂跟中国人所说的灵魂也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也讲灵魂,但中国人很讲“精、气、神”。“精、气、神”跟西方人讲的也都不一样,西方人把这些东西都当做物理现象来研究,没有把它当做心理现象来研究。所以,我们讲西方没有心理学,西方只有灵魂学;所以我们讲利玛窦来中国之前的这一段时间是中国心理学自主发展的阶段,没有外来的影响。
这个阶段中国心理学是以什么形式存在?是以形而上的“道”的形式存在。(略,详情请点击这里阅读《坚持文化自信,揭西方心理学真相,理清中国心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事实上,中国一直都有自己的心理学,只是它存在形式跟西方心理学完全不一样,西方心理学是以学科的形式存在,中国心理学是以形而上的形式存在的,老百姓天天在用却不知道。西方人是先关注生活,后来因为遇到了解不开的难题才开始研究灵魂,但我们中国人是另一个路子,是先深刻认识了人心原理然后就开始把如何利用人心原理更好地生活运用于社会实践中。也就是圣人知道了心理、知道了人性(悟道)以后,通过构建一套礼仪制度来教会人们,告诉你日常生活中你应要如何地为人处事,所以我们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是教大家如何为人处事,这样就可以防止出现心理问题,也就是教会大家如何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所以说,我们中国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是搞心理健康的。我们中国文化讲“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所以我们不是等人出了问题再帮你解决问题,而是我们从你一生下来我就教你如何为人处事,你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去成长,你将来就不会出心理问题。
当然了,也不能绝对。这里边也有人会出现问题,但是出问题的人很少,少到什么程度,少到不足以催生一个专门以解决心理问题为生的职业。中国自古就没有类似心理咨询师的这个行业,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有心理问题的人。所以你们来说说,我们在利玛窦来中国时的心理学水平,中国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到底是高还是低?大家自己去评判,去比较一下今天和过去的情况。想想我们这些人小时候身边有没有出现这么多有心理问题的人,你一定就有答案了。这一个段阶段,我们把它称为古典心理学阶段。就是我们有中国的心理学,它不是以西方学科的形式存在,我们把它称为“古典心理学”。
第二个阶段是什么时候?就是从利玛窦来到中国,也就是从1582年开始,一直到2023年的3月22号。为什么这个时间如此精确,因为我们现在有文字记载了。因为2023年的3月23号,重庆有一位老师他今年71岁,叫朱美云,朱老师他在2023年的3月23号发起成立了一个“中国心理学”群,这个群的目的就是要构建中国心理学。这个群只用了不到24个小时就满员了。我们知道一个群的上限是500人,不到24个小时500人的群就满了,说明什么,说明构建中国心理学已经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那这个群的建立,就标志着中国心理学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所以,从2023年的3月23号开始,中国心理学就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我们称之为“现代心理学”阶段。
那么第二个阶段是把西方灵魂学当心理学的阶段,也就是把西方的灵魂学假借为心理学,所以我们就叫做“假借心理学阶段”。为什么叫假借?因为我们是把西方的现代科学灵魂学借为心理学来用,我们借人家的灵魂学当心理学来用。所以我们中国有个词叫做假借,“假借”的意思就是它本来不是心理学,但是我借为心理学来用。为什么这么做,因为里边很多的内容和我们的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样,比方说他研究记忆、意识、精神,这些也是我们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但是我们的内容不太还一样,因为刚刚我说了我们中国人研究心理是当人心来研究,不是当物理来研究,但是西方人是当物理学来研究的。尽管有这个区别,我们粗略的来用也是可以用的。大家注意是粗略地来用没问题。西方的灵魂学翻译成心理学,我们当心理学来用了很多年,我们觉得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确实推动了我们对于心理的认识,推动了我们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这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我们得承认这一点。同时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粗略地用是可以的,但随着学科发展越来越细,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在粗略地用了,我们是在很细致地用,那问题就出来了。当细致地用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由于文化的差异,这个东西它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多。