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释心:主宰个体生命活动的本体,有时也指其某一部分

文摘   科学   2024-06-28 06:08   山东  

传普通人听得懂的理论

教人人都学得会的技能

选素质高专业强的执业

做老百姓买得起的服务

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446篇原创文章

(总第449篇)

============================ 

我们要构建中国心理学,就必须对中国心理学进行明确具体的定义。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人们的表达习惯,我们把中国心理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中国心理学相当宽泛,凡是中国境内的心理学、中国人使用的心理学,以及虽不是心理学但当作心理学来用的,不论它来自哪里,也不论是不是中国人的原创,以及有多大程度上可以算是心理学,统统都可以列入其中。因此,根本不需要对这些心理学的概念细究,对于我们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真正的工作重点,是狭义的中国心理学。

根据《中国心理学纲要》给出的定义,狭义的中国心理学,“特指中国人原创的,遵循中国文化“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的原则,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用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构建起来的自成体系的心理学,它的正式名称为:龙心理。”

这也就是说,狭义的中国心理学,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中国心理学”。“中国心理学”是个非正式的名称,属于“通俗的叫法”,是“小名”,它的“大名”,也就它的正式名称是“龙心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学”。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中的所有概念、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符合中国文化逻辑定义、描述或解释。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们构建出来的“中国心理学”实至名归,名副其实。这也是吸取了西方心理学的教训,为避免日后中国心理学也像西方心理学那样陷入混乱而采取的切实可行且简单有效的方法。

而第一个需要明确的概念,毫无疑问,就是“心理学”这一名称中首个出场的“心”字。

心,是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字眼儿,可以说是下至刚会走,上至九十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几乎每天我们都会不止一次地提到或想到。这样看来,似乎并没有必要对其定义或解释。


不过,我们中国心理学的目标,可不只是在中国发展,最终还要走向全球的,虽然我们中国人都知道“心”,但外国人却不甚了解,因此,为了避免误解和误会而引起不必要的混乱,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说明;另一方面,作为一项科学严谨的学术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也应该给出明确清晰的定义,以避免重蹈西方Psychology学科的覆辙。因此,给“心”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义,也就成为构建中国心理学必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当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要对“心”下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义,其实并不容易。我们经过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四代人一百多年的接力研究,根据对古籍经典中“心”的描述,给出了一个关于“心”的相对较为全面、准确、清晰且简洁的描述,以方便读者准确理解中国心理学所说的“心”。具体定义如下:

心,是中国文化概念,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的身体器官之一,即心脏,它为循环系统提供动力,用以维持动物血液循环;二是中国人日常口语中所说的“心”,其字形表示的是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的完整的统一体之象,指主宰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的本体,具有客观性、可知性、完整性、统一性、可分性、超越性、无限性等七个特性,有时也用以指该本体的某一部分。即心是指心脏,或生命活动的主宰者之象。

在上述定义中,前者就是自然科学领域所说的“心”,英文译名为“heart”;后者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由于在英文中并没有一个能够与后者意思完全对应的单词,因此,为避免误读或曲解,我们特规定其英文译名为汉语拼音的拼写“xin”。前者非常简单直观明了,无需多讲,下面我们重点解释一下后者。

根据我们的研究,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可以分为客观物质的躯体(身体)活动和主观世界的活动,也可以分为动物级的生命活动和人类高级生命,也可以分为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如此等等;不管如何分,躯体(生理)都是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活动,从来都没有可以脱离躯体而独立存在的人心;不过,尽管如此,但是躯体活动与人心活动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甚至可以多到无限。我们并不能通过研究生理活动而直接获得具体的心理内容。

了解了上述知识以后,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心”字字形所表达的意象:斜弯钩表达的是躯体之象;三个点分别代表予、我、吾之象,表达的是主宰人类个体生命活动之物的本体的结构之象;整个字形则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予、我、吾三者各有分工,彼此独立,既有分工对立又有协作统一,依赖于躯体同时又超越于躯体的这种三位一体的特殊逻辑关系。

“心”字的字形所表达的意象,正是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视角下主宰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的本体,并且表达出了其结构的大致形态。中国心理学核心理论中的“自我结构一二三理论(又称三心二意理论)”揭示的正是主宰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的本体的结构原理!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所描述的,是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内涵的“一二三”式的特殊逻辑关系,并不像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那样的三分法。后者是一种静止、孤立、死板、僵化、机械、割裂式的三分,分出来的三者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心”字的简体字的出现表明,中国人对于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的认识不但已经非常完善,而且已经为中国人所普遍接受了。

在上述定义中提到,心具有七个特性。这七个特性非常重要,只有在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七个特性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心”。七个特征分别是:

一、存在的客观性。心,是在中国一二三式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发现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象,而非实体。正因为如此,梁漱溟先生说“心非一物也,固不可以形求”。不过,许多人对中国文化中的“象”存在严重的误解,误以为“象”是虚拟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实际上并非如此!“象”是只有在中国一二三式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才能发现的客观存在,当然也包括我们这里所说的“心”。“心”的存在是客观真实的,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同时,它又是以主观之象的形式存在的,或者说,它的存在形式却不是客观的。因此,它的客观性指的是它存在的客观性,而不是存在形式的客观性。这就是它的客观性的具体内涵。由于它具有与客观物质完全不同的特性,所以用研究客观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是无法发现它的,当然也就更无法揭示其本质。只有用更高层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才能发现它。西方人因为找不到它而否认它的存在,是典型的“夏虫不可语冰”。西方心理学的困境,也恰恰就是西方二元对立式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局限性所致。只有当西方人愿意接受且真正领悟了中国一二三式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时候,他们才能理解中国文化所说的“心”,才能突破他们在Psychology学科上的困境。

