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知遥: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传承人家庭成员的情况?

文摘   文化   2024-06-19 06:00   北京  

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传承人家庭成员的情况?

马知遥  

传承人的成长离不得自己生活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外部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除了社区(村落)的历史和发展,还离不开周围人对传承人的影响,其中尤为关键的是与其息息相关的家里人。家里人通常包括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子女等。他们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往往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我们的调查经验,家庭成员对于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和制作(表演)实践至少发挥着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家庭成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承的核心成员。很多传承项目都是血缘传递,或者师徒传递。天津的泥人张、风筝魏等很多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注重家族传承,对于这些传承人而言,他们的父亲往往具有另外一个身份,即师父。他们也往往对自己的子女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传续家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传承人的家庭成员并不是“无关人员”,他们也深度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活动之中。有些家庭的传承则显得很自然,不刻意。安顺市布依族蜡染的艺人们,很多都是在小时候放学后在母亲、奶奶或者外婆的指导下学习并掌握蜡染技艺的。可以说,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家庭成员就是他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父”。

另一方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构成了传承人的动力源泉。很多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家里的支持。天津刘氏木雕传承人刘吉荣以木雕文物修复为主项。在最繁忙的时候,都是他的妻子负责对外联络订单。贵州安顺苗族蜡染艺人家中,笔者也偶尔会看到家属在一旁做辅助性工作的场景。可以说,有怎样的家庭成员的支持,就能看到后天有怎样高超的技艺。有怎样的家庭成员的理解,就能看到有什么样的传承效果。

因此,在访谈中,调查者要针对性地对家庭成员也进行访谈。通过他们的眼光他们的认识传承人,这样的访谈将让多视角成为可能。



文章来源:马知遥:《传承人口述史工作指导手册》,学苑出版社2023年。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主编: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代表作有《文化遗产报告》、《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北京的四合院与名人故居》等


欢迎网购:《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10本,48元/本,请加微信huaxueluntan357
苑利  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工作指导手册》
马知遥  王明月:《传承人口述史撰写工作指导手册》
黄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工作指导手册》
苑利、齐易、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指导手册》
朱青峰、苑利:《中国吉祥图案解读工作指导手册》
非遗工具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北斗丛书》

苑利 非遗一点通
苑利教授,是非遗学的首倡者和践行者,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创办“中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
 最新文章