这也就是为什么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后,中国人心理学学科越来越发达,中国老百姓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知道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健康知识越来越多,但心理问题不是减少了,而是越来越多。大家想想这合乎逻辑吗?这符合科学吗?问题出在哪,因为文化的差异。当我们不再粗略地借用,而是在细致地使用的时候,它一方面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一方面又在制造问题。美国一位纪实作家写的一本书,我们前期带大家读了一遍——《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美国人自己都认识到了美国的心理疾病标准本身就是心理疾病的病毒。大家可以自己去买这本书,自己看,这里我不多展开讲。我们假借西方灵魂学作为心理学的阶段就到2023年的3月22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我们必须要有中国心理学,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学已经开始推广应用了,所以假借心理学阶段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那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我们为什么要第三个阶段叫做“现代心理学阶段”呢?大家知道,人们一直把冯特创建的科学灵魂学称作“现代科学心理学”,这是西方人的现代科学心理学,但实际上它准确地翻译应该是“现代科学灵魂学”。现在我们中国人要搞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构建的心理学,那就是中国式的现代科学心理学。所以我们把我们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构建的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一是与西方人的现代科学灵魂学相区分,二是与第一阶段的“古典心理学”相呼应。
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中国”这两个是会省略掉,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这套心理学就是来自于中国,出自于中国文化。
这是我们中国心理学的三个阶段的划分,请各位了解。
但是实际情况是,虽然支持构建中国心理学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有能力构建中国心理学的人屈指可数。到现在为止,真正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来构建出来中国心理学的只有我们龙心理一家。虽然朱建军老师、申荷永老师、李明老师都已经旗帜鲜明地说了:必须要立足中国文化来构建心理学,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的,只有我们龙心理一家。
中国心理学进入第三个阶段即现代心理学阶段,就是以朱美云老师发起成立中国心理群为标志的。这里边有个插曲:我们搞中国心理学已经有四代人传承了100多年了,特别是从2016年习总书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我们就已经明确定位,我们发掘整理的中国古典心理学,发掘整理出来后把它构建成现代学科,那就叫中国心理学。2016年我们就这么定位了,但我们不敢公开讲。为什么,我们没胆量。要不是因为听了习总书记的这个讲话鼓舞了我们的信心,我们也不敢想,我们要完成构建中国心理学这一件大事情。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哪敢那么想?是受到习总书记的鼓舞和启发,我们才有了信心要构建中国心理学。但是我们只在悄悄地做,还是不敢公开讲,怕人家笑话。直到2020年,我们终于确定了中国心理学的正式名称,叫做“龙心理”——我们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所以中国人的关于人心原理的学问学说,那当然就是“龙心理”了。对吧?
为什么还要给中国心理学起另外一个名字呢?因为按照中国的法律,中国心理学这个名称擅自来用是不合法的,它必须得经过国家批准才可以这么叫。所以“中国心理学”相当于乳名或者叫民间的俗称,它不是正式名称。虽然2020年我们就已经确定了正式名称并且也有了基本的内容,但我们还是没有勇气公开说我们要构建中国心理学。直到2023年3月23号朱美元老师开了这个头!我记得3月23号凌晨,朱美元老师给我发邀请信息,邀请我进入这个群,并且告诉我说这个群以构建中国心理学为宗旨,我一听就高兴了,立马就加进去了,就很积极地关注和参与这件事。也正是因为朱美云老师发起建群,让我有了勇气和胆量公开讲出来,我们搞的就是中国心理学,就是基于中国文化中的中国的心理学。我第一次公开的时候,结果很多人都笑话我,甚至有的人就骂我神经病。
所以,我们非常感谢朱美云老师!是他为我们带来了信心,让我们有勇气公开讲我们建立了中国心理学。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把这个口号说出来的,敢竖起大旗来的。我们也是在朱美云老师的带动下才敢说了出来,我们认为朱美云老师是我们的贵人,如果没有他,我们可能到现在也不一定敢公开说我们构建的就是中国心理学。
所以,这第三阶段就是以朱老师发起建这个群为标志,这是朱老师为我们中国心理学建设做出的伟大的贡献!
