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恪”读que还是ke

文摘   2024-10-15 06:08   贵州  

每当我读陈寅恪(ke)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出来说不对,应该读陈寅恪(que);而当我下次读陈寅恪(que)的时候,也一定会有人出来说应该读陈寅恪(ke)。

那么,陈先生的名字到底是读陈寅恪(ke),还是读陈寅恪(que)呢?一直都存在争议,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

陈先生的亲朋好友及大学同事大都读que,如果读ke,陈夫人还会纠正读音。亲兄弟比如陈衡恪,也读que。他舅舅俞明震,俞主席的曾祖父,字恪士,亲朋好友也是读que士。说明恪字读que,不是特例。

诗人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提到恪士写的是“确士”,说明他也读que。吴小如文章说,恪字最早的写法愙,吴大澂号愙斋,从小长辈都是读que斋。

以上人中,山阴俞氏祖籍绍兴,俞明震生在湖南。陈家祖籍江西修水,陈三立大概三十岁跟他爸到湖南。陈夫人唐筼祖籍广西,长在苏州、天津。陈衍是福州人。吴小如祖籍安徽,长在北京天津。说明这种读法不是某一地方的特殊方言。

恪读ke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什么争议,如《广韵》注音为苦各切,《正韵》注音克各切。恪、各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自然押韵。但同时,如《平水韵》,恪、各、雀、却、落、略等字的韵部都是药,这些字是押韵的,但在现代普通话中却有不同韵母。

近代也有字典认为恪是多音字,读ke和que,且不只一本字典持这种看法,不能认为是某一家出版社搞错了。

关键点在于为什么ke字会读que。当前的客家话、湖南话都不读que。但也可能因为恪字口语很少用。也有认为一百年前北方方言就是读que,但没有铁证。

华中师范大学陈宁《“恪”字què音考释》认为主要是元代《中原音韵》这本书为了糅合南北方读音差异而造成的。但是一百年前,普通老百姓怎么读,目前可能也没有足够史料。

无论是陈寅恪(ke),还是陈寅恪(que),陈先生都是认可的,今天讲我为什么会选择读ke。

第一步,我去查字典,无论是《新华字典》,还是《现在汉语词典》,关于这个字都只有ke一种发音。即使追根溯源,公认的古代的字典《说文解字》里面关于这个字的记载,无论它如何演变,声母一直都是k,所以读ke完全没有问题。那么,que的发音是怎么来的呢?进入到第二步。

第二步,上网查资料,这一查不要紧,我发现这时又应该读que了,因为无论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还是专家、教授、社会名流、知名学者,读ke的和读que的都有。知网上的论文也是吵作一团。

但在这个圈子,我发现读que的偏多,越接近学术圈,读que的越多,读ke会被人笑话,被认为是没文化的表现。他们的理由是陈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时候,陈先生身边的很多朋友、同事,甚至是家人,大部分都读que。这个几乎是实锤,能够证明的材料相当多,很多人到此为止了,跟着读que。

但我想知道,陈先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我想知道他的家族长辈给他取名字的时候有怎样的意义?又是怎么读的?于是,我进入了第三步。

第三步,我想知道陈先生为什么会被取这个名字?下面的资料非常丰富,而且都是公开的。

这要从陈先生的祖父陈宝箴说起,1851年,陈宝箴中了举人之后,重修族谱,制定了“三恪封虞后,良家重海邦;凤飞占远耀,振采复西江”行辈用字。也就是说陈宝箴规定,从他的下一代开始往后二十代,每一代取名字都用其中一个字作为辈分,以此类推。

当时陈宝箴的长子11岁,已经取了一个名字叫陈成牧,族谱发布之后,陈宝箴将儿子改名为陈三立,再往下一辈取名字就用“恪”字。

1890年5月17日凌晨3点,陈宝箴的第六个孙子降生了,因为是寅年寅时出生,属于“恪”字辈,所以取名陈寅恪。

陈宝箴一共有8个孙子,老大陈衡恪,老二老三夭折了,老四陈覃恪,老五陈隆恪,老六陈寅恪,老七陈方恪,老八陈登恪。他们的名字里面都有“恪”字,而且都读ke。那么,为什么偏偏到了陈寅恪这里要读que呢?

一种说法是陈寅恪先生的老家方言把这个字读que,这种说法不攻自破。陈宝箴制定的行辈用字“三恪封虞后”是一个典故,出自我国古代的一项礼制。古代新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对前朝后裔赐予封地,以示尊礼。

周武王灭商得天下后,封于虞、夏、商的后代为陈、杞、宋,封虞舜的后裔于陈,建立了陈国,他们的子孙就以陈国为姓。

因此,“三恪封虞后”概括了陈姓受姓的尊荣和陈姓的始源。从这里可以看出,陈寅恪的名字来源于“三恪封虞后”这个典故,而绝不是“三que封虞后”。

既然家族里面都读ke,那为什么清华的教授、同事和他的朋友们读que呢?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了,于是我进入了第四步。

第四步,我想知道,陈先生本人是怎么读的?陈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时候,当时有人读ke,也有人读que,这让很多人无法适从,毕竟把这么一位大咖的名字给念错了,终归不太好。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元老毕树棠就曾当面请教陈先生,这个字到底怎么读?陈先生说读ke,毕树棠又说为什么大家读que而你不予纠正呢?陈先生说有这个必要吗?这段对话在很多名人的回忆录里面都有记载,完全是实锤。

如果说中文看不出来,但英文、德文,还有拼音是可以看出来的,陈先生从来都没有把这个字拼成que。

1921年,陈先生在德国柏林大学新生登记册上的署名是TSChen Yin  Koh;

1931年,陈先生写给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的亲笔信上的署名Yin Kon  TSChen;

1936年和1937年,陈寅恪在哈佛大学发表了两篇英文论文,署名也是Chen Yin  Ko;

1956年,陈寅恪在中山大学《本校专家调查表》上的署名是Yin Koh  TSChen。这方面的证据很多。

那么,que的发音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很多事情根本没有那么复杂,这个ke字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在北方的许多地方方言中,有que的发音,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解放以后,随着北京普通话的逐渐统一和推广,地方方言que的发音逐渐消失了,后来就只有一种发音,就是ke。

通过以上的解释,事情就变得越来越明朗了,因为语言也是不断发展的,就像明明是戛(jia)纳电影节,我们都读成戛(ga)纳电影节。

有人总结说:知其一读ke,知其二读que,知其三读ke,知其四当你明白了以上这些,以后无论有人去读陈寅恪(ke),还是读陈寅恪(que),你再也不会劈头盖脸的去说“你读错了”,而是微笑着离开了。

其实,对于这两种读音,陈先生在世时都是认可的,没有对错之分。我觉得如果是陈先生的同事朋友,或者是家族中的晚辈读que,那是一种亲切、熟悉的方式和表现,但是对于我们这种跟陈先生在工作和生活上没有任何交集的后辈,我觉得读ke更严谨。

综上,读que不能说只是一种清华的群体认同,也不能说只是文人小圈子的一种习惯。很可能在当时是一种普遍性读音,但究竟多普遍还需进一步研究。读ke当然也是完全正确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读ke的原因。


临床营养及健康管理
营养学、健康管理学培训,线上线下、远近均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