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消费与产业升级

文摘   2024-09-06 13:01   广东  
导语


房地产的价格,和居民部门的财富密切相关,关于房价的未来的变化方向,大家也是众说纷纭,有人经常会拿国际比较,人口,房价收入比这些事情来解释中国的房价。其实这种横向比较基本没有太大的意义,只能做一个参考罢了,这毕竟是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结果。每个国家的人口,制度,市场结构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因而直接的可比性就会差很多,甚至容易产生误导。


中国宏观上,GDP中的消费占比偏低问题,可能不仅仅是收入分配的问题,人口结构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变量。


我们还是沿着市场结构分析方法的思路,看一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未来的演变和驱动因素,结论:中国未来10-15年,决定房价的主导力量从新房转向了二手房。这必然会带来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也必将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经济。


这种驱动因素的变化,会给消费和产业升级带来巨大的机会~




消费偏弱:收入之外的因素


我们对房地产的看法,应该拆解成房产和土地两个大块。真正和地方财政相关的事土地的资本化是否能顺利进行。土地的资本化能否顺利进行,微观上取决于银行的抵押物融资问题,但是本质上来说,这取决于宏观上的储蓄水平。

我们也都知道,咱们过去20年的享受了人口红利,什么是人口红利?就是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中国的储蓄过剩。真正解决储蓄过剩的方法,中国就是两条路:一条是加入WTO之后的出口,一条是房地产。

在中国住宅用地出让的价格远远高于工业和商业用地,这就带来了一个结果——土地要素价格人为压低之后,实际上是居民部门对企业部门进行了实质性的补贴。这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需要通过出口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上述这种补贴的结果,导致居民部门的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居民部门购房支付的过高地价补贴给了企业部门之后,导致税收+企业+净出口这三项占GDP的比重偏高。GDP收入法核算公式: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通过土地价格,调节了收入法GDP的构成,这是根本性问题。但是不要觉得这就结束了,居民部门也不傻,之所以会默认这种结构的形成,是因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从房价上涨中得到了补偿——虽然这种补偿的背后是金融泡沫和杠杆的问题。这才产生了一个说法:居民部门70%的财富集中于房产,所以房价不能跌。

所以大家可以这么理解:房价的高涨,实际上是通过提高财产收入,对劳动收入过低的某种补偿。但是这种补偿机制对人口和金融的要求都非常高,而且这种补偿不是可以永续的,总有一个尽头。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如果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除了能增加财富的不均等问题之外,产生不了增量的社会福利的。美国是房价高涨之后,是可以拿着明显高估的美元和财富水平,向全世界购买商品和服务。所以大家不用担心,美国是没有办法扭转自己的贸易逆差的。

本就占比偏低的收入,又存在一个问题:人口红利。我们都知道边际消费倾向上来看,年轻人偏低——毕竟要为养老进行储蓄,这种储蓄可能是现金,可能是股票,可能是房产,也可能是生娃。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偏高(不是消费总量高,而是边际占比高),因为收入降低了。所以在人口红利期,社会产生的储蓄高。那么随着老龄化这个问题能解决吗?至少短期解决不了,因为中国目前的老人,因为时代的因素,除了少部分人,其实收入和财富水平都不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家看到的地铁上神采奕奕的老人们,毕竟只是少数。老百姓的储蓄意愿非常高,还没有到消费的时间。

一生二


自从土地招拍挂制度开始,土地的出让制度就逐步的变得越来越规范了。土地的招拍挂制度可以说,基本确认了zf对土地供应的垄断权利。但是这个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2020年的时候,商品房销售是17.3万亿,二手房交易是7.3万亿,如果按照这个计算新房销售占比是在70%左右。如果按照这个估计,在这之前,新房销售占比会更高。这个时候,二手房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但是进入2024年,全国的数据来看,二手房的交易占比已经超过了50%,我们可以合理的估计未来5-10年,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额的占比会从4年前的7:3变成3:7,甚至是一个更为夸张的比例——也就是说,二手房从房价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导者,zf对土地供应垄断的权利被削弱了。这可能是房地产定价机制在未来若干年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

如果市场的主要成交基本是二手房,那么房价上涨,只是财富在居民内部的财富转移过程。这个时候房价的上涨,会带来强烈的财富效应,这是美国这个阶段发生的事情——美国的新屋销售折年率下降了30%,但是房价中位数创了历史新高。昨天一个小伙伴发了一个波士顿的房子,2018年12月46万美金的房子,现在的zillow上的估值已经是96万了,6年不到的时间涨了一倍(全美肯定没有这么高)。

但是中国不是,至少过去10年不是。新房所需要的土地,zf垄断,房价的上涨,让一部分持有房产的人增加了财富,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居民部门每年被抽走的现金流超过10万亿,持续了10年....