但是在今年4月份,不知道什么原因,朱美云老师突然停止了中国心理学群的讨论,现在就剩了我们一家仍然在坚持搞中国心理学建设了。
以上就是我们中国心理学的来历,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接下来就让我们的主持人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中国心理学纲要》的具体的内容,请大家审议。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觉得哪不合适,或者觉得有什么需要调整的需要修改的,请大家畅所欲言!我们通过审议、讨论,来完善它!
我们把中国心理学的纲要确定下来了,那么以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就有依据和基础了。有了这个根基,也就有了主心骨了。所以,今天晚上大家的发言将会直接影响着我们以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心理学的走向。所以,欢迎今天晚上来到论坛的各位,给我们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大家也是一个参与中国心理学顶层设计的非常宝贵的机会。我们今天讨论不完的,下周接着讨论,那接下来就有请我们的主持人带大家一起来审议讨论,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主持人。
主持人谢江锋(深圳):谢谢高老师!刚才高老师介绍了我们中国心理学这个纲要的由来,我们所构建的中国心理学它是一门学问,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从孔子已经开始就已经成熟,又通过近代我们四代人的接力研究和探索,经过我们一年多以来60多场的中国心理学论坛上大家的一起探讨,形成了今天的中国心理学的纲要。
《中国心理学纲》要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心理学是谁”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为什么构建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国心理学长什么样的问题。今天非常荣幸跟各位老师、大家一起来见证我们中国心理学纲要的产生。我们一起来讨论,那就从第一部分开始,我们一条一条来讨论,一起来确认,各位老师有什么建议,对于《中国心理学纲》有什么意见或者有其他的一些想法的,请在群里面积极发言。
马牧【中医,心身Dr】:我可以说一点吗?我觉得第一点关于广义的中国心理学,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中国心理学指广义的中国心理学;但是第二点讲到中国心理学是完全独立于西方心理学的体系,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概念和理论,这一句跟上面的广义的中国心理学解读是不是稍微有点冲突?
高行之:好的,谢谢马老师的提醒,我记下来了,稍后做修改。谢谢!
马牧【中医,心身Dr】:好,没有别的了,谢谢老师!第二点关于“中国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很好!简明扼要。
梅雨桐:我赞同。
孙峰(安徽):建议在方法后面加一个“论”字。
谢江锋:好的,谢谢孙老师。下面看第三条,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梅雨桐:研究对象的不同正是(狭义)中国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的根本性区别。坚持这一点才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李祥月(广西):第二点,中国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坚持文化自信,以中国文化为主体,以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挖掘历史,借鉴国外,立足中国,胸怀世界,把握当代,面向未来。(感觉这样语感比较好)
主持人谢江锋(深圳):谢谢老师们的发言,还有其他老师有什么意见的吗?各位老师有如有意见及时开麦发言,欢迎各位老师建言献策,一起来构建我们的中国心理学!
高行之:指导思想的后边的16个字,这是习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当中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的一个要求。他当时还讲到有一个关怀人文,后来改成了关怀人类,我们没用这个词,我们在前边加上了文化自信,以中国文化为主体,以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大家再看一下,对于指导思想这个表述,看看大家觉得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主持人谢江锋(深圳):各位老师,关于第三点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各位老师还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直接开麦发言,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直接开麦发言,我们有请高老师给大家解释。
高行之: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我们中国心理学的第三代研究者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中国心理学会原副理事长,现在的上海市心理学会的名誉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的终身教授李其维老师,他在2018年参加深圳一个心理学论坛会议的时候,他是以文字的形式发言明确提出来的。李其维老师认为,当下心理学需要一场清理门户廓清战场的“正名”之举。李先生说,现在终于可以鼓起勇气来可以说了:凡是不聚焦于心理过程和机制的都不是真正的心理学研究。
为什么呢?
