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朋友提了一嘴,要出一篇关于员工安全感的文章,朋友第一反应是:公司能给我安全感?呵,公司又不是我家。
这个反问让我陷入沉思,对啊,为什么家能给我们安全感,而公司不能?两者怎么相提并论?
家为什么能给我们安全感,不外乎这几点:家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家庭关系对成员有天然的包容度,在资源分配上也会比较平均,等等。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我们在家里不怕犯错、也敢于说不,但在公司不行,因为要看领导的眼色,还可能担心被同事孤立。
这样的组织,是充满恐惧感的。
员工能够毫无顾虑地提出不同的观点,组织才能创新发展。
这也是行诺加一直说的,我们要塑造无畏文化。
无畏,Fearless,即无所畏惧、不害怕,意思是让员工能够在公司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感,可以舒适地提出观点,也敢于说不。
充满安全感的组织,才能有真正的信任和合作,最大化激发出员工的潜能和智慧,推动创新、提高绩效。
领导要主动谈钱
安全感,首先是让大家得到有价值的获得感。
作为公司,作为领导要敢于主动去和员工谈钱,因为这代表一种态度,会让员工觉得他被看见了。
不要觉得谈钱俗气,在职场上,领导主动跟你谈工资,往往说明他们已经认可了你的价值,并希望你能得到应得的回报。
用这种实际行动来认可和尊重员工的价值,员工自然感受到了安全感。
构建“我们”的意识
构建“我们”的意识,就是要把公司的事变成“我们”所有人的事。
第一,多让员工参与决策,这种参与感会让他们更有动力,可以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给员工授权,告诉他哪些事可以自己决定,给他一片自留地,他才能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第三,保持透明度,让员工尽可能多地了解公司的信息和发展方向,增强员工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给员工犯错的空间
有安全感的团队,所有成员可以自由表达,不用为观点的错误与否担责,更不用担心被报复、穿小鞋。
那如何营造这种安全的团队关系?那就需要领导释放信号,鼓励坦率直言。
员工说得好,要给予肯定,说得不好,也要鼓励他敢说的这个行为。
允许员工“说错话”还不够,还要允许员工“做错事”。
我给你分享一个朋友的经历:去年她搞砸了一个项目,跟领导汇报的时候很忐忑,提前准备好了“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原本可以怎样避免这种状况”的答案。
但领导的关注点却是:你学到了什么?
这种领导给了员工犯错的底气,这种包容让员工有安全感、有勇气去挑战新目标。
能给安全感的事情都做了,员工就能完全感受到吗?
不一定。
我们还需要关注,员工的感知度。因为,安全感=确定性*感知度。
安全感=确定性*感知度
确定性,就是相对客观具体的事实和存在。感知度,是要用对方能理解、接受的方式去传递。
观察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很多感知度出现偏差,导致确定性传递非常差的例子。
很多父母送孩子上最贵的补习班,但孩子更想要父母的陪伴,哪怕只是和父母手牵手去楼下公园散散步。
恋爱中的情侣,男生送了女友7000多的苹果手机,女友却抱怨说干嘛花这么多钱,当务之急应该是存钱准备结婚。
很多公司的文化工作者也非常努力,为了给员工策划更有趣的活动耗费大量精力,到头来却只得到一片吐槽和抱怨。
发现没有,很多时候你努力了也付出了,别人不一定看见和感知到。
感知不到的价值,徒劳无功;可感知到的价值,事半功倍。
愿你的组织足够无畏
一个好的家庭让人感受到安心,可以补充能量,一个好的公司让员工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感,无所畏惧地自由表达。
我们如何塑造无畏文化,构建一个有安全感的无畏组织:
第一:领导要主动谈钱
第二:构建“我们”的意识
第三:给员工犯错的空间
第四:安全感=确定性*感知度
2024年,愿你的组织足够无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观点:行诺加 | 编辑:舒舒
这是行诺加咨询与你一起进化的第562节文化课
版权与免责声明:未经特别说明的文章版权归「一节文化课」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可能有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