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等教育,是如何阻碍产业转型的?

文摘   2024-11-05 17:45   广东  
导语


美国大选的谜题即将解开,但是大选之后的产业政策走向,始终让人迷茫。两党一心想让美国重回制造业巅峰,但是我们看看,这可能吗?


一个有意思的视角,是从大学教育的角度入手,也就是人力资本的角度入手观察,结论是:美国的教育体制,根本不支撑美国的制造业回流


也许有人会反驳这个看法,会说美国高等教育如何如何好,我们客观看待,科研所需要的顶尖人才,仍然是美国优势明显,但是制造业回流需要的大量工程师,美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下,是根本培养不出来的。


插播一条广告,明天晚上21:30,一起来聊聊~




一个小故事


去年的时候,写过一个文章,讲到了一个做电力电子器件老化测试设备的公司。其中有一个细节。疫情之前,那个时候的电动车,欧洲是落后的,但是国内的设备厂商去找他们合作的时候,BBA仍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但是在疫情之后,这个事情就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们知道,德国的教育制度比较特殊,更看重的是职业教育,包括德国的大学。过去100余年,在汽车领域,内燃机,机械加工等,德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尤其是工程经验。德国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在全球都是知名的存在。

如果在这个赛道上,我们去追,你会发现,直线加速谁不会?油门踩到底,你也追不上人家。但是现在电动车换了赛道。如果从一般人的角度来说,会觉得,那德国人也去发展电动车不就完事儿了吗?供应链的问题,不就是砸钱吗?

现实真的有那么简单?

德国厂商那边的反馈,就会发现:无论学术研究多么牛,想要产业落地无比艰难——德国的教育体系,现在根本不支撑汽车工业的电动化转型。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学半导体,电气工程和电化学的学生。这些劳动力,尤其是技术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可能是几十万的体量(要知道一个宁德时代,就有将近2w的研发人员),不但要花费4年左右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还需要至少5-10年的工厂实践,才可能成为挑大梁一般的存在。

一个专注于机械加工制造和内燃机体系的产业+教育体系,在产业转型的时候,想要转变培养内容,并且积累数量上足够、能力上能挑大梁的一批产业人才,基本是10年起步,甚至是15年。但是很显然,德国在这方面并没有准备好。

那是不是,现在开始努力就可以了呢?

教育的市场化会带来什么?


有一个笑话:当清华北大的学生,蜂拥而入某个行业的时候,这个行业差不多就是顶点了!这话说的不无道理。

20年前,清北的毕业生蜂拥进入宝洁,联合利华这类的公司;10多年前,蜂拥进入金融行业,前几年拥抱互联网大厂,结果呢?疫情期间,考公热......

人都是趋利的动物,这些好的大学的学生,一旦认定某个行业能赚钱,那么必然会用降维打击的优势,涌入这些行业.......但是万事万物皆有周期——不要忘了,半年前,金融狗还是相亲市场上的弱势群体。

清华在2002年前后,一年的学费是5000rmb左右,那个时候的人均GDP刚刚过1000美金,对农村家庭来说,也算是不小的支出。但是也就是这两年,清华的学费刚刚上涨到7000RMB,也就是1000美金左右,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已经到了12000美金左右。现在城镇家庭,支撑只一个大学生的压力,基本可以不用考虑。而且中国的助学贷款,也有非常强的福利特征,基本是财政担保,并且贴息。更何况,现在大学生,只要愿意兼职,赚个学费肯定问题不大。

美国的大学教育,是完全市场化的。现在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基本是每年5万刀起步了,私立的基本是在6-8w美金左右。如果是特殊专业,更为昂贵。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美国的学生贷款规模,仅次于房贷规模!即便是奥巴马,也是在做了总统之后,才还清了自己的助学贷款。美国读大学,如果是6年,基本要30-50w美金的费用,但是美国的中位数房价才40多万美金。

美国现在的想法是想让制造业回归,那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业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的问题。但是在美国,读大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活动,如果工资起不来,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试问,谁愿意拿这么大一笔钱去读相关的专业呢?美国本土的学生中,学习STEM学科的占比可能只有20%不到——这就是市场化的导向。
zhihu上我们找到了一个图片,没有考证来源,经验上和我们的认知是类似的:

更何况,即便是有人愿意为了理想和国家利益去读这些传统的专业,那么可能需要的时间,也是非常漫长的。两党的产业政策不断摇摆,这样更是没人愿意选择这些专业了。这种一代人的培养周期,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产业政策和国家战略,个人的努力其实基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紧靠头部的顶尖学者,最后是没有办法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的。

后记



我印象非常清楚,10年前,我看军工的时候,在关键设备、材料和工艺领域,当时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沉重的历史包袱和人才断层。这些人,在98年扩招之后,真的批量进入这些体系,都是2005-2008年的时间了,但是能挑大梁吗?显然不可能。我们这些年看到的这么多成果(大家可以看看珠海航展上的大飞机,雷达,导弹,无人机等等),其实是建立在2015年之前,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梯队的基础之上。没有这些人的贡献,中国的制造业和军工,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中国的高等教育,如果从1998年开始,经历了这近30年的培养,已经培养出来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工程师群体,而且从目前来看,人力资本的优势,中国至少还能保持30-50年。当下的人口规模,可以支撑15年之内大学在校生不减少,等2020年出生的人,到50岁的时候,中国的工程师队伍才可能减少,如果据此推算,50年的工程师优势肯定是存在的——不论是水平,素质,还是规模,全球你找不到第二个这么大的工程师规模和产业技术工人优势了。

很多人研究这些产业变迁的时候,其实都是静态的,不考虑实际的情况。好像,你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但是这只是在中国才有的现象,而且过去这30年中,中国的技术人员付出的艰辛,是被忽略的!

前些年不是有个段子吗,大学生的工资,不如农民工的工资。这一方面反映的是劳动力的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一个更大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问题。你发展房地产,他不需要一个懂机械加工会操作机床的技术工人啊。这些人,拿着很低的工资,干了半辈子。现在中国的产业实现了飞跃,构建了优势壁垒,这些人的工资,最近这几年,上升的很快。

中国取得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这些个活生生的人,用自己的青春浇灌出来的。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这5000w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如果没人的学费按照人均GDP的比例,上调到1万美金,那中国每年将会多出来4%的GDP!这些人,拿着那么低的产业工资,却做出来了让世界经验的工业品,这难道不是一种贡献吗?

反观,拿着川普的MAGA口号,就认为制造业回流美国,中国会如何如何......那你怎么看这些人半生的付出呢?产业研究,要找到背后的核心驱动力量,无视这些基础的投入和培养,听着美国媒体的口号,就来否定中国所取得的成绩?这是对前辈们付出的一种侮辱。

制造业是不可能回流美国的,也不可能回流欧洲的,中国的产业扩散,也必然会在中国主导的秩序下发生。中国的人力资本,在未来50年的优势,仍然会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上周和某上市公司的领导交流的时候,聊到了中国的产业,从OEM起家,做到了ODM仍然要仰人鼻息,但是现在都在往OBM冲击,这些是真的让西方人感到了威胁,但是好像已经晚了........

欢迎转发”,和朋友一起分享严肃的投资故事!



鱼与塘
谢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