因为心理学现在太乱了!这但主要是我们中国人觉得乱,西方人可能并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是当“心理学”来看待这门学科的,这门学科的主体应该是“心理”;而西方人讲的其实本来就是灵魂学,其主体是灵魂。很显然,从灵魂学的角度,凡与灵魂相关的,都属于灵魂学的范围,其范围太大了,目前,西方心理学所有的流派分支都没超出灵魂的范围。
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心理学的研究主体就应该是“心理”,也就是人心活动原理、机制机理,凡不属于这个范畴的都不是真正的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中,真正研究人心活动原理的,实在太少了!冯特有本书是讲原理的,威廉·詹姆斯也有本书是讲原理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算得上讲原理的,再加上荣格的心理分析也算得上是讲原理的,其他讲到原理层面的还有哪个呢?恐怕就很难找了。可以说,绝大部分西方心理学的流派分支都不是讲“心理”的,都不是真正的心理学!这就是中国人觉得心理学特别乱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差异加上翻译的错误所造成的。
我们中国人讲的是心理学呀,必须是讲心理的,必须是讲人心道理的,而且中国人说的“理”不是普通的学说,而是特指的是本质原理。所以中国人所说的心理学必须是讲本质讲基本原理的,不是讲本质、基本原理的,那就不是心理学。
问题就出在这里!
所以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心理学它有着特殊的含义,一定是人心活动本质,属于基本原理和机制机理的部分那才叫心理,不是从这个层面来讲的就不是心理学,如果你只是讲现象规律的都不是心理学。这就是为什么李其维老师讲要为心理学正名的原因。
所以大家以后就会越来越发现,我们的中国心理学的构建,不是哪个人的意见,而是我们国内最顶尖的权威专家的某些研究成果,通过中国文化中的道这一特定的理论串联在一起所形成在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这些专家的某种意见可能在整个心理圈并不占有主导优势,比方说李其维老师虽然在中国心理学会的专家排名绝对在前十几名之内,但是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用李其维老师自己的话说,“我就不认为我的发言是什么‘非主流声音(观点)’。它只是多种声音中的一种,只不过因其对错之处斑驳其间,因而可能反对者比赞同者更多而已。”我们中国心理学的构建,关心的不是哪种观点是不是主流意见,而是哪种观点符合中国文化中的道。凡是符合道的,就可以纳入进来,不符合道的,肯定不予采纳。我们用中国文化“道”的思维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心理学体系,结果发现非常的完美,真正实现了“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一结果也就反证了,我们的这个中国心理学体系才是符合道的,因为符合道,所以就是最科学的体系。
虽然李其维老师的上述观点,在心理领域还不是主流的观点,但我们从“道”的角度看,他的观点是对的。这就像当年红军时期的经历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大多数人看到的心理学如何如何,只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按照习惯来的,大家习惯的都是西方心理学,而不是中国心理学。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用西方心理学的逻辑思维去思考,所以如果要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构建来构建去最后就会发现还是西方的那一套东西,根本不可能构建起真正中国人的心理学!我就补充这么多,主持人。
主持人谢江锋(深圳):好的。哪位老师有补充意见吗?各位老师关于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有什么意见,请抓紧发言。
我们看群里面有一些新的伙伴,对关于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能以前听得少。我们一定要知道,心和理,这两个字都来自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来自我们中国的象形的文字,它和国外的这一个psychology讲的所谓的“心理”是不一样的,psychology准确的汉语意思是“灵魂”,不是“心理”。这在我们“龙心理研究”公众号往期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这方面的讲解,欢迎各位老师关注。
好,那我们关于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先讨论到这里。下一步我们再看第四点“中国心理学的定位”。
简单点说,中国心理学的定位是基于中国文化而超越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人类终极心理学,是全人类普世的心理学,是讲人心活动本质和原理的。这是中国心理学的定位,各位老师有意见或者建议的直接开麦发言就好。哪位老师对中国心理学的定位有什么疑问的,也可以直接提问。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不同意见,那么我们就继续,下面我们看第五部分“中国心理学的宗旨”:胸怀悬壶济世之志,秉承“宁可柜上药生尘,但求世间人无病”的仁爱助人之心,追求简单、易学、实用、高效,传普通人听得懂的理论,教人人都学得会的技能,选素质高专业强的执业,做老百姓买得起的服务,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为人类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的提高而不懈努力!