二、主观的可知性。尽管心的存在是无形无状无声无色无臭、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且不可测量的,但是,由于它是客观存在的,而凡客观存在,那就“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所以它必定是可以为人类所认识的,关键在于方法是否恰当。只要方法得当,那就必定可以找到并认识它。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已经清楚地揭示了人心的本质和原理、机制机理,这就是心在主观上的可知性。

三、功能的可分性;尽管人心无形无状无声无色无臭、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且不可测量,但从功能上却是有明确的分工的,这就是人心在功能上的可分性。不过,人心的这种分工是动态的,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对立又有统一,不能用静止、孤立、、死板、僵化、机械、割裂式的眼光看待或理解。

四、主体的完整性。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记载,孙悟空可以拔下毫毛变成一个或数个甚至是若干个一一模一样的自己,每一个都是自主行动的,都具备孙悟空的所有本领;这里就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主宰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的本体“心”所具有的主体的完整性。心作为主宰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的本体,在整个生命体中无处不在,每一个躯体部位、每一个结构或元素都具备心的完整功能和特性,这就是心在主体上的完整性。

五、自我的统一性。虽然变出来的孙悟空有很多个,每一个都是独立行动无需指挥,但每一个都是在执行孙悟空的意志,也都是孙悟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自我方面,他们都是统一的。这里就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主宰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的本体“心”所具有的主体自我的统一性。心作为主宰人类个体生命活动的本体,在整个生命体中无处不在,每一个躯体部位、每一个功能模块或元素尽管都各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也有对立或冲突,但都天然具备实现自我的统一性的潜力——请注意,天然具备实现自我的统一性的潜力,并不等于每个人不用学不用练就具备自我统一性的能力!只有个体通过长期且反复的练习,才能使这种自我的统一性达到更好、更自然、更轻松、更完美。中国文化特别强调修身,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就是心的自我的统一性。

六、活动的超越性。人心活动的超越性,就是指人心活动虽然依赖于躯体,特别是依赖于脑神经的支持,但人心活动的内容却超越于这些物质基础,呈现出独特性、多样性、自主性以及时空的无限性等特点,具体表现为:同样的生化指标下会有不同的人心活动、同样的场景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心活动、同样的光电影像却可能对应着不同的人心活动等等。人心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从脑神经直接去揭示人心活动原理是徒劳的,很容易陷入还原论的陷阱。也正是对人心这一特性缺乏全面、深刻、准确、充分的认识,才使得西方心理学陷入了困境。因此,全面、深刻、准确、充分的认识这一特性非常重要。

七、时空的无限性。人心很小,小的可以连一个人、一点事都容不下;人心很大,可以装得下整个宇宙,可以装得下所有人,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现实情况的限制而天马行空,可以穿越时空,可以回顾过去,可以幻想未来……。可以看出,人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可以无限延伸,这就是人心时空的无限性。

以上七个特性,是同时具备、同时发挥作用的,相互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对立或冲突。因此,不能孤立、片面、割裂地理解和认识,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中国的古籍经典中,有大量的关于“心”的描述,摘录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条目与上述定义对应,结果如下: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脏)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本体)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本体)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上博简《性情论》:君子身以为主心。(本体)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本体之一部分)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本体)

《礼记·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本体之一部分)

《释名》:心,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又本也。(本体)

《管子·心术上》中称:“心之在体,君之位也”(本体)


中国心理学对于“心”的解释,您怎么看?

欢迎留言,或者扫描后面的二维码申请入群深入交流。



后面的内容更精彩,请持续关注本公众号。

龙心理中国式督导适用人群:心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心理学爱好者、有专业提升和自我成长需求的人员(不限行业和专业)、遇到各种烦恼困扰或问题的人员(不限年龄性别行业专业和问题种类)。


欢迎参与“中国心理学”论坛!
每周三晚21点开讲
地址:腾讯会议
会议号固定请收藏:670 6436 7972
密码不定期修改,请关注本号的更新
目前密码:405666
7月3日中国心理学论坛主题:
专题讲座2:
谈谈中国式认识论和方法论

心理成长完全是积极主动的过程
“学而时习之”是唯一的路径
龙心理督导学助力更和谐更幸福
常年招生,随报名随学
在线、上门解决各种心理疑难问题
详情请扫下面的二维码联系


中国心理学主题文章或论文投稿请使用下列邮箱:
邮箱:
Celia770512@163.com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53386211 龙老师

精品推荐阅读

第一届(2024)中国心理学交流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致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公开信:关于心理健康英文译名的建议


中国心理学的定位、任务及其与西方心理学的关系


中国心理学精品展示4:龙心理,用中国式思维建起人类终极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概念澄清:两个常用名词的定义,以及两者的关系


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多梯队局面已经形成!中国心理学论坛37发布 

龙心理研究
龙心理,心理领域的最强中国声音,自成体系的中国心理学,心理服务的领航者,来自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历经四代人百年的发掘整理,传播八千年中华智慧,点亮求助人心理明灯,启发受困者动力源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