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再爱一次.......

文摘   2024-09-03 07:02   广东  
导语


20年前,陈奕迅凭借一首《十年》火爆大陆市场。晚上回家,把白天的新增信息做了一个整理,偶然发现:我们已经重回10年前了,但是人生已经物是人非了!太多的数据,都指向了这一点。人已经不在年轻,债务也无法退回.......这10年,我们究竟获得了什么?拉长了10年来看,这就是一场虐恋,只是,再回首,人已到中年.....


几个关键性的数据和中报情况~中报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行业,公司,统计上,已经有人做了,我在此不做评述,说实话,不太好看~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到,中报反映的是Q2的情况,就目前的高频跟踪数据来看,Q3的结果只会更X


我们讨论几个,最近新增的关键性数据解读,以及关于美元降息之后的影响讨论——这个我们前期文章讨论过,毕竟这是9月份最重要的宏观事件,这里在此讨论一下。




不再走进电影院的年轻人


票房出了数据,暑期档票房(6、7、8三个月)是116亿,同比下滑34.5%。
正常情况下,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会出现口红效应,贵的消费大家收缩,但是便宜的消费,应该会出现扩张,这就是所谓的消费降级。但是现在来看,连电影大家也不愿意看了。
如果我们细拆一下,至少我的经验告诉我,只有谈恋爱的时候,才是看电影的高峰期,平时除非是热爱电影的人,从娱乐的角度来看,去看一场电影的成本不算低。一方面有时间成本,一方面电影票,零食,两个人去的话,少说也有100+。现在来看,花300块买个黑神话,可能更划算一些。

与其纠结于人们为什么不走进电影院,那还不如看看人们不走进电影院的影响是什么

最直接的就是票房扑街了——电影票房,重回10年前~10年前,回不去的是青春。15年前华谊兄弟上市的时候,是多么风光,中间风风光光的推出了一众电影,收购了一大堆明星的空壳公司(唯一不应该收购是那个稻草熊,太晦气了),市场疯狂的时候,给了极高的估值,没有人从电影屏幕数量,收入,娱乐方式与习惯的转移等,去仔细思考这个市场。尤其是,在这个当下,电影市场的定位是什么?难道是让一个富人,靠演穷人赚钱——一个送外卖的,是根本没办法支撑一个上海豪宅的房贷的,药神也变成了房奴。正常中年人失业,送外卖了,老婆不是应该带着孩子离婚吗?

年轻人不但已经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娃了.....他们好像已经放弃了某些不可明状的东西,他们迷茫,困惑,怀疑人生的意义。电影说到最后是一种表达形式,当表达的形式和内容,都不能被年轻人接受的时候,应该反思的不是观众,而是内容的创作方,这是电影人和传媒人的共同话题,也是所谓的经济学家们的责任——总说一些屁话,让人怀疑你的能力和动机。

高shanwen振臂一呼了.....呼的对不对咱不知道,但是不会有人怀疑高博尚能饭否。但是,的确是少见支持,也难见反对,年轻人保持了沉默......年轻人毕业就失业,即便是就业也是待着羞耻感,而不是责任感和使命感;买房人,当年掏空6个钱包,现在就是亏空6个钱包。你让这样的人,有xx,有力量?

但是年轻人,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对人生的希望,无论现实多么残酷。今年接触了几个在校生,发现这些问题可能是共性的问题。做金融,不应该有什么耻辱感!金融的边疆只能靠金融人来守南宋是亡于秦桧吗?边疆无猛将,士兵无信仰.....

电影院和商超是商业综合体的一个重要的引流业态,如果他们呈现疲态,那么就不要谈客单价了,引流都引不来,何谈转化呢?这是我们跟踪的商场销售数据的一个重要同步指标.....只是,这个数据,现在一言难尽

10年前,想想你陪着谁看电影呢?还好,我是陪着我现在的LP看电影的.........人是回不去了,但是票房回去了......资管人,多陪陪家人,LP会抛弃你,但是陪你到老的也是LP。

房子:重回10年前


你可能想不到,新房销售也回到了10年前......房价算上利息也差不多了~

8月份最后一周的30大城市的销售,日均销售面积23.7万平米,同比34%的下滑。房屋的情况,下午还和一个小伙伴交流过。有些东西,我不明说,我们只说几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1.每年死亡人口现在超过1000w,15年之后,死亡人口跨过2000w是确定的事情。
2.老丈母娘也不行了,无论是初婚初育年龄,还是出生人口数据....90s基本每年还有1500w的出生人口,但是现在的数据显示初婚对数已经不到500w了,那么剩下的500多万人,干什么去了?
3. 6年之后,小一的入学人数,全国平均下降50%——这不是预测,这是确定的事情,没有任何不确定性。
4. 过去房屋的建设,是解决供给不足的事情,从户型,产品设计,容积率,都是冲着量去的。你现在翻看2024年深圳新的建设标准,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10年之后,你可能会知道,什么才是房子.....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2亿平,当时媒体的报道是疲软,库存上升,房价xx.....要知道这是10年前!很多年轻人可能已经没有啥印象了,大家有印象的就是20年的房地产牛市.....今年大概率销售面积落在8亿平米上下,我说新房回落到5亿,可能没人信,我也不去解释——因为房子不论涨跌,不会长期停留在开放商的资产负债表上,但是它却会长期停留在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上。谁能和你长相厮守呢?资产易逝,债务永恒!站在2021年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能这么快的回到2014年.....