关于第五点“中国心理学的宗旨”,各位老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就直接开麦发言。
大家对这一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
如果暂时没有发言的,我们来看第二部分关于“为什么构建”的问题。首先是关于构建中国心理学的意义。请大家仔细阅读一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梅雨桐:我看到这一段:“构建中国心理学,可以为中国老百姓乃至全人类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加专业、可靠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体系,可以为人民群众建起一道高效低价的心理健康防火墙。这对于最大程度地预防各种心理相关问题的发生,有效降低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彻底扭转心理学越来越发达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不正常局面,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需求,都具有极其积极和重大的作用!”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构建中国心理学的意义是否就相当于构建人类精神疾病的防控体系?比如像目前西医通过疫苗大规模推广普及的方式来治未病?
高行之:梅老师的这个问题我来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讲构建疾病防控体系,一定是由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牵头去干的事情,这不是我们干的工作。我们干的是一个什么事情呢,我们是提供关于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服务的一个理论体系,我们可以给政府的疾病防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持。而且现在我们政府缺少的就是心理健康领域这一块的理论支持。所以,政府只能拿西方的灵魂学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来指导老百姓的心理健康!
所以我们发过一篇文章介绍过“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这个名称的真正含义,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这个名称本身就很搞笑,因为把它一翻译成英文,就变成了“国家精神健康防治中心”了,所谓“心理健康”“卫生”就是在糊弄中国老百姓的文字游戏!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说我给你提供精神健康服务,中国老百姓是不认的,不接受的。在中国老百姓看来,只有精神病人及家属才需要精神健康服务,这是由中国文化决定的,精神问题和心理问题在中国人的心里面是不一样的。
然而事实上,西方根本就没有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中国人现在都是把西方灵魂学中的“精神问题”翻译成“心理问题”说给中国老百姓听,然后,又把中国老百姓以为的“心理问题”用西方心理学治疗精神问题的方法当病来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老百姓会有一种病耻感。这是中国文化决定的。就是明明人家心理没问题,你非得说人家有心理问题;然后又说心理问题像感冒不是病——难道感冒不是病吗?特别是“心理问题”从汉字逻辑上来讲,它就是指人心活动原理问题——人心活动原理都有了问题了,还是个正常人吗?接下来心理咨询又用西方治疗精神问题的方法来帮你治。所以,心理咨询本身就是自己就在打自己的嘴巴,说不清楚也说不过去。
我们现在构建的中国心理学,目的就是让中国的老百姓、让中国的心理专业工作者能够有一个真正关于心理健康理论支持,告诉大家究竟什么叫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如何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彻底终结拿西方的灵魂学和精神病学理论打着心理健康的旗号提供精神健康服务这一挂羊头卖狗肉欺骗老百姓的把戏。
现在,明明搞的是精神病防治,非得说是给老百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这不是忽悠中国老百姓吗?因为忽视了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差异,直接套用西方的灵魂学和精神病学来搞心理健康,只能是越重视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因为西方的精神病学和灵魂学的这种模式,一边在解决问题,另一边又在制造问题。有很多人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学了这些知识以后就出问题了。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是这一类的问题。
西方只有预防的理念,却没有预防的实践经验。治未病是中国至少两千多年就明确提出来了,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心理健康领域,中国文化有着绝对的优势,只是需要发掘整理。这方面,就需要有中国文化自信了。不然,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梅雨桐:那我有点明白了:中国心理学差不多就是相当于研发“疫苗”?
高行之:这个比喻有意思。有这层意思,但不只是预防,中国心理学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是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相结合的。
如果把中国心理学比作心理健康的“疫苗”,那么,我们的“疫苗”就是从心理层面来做一些建设,而不是从物理层面,西方人搞的疫苗都是从物理层面直接给你注射某种外部的物质。中国心理学这种“疫苗”不是物理性的疫苗,而是纯粹的心理性疫苗。
我觉得梅老师的这个比喻非常好,非常的贴切,我们以后可以运用这个比喻。
主持人谢江锋(深圳):我们构建中国心理学在当下这样一个社会,在我们心理学越来越发达,社会的心理问题反而越来越多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提出构建中国心理学是非常必要的。关于构建中国心理学的这一个意义,各位老师有什么意见或者有什么补充的请直接开麦发言。
有没有补充或修改意见?
