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升职了,从一个专家成为一个主管,有了3名下属。
升职本来是件喜事,在一次聚会上,他突然大吐苦水:
做管理太难了,天天要跟团队开会,帮他们梳理思路解决问题,“领导就是厉害”这样的彩虹屁倒是多了不少,可是我却更累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基本都得下班后才有时间做了。
我一听,这不对劲呀,管理是为了更简单,怎么越搞越复杂了。
是管理方法不对?还是招的人不行?
我们俩饭局后深入聊了两个小时,最后有了一个发现,
一切都是因为,只有回答,不会提问。
管理者就是提问者
有一次,朋友交代了一个任务给下属。
任务看上去挺简单的,就是周五前买一份礼物送给大病初愈的VIP客户,预算在500元以内,周五慰问的时候带上。
新来的下属担心自己理解不准确,还问了下朋友该买什么类型的礼物。
朋友当时还有其他事处理,便快速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大病初愈的人适合什么样的礼物,就建议下属从营养品和鲜花方面入手。
结果呢?
VIP客户乳糖不耐受,喝不得奶粉,结果下属刚好选的营养品就是奶粉。
于是,朋友被骂惨了,下属也表现得很无助:“领导,客户乳糖不耐受这么重要的信息,您怎么没提醒我,我都跟您确认过了。”
你看,这个变成“事故”的故事,是不是一点都不陌生。
似乎谁都没错,又似乎谁都错了点什么,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
这,确实是让很多管理者困扰头疼的问题。
我们试着拆解一下,朋友布置任务的逻辑。
似乎该有的要素都有了,可怎么还是出现问题了呢?
关键就在于,这里缺少了提问环节。
管理就是提出好问题
很多管理者都有有一个惯性认知,下属来找我了,不就是想要个答案吗。
我可不想成为那个下属让我选Plan A or Plan B,我只会回答“or”的领导。
直接给答案,可能才是对下属最大的不负责。
因为,你作为领导,剥夺了他主动思考的机会。
对于管理者,真正有效的管理能力其实在于提问。
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下属自己解决问题的意愿,并引导形成共识。
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有三个关键要素,分享给你。
要素三:目的
不管我们的问题有多包容与开放,最终问题是要为管理目的所服务的,否则这个对话无任何意义。
好管理就是把提问用到极致
在管理中有三个高频场景,需要你把提问用到极致。
场景一:布置任务
在布置任务时,你是怎么做的?像上面的案例吗?
最好不要。
我强烈建议你不管布置任何任务,都尽可能向下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主导者,需要与其他伙伴共同协作完成这个任务,你会如何向他们发出协作邀请?
问这个问题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看下属是如何理解这项任务以及这项任务的价值,另一个是看他开展工作的思路是否正确。
把握好任务目的与开展思路,既能避免浪费时间,又能给下属提供更多施展的空间。
场景二: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下属调整工作策略和计划,制定改进措施,从而推动个人绩效提升。
为了让下属更充分地参与到调整工作策略与计划中,你可以试试从“规划-回顾-行动”三个部分入手。
第一步,规划。你是如何看待当前工作内容对组织发展的价值?你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何期望?
第二步,回顾。在本绩效周期内,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与组织发展的关系?你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还需要哪些资源或支持?
第三步,行动。为了下个绩效周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可以共同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来确保目标的达成,你希望在这个行动计划中我如何协助你?
场景三:工作纠偏
管理者经常面临的让人最心累的场景莫过于下属犯错误了,你不仅要帮他背锅,还要教他以后避免再犯。
这个时候情绪的发泄,其实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
与其被员工抱怨领导脾气真差,不妨深吸一口气后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引导下属自己察觉到错误,完成行动的纠正:
1)导致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个事情给公司、团队和你个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站在你的角度,你认为接下来可以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来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或对此次事件做出补救?
送你一个「沟通五步法」
将提问用到极致的,其实是在日本职场流行的“沟通五步法”:
第一步:明确工作任务。
管理者陈述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确保员工清楚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
第二步:提问,请员工复述任务内容。
员工需要重复一遍任务内容,以确保双方对任务的理解一致。
第三步:提问,探讨任务目的。
员工需要解释对任务目的的理解,管理者通过提问来确认员工是否真正理解任务的目的和意义。
第四步:提问,讨论可能的风险和意外情况。
员工需要思考并讨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意外情况,以及应对措施。
第五步:提问,征求员工的建议和想法。
管理者询问员工对任务的看法和建议,鼓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改进建议。
回到开篇的案例,如果我这位朋友有了后四步的提问,可能送错礼物的风险就被降至最低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好好练习提问,丰富你的管理“弹药库”吧。
愿每个管理者,都是一个好的提问者。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观点:蔡海鹏 | 主笔:KC | 编辑:舒舒
这是行诺加咨询与你一起进化的第543节文化课
版权与免责声明:未经特别说明的文章版权归「一节文化课」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如需转载后台回复“转载”。可能有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