房价呢?这个不好说,样本差异极大,能拿到的确实案例是房价回到了2016-2017年了,考虑3-4%的房贷,这七八年,付出了房价20%左右的资金成本,考虑房贷利息的情况下,差不多回到了2014年前后了吧......

你可能没想到的是,销量回到了十年前,房价也基本回归到了10年前。作为居民最重要的资产配置,十年一梦啊。大多数的80后,基本于这10年间购房,做了一个过山车,如果过程中加足了杠杆,那么现在还不好说。

我记得在最疯狂的时候,叙事是:房子承载了居民财富的xx%,不能跌!现在来看,没有什么不可能。

东北人从来不相信这些话,20年前就不信了。当我从东北走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始终被灌输的是,东北是落后的,被时代抛弃的.....20多年过去了,我发现,东北是超越了这个时代太多——当年你嘲笑的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是喊麦的时候,你会发现,东北是领先了这个时代20年。

人最难的是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圈子。对房子这类大额的固定资产的处置上,是会影响人的一生的......别人很难给出意见,但是你要相信的是常识,需要清楚自己赚的是谁的钱。最高峰的时候一年超过5000w人买房,未来一年也就是1000多万,关键是死的越来越多,供给越来越大,而且会持续20-30年,又是一代人........

GDP


美国2023年的GDP是27.36万亿美金,中国是17.89万亿美金
美国2014年的GDP是17.61万亿美金,中国是10.36亿美金

二者的比值分别是:65% vs 59%,今年考虑汇率贬值的影响,这两个数应该比较接近了。
能说什么呢?毕竟还有5%左右的增长......只是占比,重回10年前了,就是不知道中美关系能不能重回10年前? 日本现在的GPD占美国的比重已经回落到了20%不到。从人口上看,日本是美国的1/3。

违约率


这个数据,没有重回10年前,因为这个数据具有强烈的滞后性。

房子的违约率,现在看静态数据,仍然非常低,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这和过去20年的牛市有关。地产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里,几乎是单边上涨,持有3年以上,基本赚钱。回调的时间和幅度,基本很难形成冲击——但是你不能认为这是常态。

上一代的企业家,很多人都退出了,退出的姿势不一定有那么优美,但是都退出了。你们想想,万通六君子,在看看恒大,就能知道经历过周期和没经历过周期的人的区别。很少有人翻看90s的银行坏账率,因为当年的坏账,都变成了优质资产,但是违约率在那个时代,真的会杀死冒进的人的——只是那个时代的记忆太少了。

违约率在宏观上只是一个数字,在行业上无非就是金融行当,但是在个人身上,可能就是一辈子无法翻身的一座大山。

相信常识,相信历史,你之所以不知道,觉得超出预期,只是因为你能看到的历史太短了,拉长了看,华尔街上哪里来的新鲜事儿呢?

后记


中报看完,做了总结,不准备发了,毕竟大多数人喜欢的是立场,而不是事实,现实有时候太残酷。

票房,地产,GDP占比都是重回10年前了,但是年龄和负债回不去了.....

有些事情,对历史来说,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儿,但是对个体来说,就是一辈子。现在看到的数据,有危,有机,但是我可以肯定不管是光伏,还是地产,下一个时代的王者,注定不是当下牌桌上的龙头!最近在准备一个霍顿房屋的研究报告,想通过对霍顿和家得宝的研究,我们探讨一下,地产后时代的发展模式为什么会更好?目前有一些初步的数据和结论,这可能是下一个时代的王者所必须考虑的,我们只需要去找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就好了......

虽然很多数据,重回10年前,但是人生回不去了。如果能重回10年前,你还会再爱一次吗?我想至少我还会,每一代人,都有它的使命。30年前,东北的国企职工也问过类似的话,他们承担了历史给予的所有.........

历史不会重复,但是永远相似,附上一首《十年》,期待下一个人生的十年吧...........



欢迎转发”,和朋友一起分享严肃的投资故事!

 


本号唯一官方社群
定位:公司研究,行业调研信息分享,交易与风控
用户:面向专业投资者的信息分享,独立、客观

鱼与塘
谢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