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不想错过厦门银龄的精彩内容,记得按下图方法“星标”我们。
椅子普及之前,古人多采用跪坐的姿势,正襟危坐、促膝长谈等成语皆因此而来。其实,在传统医学看来,这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导引术,有补气血、调脾胃等多种功效。
受访专家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王世彪
河南省中医药协会养生保健分会副会长
吕沛宛
跪坐,时刻都在养气
行气活血
中医认为,人体之气,如果藏多用少,就能保持精力。一般情况下,人体气血多集中在上半身,不易到脚底,但跪坐法可“引血下行”,将气血引到下半身,起到“养气”的功效。
从生理角度说,跪坐还能减少下肢供血,加速血液归肝、回心,方便心脏把血打到全身,濡养全身,让精力更为充沛。
疏通经络
跪坐时腿部正前方的肌肉紧绷,拉伸了循行于此处的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调理脾胃
膝盖下方左右两侧各有一处凹陷,分别是犊鼻穴、足三里穴所在之处,是胃经的主要养生穴位。跪坐可以刺激人体的胃经、脾经、肝经,保持其通畅,调理脾胃。
拉伸脊柱
跪坐能保持脊柱中正,对脏腑的工作更有利,还有助于拉伸腿部及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增强下肢柔韧性,改善血液循环。
此外,适当跪坐还是膝内翻、骨盆前倾等不良体态的矫正训练方法。
具体应该怎么“跪”?
明代文学家胡文焕在《养生方导引法》里详细记载了跪坐的具体方法:“凡学将息人,先须正坐,并膝头、足;初坐,先足指相对,足跟外扒。坐上,少欲安稳,须两足跟向内相对。”
点击视频
关注我们
来源:生命时报
图:花瓣网
责任编辑 王颖达
• 老年人高龄津贴☞
厦门晚报社微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