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需读者经常点“在看”“点赞”,否则会逐渐收不到推文!请将“任卫东医生团队科普”设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在看”“点赞”,谢谢!
为什么医生不让喝粥?
粥和稀饭,都是以中国为主的东方人特有的食物,稀稠不粥也称糜,是一种把粮食熬煮成稠糊的食物;而稀饭是一种比粥稍稀的食物。
不过很多人因稀饭和粥的材料、形态相似,而把它们混为一谈。由于它们都容易消化、健脾胃,在国人心中具有“食用”和“药用”的双重价值,故深受大众青睐。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粥或稀饭升糖指数高,容易引起血糖的“大起大落”,所以建议糖友少吃或尽量不吃。
粥和稀饭的主料一般为大米、小米、玉米或黑米等谷类食物,富含淀粉。淀粉完全水解后为葡萄糖。
在熬煮的过程中,许多淀粉高分子多聚糖逐渐裂解,成为糊精或麦芽糖,进入消化道后与消化液广泛接触,非常容易裂解成葡萄糖而被人体迅速吸收,使血糖迅速上升;迅速吸收的葡萄糖,易导致下一餐前发生低血糖。
另外,稀饭在胃中排空很快,容易使人产生饥饿感,刺激糖友进食,不利于糖友饮食的控制。
因此,液态及半固态的主食类食品(如稀饭、粥、米汤、面糊、米粉等)糖友都应该尽量少吃或者不吃,避免血糖发生较大波动。
号称糖友的"白色毒药"大米粥最好不要喝,大米粥的血糖生成指数比较高,故升血糖的速度也快。
可以选择杂粮混合粥,如高粱、玉米糁、糙米、苦荞、青稞米……这样可增加膳食纤维,使血糖上升速度减慢;也可以加绿豆、赤豆等豆类,这样既降低了食物的血糖指数,又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不要将粥煮得太烂,糊化程度越高,升糖指数也就越高,血糖越难控制。像难熟的杂粮或豆类,提前泡好。
煮粥时注意尽量保持豆子和米粒的完整性,原材料完整性保持得越好,食物的消化速度就越慢,血糖上升也就越慢。也就是俗话说的“别煮的开了花”。
不宜早餐喝粥,据测定,早餐后、午餐前这段时间内,人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其他时间段多,致使胰腺分泌的胰岛素相对较少,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相应下降,降糖作用减弱,而此时肝脏又产生大量的肝糖元,所以血糖较高。
由于内分泌的原因,早餐再进食容易消化吸收的粥,更易引起血糖升高。另外还要注意喝粥时应当慢慢地喝,拉长时间,这样血糖升高就缓慢了。
研究显示单独喝粥的升糖指数达到80以上,而加入了少量牛肉的升糖指数就减低接近一半。
同时再吃些绿叶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它们不仅含有维生素C,而且能够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 食物种类丰富了,综合血糖指数就下降了。
喝粥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总能量。同时,还应采取混合饮食的方法,包括主副食搭配、粗细搭配、增加膳食纤维等。
来源 宣钢蜜管圈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1989年成立内分泌专业组,2003年独立门诊,2006年独立病房,2011年独立病区。内分泌科是张家口市内分泌代谢专业唯一具有硕士研究生招收与培养资质的科室,张家口市唯一具有内科学(内分泌代谢)专业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与培养资质的科室。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规范(GCP)备案专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认证单位,糖尿病院内血糖管理培训实践基地,河北省生长发育与矮小症专病联盟单位,河北省罕见病成员单位,共青团河北省青年文明号。多次承办河北省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曾多次获得过院级的“先进科室”、“先进护理集体”等称号。内分泌科将努力建成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优质、团结协作的学习型团队,集医教研于一体、以内分泌代谢疾病为诊疗特色的京西北区域国家重点内分泌专科。
内分泌科年门诊量6.4万人次,病房床位68张,年住院2021人次。内分泌科现有医生1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4人。内分泌科现有护士17人,其中主管护师7人,有2名护士持有糖尿病教育专科护士证。
内分泌学科是院级重点学科,开设有内分泌专家门诊、生长发育门诊、肾上腺门诊、肥胖门诊、甲状腺门诊、普通门诊、宣教门诊。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目前内分泌科开展的亚专业包括生长发育、内分泌高血压、肥胖和特殊类型糖尿病,涉及病种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长发育异常、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性腺疾病、骨质疏松、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内分泌科联系电话:0313-8041513 8041512
一附院内分泌科团队与好大夫在线联合推出
内分泌代谢疾病网上诊室服务!
请您通过手机下载“好大夫在线”APP,登录或者注册后申请线上问诊就可以。以下是内分泌科医生的网上诊室二维码,如果您已经登记网上诊室,请您直接申请网上问诊,不要重复扫码报到。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本
微信公众号
内分泌科医办室:0313-8041513
无恒难以做医生,做任何学问都要勤奋和持久,学医尤需如此。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举手一投足都接触病人,医术好些精些,随时可以活人,医术差些粗些,随时可以害人。一个医生,如果不刻苦学习,医术上甘于粗疏,就是对病人的生命不负责任。当然,就是勤奋学习,也不等于就能万全地解决疾病。但无怠于学,至少可以无愧于心。
声明:凡注明来源的均属转载,转载只限于分享专业知识和医学信息之用,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者不应无偿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rwdlln@126.com,我们会及时改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