好,没有的话下面我们再来看第二点“中国心理学的目标和任务”。
各位老师,关于中国心理学的目标任务,大家有什么补充意见的,请直接开麦发言。中国心理学的构建目标是用中国的智慧和中国方法为人类心理健康以及人类共同体的幸福和谐提供中国的方案。
这里给各位老师分享一下我们这里讲的中国式督导服务和我们目前的心理咨询服务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国式督导里面主要包括的内容包括对心理问题的界定,还包括现实问题和心志不明,这三块在我们中国式督导服务里面都是有涉及的,跟我们目前的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内容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
关于中国心理学的目标和任务,各位老师有什么意见和补充的直接开麦发言。我们一起来为构建中国心理学建言献策!
宋银华:中国心理学是为了维持人类心理平衡而提供技术或理论支持的。
高行之:我们构建中国心理学的目的要比这个说法要积极的多。我们不仅仅是维持人类心理健康的平衡,我们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这个古代讲叫圣人,我们现在讲叫什么叫圣己——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中国心理学要促进提高我们人类的潜力,让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够发挥出来,提高我们人类的幸福感。
所以,“平衡”这个词还达不到我们期望的目标,如果只是追求一个平衡,目标还是属于低了点,我们的目标要比这高得多。
谢江锋:时间很快,我们现在已经到了22:25,还有五分钟我们就会结束今天的中国心理学论坛。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就讨论中国心理学纲要的前面两大部分,第三部分关于中国心理学长什么样的问题我们留在下周三的论坛继续讨论。
好,现在我们把最后的时间交给高老师,有请高老师再给我们补充讲解一下关于中国心理学纲要的一些内容。好,我们有请高老师!
高行之: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我们的这次讨论,刚刚主持人也说了,我们这个讨论就跟“一大”那十几个代表,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决定了未来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纲领,所以意义很大。没有加我好友的伙伴,建议你一定要加我好友,因为关于这两次纲要的讨论,我们随后会把大家的名字附在我们整理的发言记录上。大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那也是表达了自己的支持和认可。也是为我们的中国心理学纲要的制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大家参与了嘛。我们说参与就是贡献,围观也是力量。我们是希望能够参加这次和下次直到我们的纲要讨论完参加的伙伴,我们一定要让他留在我们的记录当中。将来中国心理学在写历史的时候,上边就会出现我们今天晚上参加会议参加讨论的人的名单。主持人我就讲这么多。
主持人谢江锋(深圳):谢谢高老师!谢谢各位老师!今天我们来讲解和讨论了《中国心理学纲要》的一些具体的内容,包括它的由来,它的一个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支持和关注,一起来参与和构建我们中国心理学,来见证我们《中国心理学纲要》的诞生,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那么今天我们关于《中国心理学纲要》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讨论就到这里了,下周三晚上我们继续讨论第三部分的内容,也就是关于“中国心理学长什么样”的问题。随后,我们也会把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内容整理成文章发布在“龙心理研究”公众号上,欢迎各位老师在里面给我们留言,对我们的这个《中国心理学纲要》有什么意见或者说有要补充的,也欢迎给我们留言。
另外,在这里再次提醒各位老师,我们今年9月份将召开第一届中国心理学交流研讨会,地点是在河南的安阳,主题是“易经与中国心理学”。点击这里可以查看第一轮通知。感兴趣的伙伴,请搜索“龙心理研究”微信公众号,可以加高老师的微信进行咨询。名额有限,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关注并参加!
高行之:非常感谢大家忙了一天来参加我们的论坛,也希望大家下周继续参加《中国心理学纲要》的审议,我们下周三不见不散!
大家辛苦了,晚安
邮箱:Celia770512@163.com
精品推荐阅读
▼
致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公开信:关于心理健康英文译名的建议
中国心理学精品展示4:龙心理,用中国式思维建起人类终极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多梯队局面已经形成!中国心理学论坛37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