未来的人口结构,至少30年已经定了,这个大趋势下,二手房会迅速的成为成交的主体,房屋的供应方会逐步的从一元的垄断结构变成一个二元的供应结构。过去10年,房价持续上涨,很多改善需求本质是浮盈加杠杆;未来10年,即便是改善需求,可能也是反向的。如果房价走高,可能存在二手房快速走高的事情——面对有限的需求,二手房和新房要争夺有限的需求

产业的影响


投资者的记忆是非常短的,其实过去若干年,很多产业走过了周期之后,都出现了roic的快速提升。

20年前的家电行业,在出清之后,白电行业基本就是三家企业的竞争格局,最典型的大家可以看看格力电器上市以来的roe的走势。这波轻工业的产能出清之后,供应链的国产化,品质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我们到了消费电子时代之后,中国的品质基本就是全球最牛逼的国家了,从元器件,到工装模具,都已经做到了全球最好。

10年前上游资源品和资本品的进步,尤其明显,最为明显的莫过于煤炭这个行业了,大家也都看到了。其实剔除周期性因素之后,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以前在国内挖坑,现在去海外挖运河去了。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汽车产业从制造质量上,早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我说的是能力,因为某些商业因素,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只要你出的起钱,你要什么质量的产品,中国人都能给你做出来

追求发展速度的模式下,要素价格被扭曲了,土地,能源,税收等政策,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导致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资本回报率快速下行。但是带来的是就业,导致的问题是债务。但是未来随着这种补贴模式的退潮,未来继续进行非理性的产能扩张的可能性大幅缩小了(看看光伏,锂电池和电动车)。

即便是地产,我们也应该清楚的意识到:短期我们忍受剧烈的收缩的痛苦,但是出清之后,剩下来的企业,也必然会面临一个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我们看到的是地产价格的下行,这是表象;大家看到的是国进民退,这也是表象(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实际情况来看,zf,尤其是地方zf对资源的掌控力度实际上是在削弱的,这也是事实。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的衰退背后不是国进民退,而是附着在国有企业周边的民营企业,出现了比较大的衰退(最典型的就是建筑-城投模式)。在要素价格相对恢复一个均衡之后,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会得到提升的——目前主要的是要素要从地产行业中抽离出来。

如果说,以前经济是奖励beta强的公司,未来可能是奖励alpha强的公司,只是在大的beta下,alpha的影响被掩盖了而已。

行业与经济结构


人们在面对痛苦的时候,尤其是面对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痛苦的时候,往往会将这个问题放大。比如,地产,历史上的地产,正面的作用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但是,其负面作用,大家也都很清楚,继续这么做下去,结果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2016年开始说的fangzhubuchao,但是从执行层面上来看,基本没有挡住资本的热情。在2014年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12亿平米之后,仍然狂飙突进,几年的时间又增加了50%......地产问题的成因,影响,后果和重要性,谁不知道呢?但是在和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时候,谁也放不下,总想再等等,等自己赚够了再说......但是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

地产实际调整已经3年了,也许再有2年,价格成交量都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我仍然坚持认为年化新房5亿平米上下是短期均衡点,快的话,明年可能就能看到——从新开工倒推)。

但是,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实打实的实现了升级。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3、航空航天装备。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7、电力装备。

8、农机装备。

9、新材料。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2015年到现在,也快十年了,10年前我们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后的人才,研发等软性的东西,我们不去估计,我们看看当年提出来的10大产业的落地情况。

基本红色的7个问题差不多是全面解决,机器人基本也差不多了,高档数控机床也只是时间问题(高档刀具相当大程度上解决了)。但是在半导体和生物医药上,要承认这里面的差距,信息技术大行业里主要是半导体制造,在通信行业上,已经是独领风骚了。

有时候,在一个悲观的环境中,我们很难理性全面的看待问题。站在当下问题,将经济中的行业困难(只是这个困难有点大)视作国运的问题,是不是过于悲观了呢?

从产业竞争层面,一方面看我们国家的进步,另一方面看看欧洲的产业转移和传统产业的衰败,再仔细研究一下美国的贸易结构和GDP的增量,我们基本可以说产业竞争层面,我们已经赢了,现在需要时间补齐最后一些短板。

如果您认同前面我们对地产的分析,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过去这些年的繁荣是建立在以土地为工具,居民部门补贴企业部门的基础之上的;未来这种补贴取消之后,要素价格回归正常,资产配置的效率也会提升;老百姓的日子理论上会好过很多;走出去,对外殖民,是必然之路,现在中国的对外合作,扩张的其实非常快,从收支平衡表和新闻上,都能看出来,不要觉得往外送钱就是散财童子

作为一个看了15年制造业的老研员,15年前,我们对外国的制造业商品是仰视的,8年前,我们也只敢国内家门口和外国商品斗一斗,现在开始走出去,并且让美国人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威胁,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没有任何道理和理由,中国经济会止步于此。至于,现在很多人的怀疑,迷惘,在产业层面,根本就不存在——到现在为止,高呼自由贸易的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走出去是既定战略。中华民族,被困于这篇土地已经几千年了,是到时候走出去了......我们现在也具备了这个能力。

下一个文章,我们回归到美国究竟是如何改造战后的全球供应链的,OEM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其实也就是最近这半个世纪。我们也会试图解释,为什么制造业利润率的系统性下行。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地产价格的主导会从新房变成二手房,那么就不再是zf从居民部门手中抽走财富,而是居民部门内部之间的财富交换,这对消费是有好处的;另外,房地产价格的下跌本质上,本质上是断绝了居民部门对企业部门的补贴,短期的戒断痛苦非常明显,长期来看,有助于健康发展,要素价格会回归正常——如果基于这点估计,未来某个时间开始,会出现劳动工资的上升和通胀问题。


欢迎转发”,和朋友一起分享严肃的投资故事!

 


本号唯一官方社群
定位:公司研究,行业调研信息分享,交易与风控
用户:面向专业投资者的信息分享,独立、客观


鱼与塘
谢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